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术后呼吸监护张红,吴朝光,朱艺(海南省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海口5703111临床资料我院于1990年6月至1994年6月共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46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龄5~31a(平均16.3a)...  相似文献   
22.
[目的]总结268例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术后监护与治疗经验,探讨提高重症心脏瓣膜病手术成功率的措施。[方法]为268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施行瓣膜替换术,术后采用ICU监护病房常规有创、无创监测,人工机械通气及各种药物治疗。[结果]本组术后早期发生各种并发症83例(31%),死亡6例(2.61%),其中低心排血综合征8例(死亡3例),左心室破裂1例(死亡),严重心律失常40例(死亡1例),肾功能衰竭5例(死亡1例),肝功能衰竭1例(死亡),呼吸功能衰竭8例,术后出血二次开胸16例,心包积液5例。[结论]加强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替换术后的监护与治疗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点,内外科综合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1月。2006年12月确诊的33例I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围手术期死亡1例(死亡率3%),远期IE复发死亡1例。其余患者疗效满意,心功能均恢复到Ⅰ-Ⅱ级。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早期诊断、早期使用敏感药物抗炎处理,正确选择手术时机,彻底清除感染病灶以及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心包切除术治疗缩窄性心包炎的经验与疗效。方法 39例行全心包切除术,2例行部分心包切除术。结果 37例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94.8%),手术死亡率为0。结论 心包切除术是治疗缩窄性心包炎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5.
张红  吴朝光  洪萍 《海南医学》2007,18(1):84-84
1990年7月至2005年7月期间,共为608位妇女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其中有16例患者行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妊娠22次,现将此类患者抗凝治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6.
风湿性心脏病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明  张红  吴朝光 《海南医学》2007,18(8):76-76
目的 分析300例风湿性心脏病中三尖瓣的外科治疗的结果.方法 2000年8月~2006年8月我院对300例风湿性心脏病中三尖瓣病变患者施行的外科治疗.采用Devega或Kay方法环缩置入瓣环环缩固定术或直接置换三尖瓣.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6例(2%),其余病人心功能明显好转.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三尖瓣病变:无论功能性还是器质性改变都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易导致左、右心衰.手术干预是改善心功能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7.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月,336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转入监护室持续心电监护,了解发生心律失常的病因、类型、治疗与转归。结果336例患者均经体外循环下直视心脏手术,术后有87例发生心律失常,发生率22.9%(87/336)。其中激动起源异常41例,以室上性心律失常多见,各型传导阻滞46例,以右束支传导阻滞最多。结论早期诊断、去除病因以及抗心律失常治疗能很好的控制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28.
目的:总结主动脉窦瘤破裂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自1991-2002年共12例主动脉窦瘤破裂的病人,在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窦瘤修补术;结果:一例死亡,一例复发而行二次手术;结论:主动脉窦瘤一旦破裂,应积极手术治疗,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9.
超声刀在骨骼化动脉血管桥采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超声刀在骨骼化动脉血管桥采取中的使用经验和应用价值。方法157例冠心病患者接受了超声刀采取的骨骼化动脉血管桥进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结果远端吻合口平均(3.5±1.6)个。组合Y或I血管桥34例,序贯吻合85例。术后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出血需要再次开胸止血和纵隔感染各2例,脑梗塞合并败血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各1例,肺部感染4例,手术死亡2例。术后随访(11.2±3.8)个月,远期无死亡或心脏性事件患者。结论超声刀在临床的应用使动脉血管桥的骨骼化采取变得安全、简单。骨骼化动脉血管桥让外科医生在吻合方式上有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30.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心肌损伤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明  吴朝光  谭威 《医学争鸣》2008,29(16):1533-1533
0引言 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具有术野静止、无血的优点,便于准确、完全地进行冠脉搭桥.非体外循环下搭桥术无体外循环,避免了低温体外循环的诸多因素.目前临床上对两种方法的选择存在争议.我们通过对两种方法术后早期心脏损伤的生化标志物和临床指标进行观察,探讨心肌损伤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