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通过观察经验穴在治疗面肌痉挛中的作用,探讨王鹏琴教授的经验穴在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选择面肌痉挛阴虚风动证或血虚风动证患者60例,经验穴治疗4周。[结果]显效42例,有效15例,无效2例,脱落1例,总有效率95.00%。[结论]经验穴治疗面肌痉挛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TI)在布氏杆菌性脊柱炎(BS)中的诊断价值,分析DTI相关参数与该病血清凝集试验滴度的相关性。方法:对37例BS患者及37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脊柱进行螺旋CT、MRI常规及DTI扫描,并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各向异性分数(FA)值,对急性期(10例)、亚急性期(13例)、慢性期(14例)、正常对照组的ADC值及FA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保守治疗前、后的ADC值和FA值;对所有BS患者的ADC值、FA值与血清凝集试验滴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T共发现病变椎体65个,常规MRI共发现病变椎体99个,常规MRI对病变椎体的检出率明显优于CT。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对照组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0.04,P=0.000),FA值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7.12,P=0.000)。急性期与亚急性期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4)。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ADC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慢性期ADC值较急性期、亚急性期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4、0.043)。对照组、急性期、亚急性期的F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慢性期FA值较对照组、急性期、亚急性期FA值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治疗后ADC值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急性期、亚急性期治疗后FA值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0.013),慢性期治疗后FA值高于治疗前(P=0.043)。ADC值与血清凝集试验滴度呈正相关性(r=0.837,P=0.007);FA值与血清凝集试验滴度不相关(r=-0.197,P=0.16)。结论:DTI检查通过测量FA值和ADC值能够量化分析BS椎体的改变情况,指导临床治疗,为进一步评估BS患者预后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戍像对副肾动脉源性肾积水诊断优势。材料与方法收集本院2008.4~2010.12之间12例副肾动脉源性肾积水患者,所有患者部进行cT血管成像。采用多平面重组、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技术方法重建原始数据,分析副肾动脉形态、走形、位置、起源、与输尿管关系及肾积水程度。结幕所有患者显示剖肾动脉斜行或横行压迫’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同时均伴有不同程度肾积水,其中3例伴尿液外渗,2例伴肾排泄功能明显减低,5例伴肾结石,各例MPR、CPR、MIP及VR相互结合能够清晰、直观显示副肾动脉起源部位、走形、形态、位置、及被供应肾脏关系,同时观察到副肾动脉压迫输尿管及’肾积水情况。结论64层螺旋CTA及后处理技术对血管能够较为简便地检出副肾动脉,并根据位置、走行方向,对压迫性肾积水做出客观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利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技术,研究颅脑爆震伤后脑白质纤维束的形态和结构改变.方法 对30只实验兔执行颅脑爆震,炸后执行常规MRI及弥散张量成像(DTI)扫描,采用Functool2的Tensor软件包对DTI进行校准,在弥散各向异性分数(FA)图基础上对感兴趣区(ROI)重建脑白质纤维束图,解剖实验兔颅脑,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与其DTT图像对照分析.结果 30只实验兔中17只炸后死亡,13只存活,其中2只存活72 h以上.白质纤维束异常改变类型分为4型:编码颜色改变2只;缺失/断裂+移位8只;稀少+缺失/断裂6只;编码颜色改变+缺失/断裂+移位14只.病理组织学检查示毛细血管破裂,毛细血管内皮损伤、出血;神经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变性、坏死,神经髓鞘脱失;轴突球形成.结论 DTT能够清晰、直观显示脑白质纤维束损伤情况,尤其是脑白质纤维束微小结构、形态改变,脑白质纤维束形态改变越复杂,存活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16.
骨肉瘤是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恶性度高,血液转移甲,常发生于长骨的干骺端,76.2%发生于中青年人,常以不固定疼痛为主症状,根据临床症状较难诊断。现报告1例发生于腓骨头的不典型骨肉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颅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CT和MRI表现特征进行分析,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对我院2007年3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5例颅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CT和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单骨型5例,多骨型20例,其中15例跨越中线累及双侧颅面骨.CT表现为囊状膨胀样、磨玻璃样及硬化改变;MRI表现以膨胀样改变为主,自然孔道明显变形,组织成分不同MRI表现亦不同.结论 CT能够对病变进行定性诊断,MRI能够判断病变的病理学基础,两者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法选择及术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19年末湖北武汉乃至全球陆续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发展迅猛,传染性极强,致死率高,治疗棘手。在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临床实践中,我院属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我科采用中医药早介入、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新冠肺炎的1例典型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骨肉瘤是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恶性度高,血液转移早,常发生于长骨的干骺端,76.2%发生于中青年人[1],常以不固定疼痛为主要症状,根据临床症状较难诊断。现报告1例发生于腓骨头的不典型骨肉瘤。1病例资料男,47岁。主因右小腿上段肿物进行性增大18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64排CT增强扫描结合血管成像对恶性颈动脉体瘤(MCBT)的诊断优势。方法选取本院2007年9月—2011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MCBT患者,均进行CT增强扫描及血管成像,并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技术重建原始数据,分析MCBT生长特点、对周围软组织和血管侵袭情况,同时分析血管成像在显示供应动脉方面的情况。结果 CT动态增强扫描显示:肿瘤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的不规则肿块,体瘤大部分以颈动脉分叉为中心,向周围组织结构侵袭性生长,其中3例显示瘤体明显侵袭颈内静脉,瘤体与颈内静脉内侧壁分界不清;1例显示病变侧颈内、外动脉远端未见显示,对应咽旁间隙可见肿大淋巴结。CT血管增强扫描显示:肿瘤将颈内、外动脉明显撑开,其中3例显示瘤体明显侵袭颈内静脉壁,典型"抱球征"未见显示,呈"破杯征";1例虽见典型"抱球征",但肿瘤颈内、外远端未见显示,同时可见多个迂曲供应动脉来自颈外动脉。结论 64排CT增强扫描结合血管成像能够较简便地检查MCBT累及周围结构和血管情况,有助于提高对该类肿瘤的定性诊断及与良性颈动脉体瘤的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