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目的探讨执行海上救护任务医务人员抗晕船干预前后身心状态变化。方法在干预前、后采用自行设计一般项目调查表、艾森克个性测量问卷(EPQ),肖计划编制的“应付方式问卷”,对五批次执行海上救护任务的260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同时测定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酸(TT3)、总甲状腺素(TT4)和皮质醇(cortisol)水平。结果晕船病的发生率干预前为81.2%,干预后为55.3%,其中晕船症状明显减轻的人数占90.3%;干预后EPQ精神质(P)分、神经质(N)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明显高于干预前,自责、退避因子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01~P〈0.05),与干预前比较,TT3、cortisol水平显著性降低(P〈0.001)。结论综合性抗晕船干预措施,有利于降低晕船的发生率,减轻晕船症状,提高身心舒适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卫生运输船接受大批伤病员后快速分类方法,旨在使伤病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方法设置三种类型的伤病员分类方法,在海上模拟伤员伤情进行分类,从演练中总结经验,找出快速分类的方法。结果按照医院船方式进行分类,平均每次通过20名伤员需39.1min;按照伤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平均每次通过20名伤员需26.4min;按照伤情是否需要医护人员处治进行分类,平均每次通过20名伤员需16.lmin。结论伤员按照伤情是否需要医护人员处治模拟进行分类,速度最快,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南海某礁作业人员健康及患病情况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南海群礁作业人员在礁期间身体状况及患病情况动态变化规律,为制定合理医疗卫生保障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制定统一表格,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医务人员连续90d每日逐人逐项当面询问、测量、记录相关内容。其中的指数指标采用视觉模糊评分法。结果随着在礁时间的延长,作业人员体重逐渐增加,至第11周时达最高水平,平均增加0.82kg(P〈0.01)。体能指数、健康指数、食欲指数及睡眠指数逐渐降低,睡眠时间逐渐减少,性唤起总人数比例逐渐降低,对自身健康的关心程度也逐渐降低(P〈0.01)。患病及用药人次数以上礁后的前3周较多,此后呈波浪式逐渐减少,第6周和第10周分别降至低谷,减少幅度尤以患病人次数明显(P〈0.01)。疾病变化趋势为呼吸系统疾病所占比例逐渐降低,消化系统疾病所占比例逐渐增加,皮肤疾病和运动系统疾病分别于第7,8周时较多;腹泻比例逐渐减少,便秘比例则逐渐增多。结论在礁3个月期间,作业人员身体状况和对自身健康的关心程度逐渐降低,患病和用药人次数呈波浪式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4.
舰艇航行中枪弹及锐器致犬腹部伤的手术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 9月~ 2 0 0 1年 9月我国南康号医院船先后随演习编队出海执行卫勤保障任务 ,航行中共进行 2 8犬次的实验手术。现结合海上现代战伤救护的实践谈谈航行中实施枪弹及锐器致腹部伤的手术体会。一、海域及海况南海海域及台湾海峡。气温 2 5~ 39℃。相对湿度 6 0 %~ 95 %。风力 :南海海域 5~ 8级 ,台湾海峡 7~ 9级。海浪 :南海海域 2~ 3m,台湾海峡 3~ 4 m。航行中摇摆度 :15°~ 35°。航速 11~ 2 5 kn。二、资料与方法1.麻醉方式 :全部犬于术前采用氯胺酮肌肉注射加术中气管插管。2 .致伤方法 :18只犬实施枪弹致伤腹部 ,其中单纯…  相似文献   
15.
航海晕动病是目前较难处置的疾病之一,发病率高,对人的影响也最为普遍。据调查,根据风浪大小的不同,初次乘船的人晕船发生率为10%~90%。目前被认为最有效且副作用最小的方法是海上适应性训练;但是晕船适应性不是永久的,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中转开腹的原因,评估LC术前难易的程度及如何减少LC手术并发症. 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解放军第421医院1998年10月至2008年6月期间实施1 200例LC中38例中转开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LC术中中转开腹发生率为3.16%,其原因包括胆囊周围严重粘连,近期急性发作,Calot三角严重充血水肿,解剖不清,术中无法控制出血,胆总管损伤. 结论胆囊周围粘连严重,近期急性发作,应慎重选择LC.掌握好中转开腹的时机及处理方法,是降低LC手术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基于CT数据肠系膜上动脉三维重建及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肠系膜上动脉(SMA)CT数据三维重建方法及相关解削.方法:搜集140例患者64排螺旋CT腹部增强扫描数据,采用Mimics 10.01软件进行SMA三维重建,观察、测量3D模型中SMA的相关解剖学指标.结果:SMA 3D模型真实反映了其形态学结构,效果逼真,发现变异肝右动脉或肝总动脉来源于SMA者占9.3%(13例).SMA与腹主动脉的夹角为(62.3±18.6)°;在左肾静脉水平,SMA与腹主动脉的距离为(1.2±0.5)cm.结论:SMA 3D模型能很好显示其解剖学特征,术前可提供患者的个体化信息,将其运用于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坏疽型阑尾炎术后放置腹腔引流对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 将169例坏疽型阑尾炎分为引流组和非引流组,然后比较两组的切口感染率.结果 引流组的感染率为55.28%,未引流组为21.74%(P<0.01).结论 结果提示坏疽型阑尾炎术后放置腹腔引流可增加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血液凝固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一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血液凝固性的改变。患者术后MPV、FIB水平及CD62P、TSP表达均阳性,血小板比率明显增高。对照组术后PT、APTT均显著升高,LC组无明显改变。结果表明腹腔镜手术后患者处于明显高凝状态。提示对有血栓形成倾向的患者应采取抗凝措施,以预防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阑尾切除术后放置腹腔引流对切口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阑尾切除术后腹腔引流放置与否对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719例阑尾手术的引流情况和切口感染情况。结果:引流组切口感染率为50.93%,未引流组为17%(P<0.005),其中单纯性阑尾炎引流组感染率为33.33%,未引流组为1.66%,化脓性阑尾炎引流组感染率为46.43%,未引流组为3.12%,坏疽性阑尾炎引流组感染率为56.25%,未引流组为20.00%,穿孔性阑尾炎引流组感染率为54.95%,未引流组为23.08%,结论:无论何种类型阑尾炎,术后放置腹腔内引流均可能产加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