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4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6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3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毛霉菌病(Mucormyeosis)是由毛霉菌侵袭人体血管,引起急性炎症及血栓形成的较少见的真菌病。由于激素及抗菌素的广泛应用,该病有增加趋势。新生儿全身播散性毛霉菌病,国内文献尚未见报道,最近我们碰到一例,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2.
目的本文对ALL患儿13例用小剂量L-asp的用药方法,以求达到既能减低或避免副作用的发生,又能保证L-asp作用的效果.方法对在接受L-asp化疗的ALL患儿59例195疗程,出现L-asp相关副作用后改用小剂量(常规剂量1/10)L-asp治疗的13例,观察其副作用发生的情况.结果应用常规剂量者有13例34例次出现L-asp相关副作用,发生率为17.4%,其中2例因出血性胰腺炎死亡.改用小剂量L-asp治疗者13例42个疗程,发生L-asp相关副作用者2例次,发生率为4.8%,显著低于应用常规剂量L-asp者.6例曾经发生过L-asp严重副作用的患儿在我科持续系统治疗,均未再次发生类似或其他L-asp副作用,CCR时间为1531±140天,中位CCR时间为1358天.结论对曾发生L-asp副作用的病例应用小剂量L-asp是安全有效的.为预防L-asp相关副作用的发生,特别是已发生L-asp相关副作用的ALL患儿能继续应用L-asp治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3.
背景:对白血病患儿在白血病细胞获得耐药、抗凋亡特性的过程中机制的研究目前甚少,多数研究集中在正常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已建系的基质细胞,而未重视患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白血病细胞之间的相瓦作用。 目的:课题创新性提出白血病患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能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AO2生长增殖及凋亡产生影响的理论假设。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实验,于2007-12/2008—08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实验室完成。 材料: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30例自血病患儿,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22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8例,患儿家属对实验均签署知情同意书。K562/AO2细胞株由天津血液病研究所提供。 方法:Ficoll密度梯度法分离培养白血病患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设立2组:K562/AO2细胞组单独悬浮培养处于对数生长期的K562/AO2细胞;K562/AO2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组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贴壁呈融合状态时,加入1×10^8L^-1处于对数生长期的K562/AO2细胞,24h后去除未黏附的K562/AO2细胞。 主要观察指标:白血病患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K562/AO2细胞生长的影响,AnnexinV-FITC法榆测阿霉素对K562/AO2细胞凋亡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条件培养下的K562/AO2细胞周期,Taqman—MGB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愉测不同条件培养下耐药基因mdr1的表达。 结果:与单独悬浮培养的K562/AO2细胞比较,K562/AO2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组的K562/AO2细胞生长较为缓慢,无明显的对数生长期;早期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处于G0-G1期的K562/AO2细胞明显增多,S期细胞减少:K562/AO2细胞mdr1耐约基因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体外细胞学实验结局证实,白血病患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的K562/AO2细胞耐药与mdr1基因无关,而是通过黏附作用改变K562/AO2细胞周期,进而逃避药物的促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急淋)患儿化疗期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发生、发展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ALL42例,化疗135例次接受化疗期间发生SIRS74例次分为粒缺组和非粒缺组.对符合SIRS诊断的在病程的第1天进行危重评分(PCIS评分)、儿童死亡危险评分(PRISM评分),并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进行分析.结果①粒缺组PCIS评分低于非粒缺组(p<0.05);粒缺组PRISM评分、MODS发生率、死亡率均高于非粒缺组(p<0.05).②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项目越多,粒缺组PCIS评分越低(p<0.05),其PRISM评分越高、MODS发生率、死亡率越高(p<0.05).结论粒细胞缺乏、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项目越多、合并MODS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75.
<正>近年来,随着针对新机制及新靶点的抗肿瘤类药物的研发和应用,儿童白血病的治疗不断进步。然而,白血病细胞对各种抗肿瘤药物出现的耐药,阻碍了当今儿童白血病治疗的发展。随着对骨髓微环境与白血病耐药性相关研究的不  相似文献   
76.
柔红霉素对白血病儿童心脏毒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白血病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柔红霉素是小儿白血病联合化疗中的基本药物。由于柔红霉素易诱发不可逆性心脏毒性 ,因而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 30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 ,对心脏毒性进行分类 ,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研究 ,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阐述其发病机制 ,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从各个环节减少心脏毒性发生 ,提高生存质量 ,延长患儿生命。  相似文献   
77.
1 引言 人们对白血病的认识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877年德国医生Ehlich对外周血白细胞进行分类,并于1889年提出了急性白血病的概念.至今,细胞学的研究已发展到分子水平,如果按现代血液病的诊断要求诊断白血病则较为复杂,根据白血病细胞(包括原始与早幼或幼稚阶段的细胞)的形态来划分,可分出各种不同类型的白血病.  相似文献   
78.
新生儿ABO溶血病血型抗体与临床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126例母婴血型不合的新生儿脐血及99例ABO血型不合孕妇血型抗体检测,探讨了血型抗体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关系.结果显示:126例中O-A,O-B血型组合99例,血型抗体阳性占66.6%,ABO溶血病占29.3%。孕妇血型抗体效价愈高,婴儿溶血产生机率愈大,但与黄疸程度则无一致关系。观察了15例出生一周后的贫血患儿血型抗体滞留与血红蛋白的关系。发现了2例晚期贫血者。  相似文献   
79.
80.
思密达对恶性肿瘤患儿化疗后口腔粘膜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叶铁真,吴梓梁我们于1992年12月~1994年10月,对在我科住院的恶性肿瘤患儿进行强烈化疗的同时给予口腔局部应用思密达(Smecta,法国益博福-益普生制药集团生产),以期预防口腔粘膜损伤及口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