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观察"调神健脾"针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肠道菌群及粪便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例IBS-D患者和20例健康受试者。IBS-D患者予"调神健脾"针法治疗,穴取百会、印堂、天枢、上巨虚、足三里、三阴交、太冲,隔日1次,每周3次,治疗6周;健康受试者不予任何干预。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IBS-SSS)积分的变化。收集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受试者的粪便标本,采用16S rRNA测序技术分析肠道菌群的结构丰度和多样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粪便短链脂肪酸的含量。结果:治疗后,IBS-D患者腹痛程度、腹痛天数、排便满意度、生活干扰度积分以及IBS-SSS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与健康受试者比较,治疗前IBS-D患者厚壁菌门增多(P<0.05),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减少(P<0.05);肠道菌群多样性Shannon指数降低、Simpson指数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IBS-D患者厚壁菌门减少(P<0.05),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增多(P<0.05);肠道菌群多样性Shannon指数升高、Simpson指数降低(P<0.05);粪便短链脂肪酸含量降低(P<0.05)。结论:"调神健脾"针法可改善IBS-D患者腹痛、腹泻症状,可能与改变肠道菌群结构与多样性、降低粪便中短链脂肪酸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72.
改良滑行皮瓣在颜面部缺损整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附加切口的改良滑行皮瓣在口腔颜面部缺损整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颜面和下唇缺损施行改良类H型和类T型滑行皮瓣修复的效果。结果经随访,12例改良滑行皮瓣整复均获得一期愈合,无皮瓣缺血表现,愈合后局部组织瓣平整,外形效果良好。结论改良类H型和类T型滑行皮瓣修复颌面部缺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滑行皮瓣的覆盖面积,克服了缝合张力大的缺点,是修复颜面部小型缺损特别是下唇缺损理想的邻近皮瓣。  相似文献   
73.
目的 通过髁突矢状骨折(sagittal fractures of mandibular condyle,SFMC)动物模型,检验侧向可吸收螺钉手术治疗SFMC的效果,以及利用该螺钉稳定固位和不稳定固位的区别。方法 16只成年绵羊,制备成右侧SFMC动物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4只。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实验1组采用侧向钛螺钉双皮质骨固定技术予以治疗,实验2组采用侧向可吸收螺钉以拉力螺钉的方式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ORIF)治疗(不稳定固定),实验3组采用侧向可吸收螺钉以双皮质固定方式行ORIF治疗(稳定固定),分别在截骨术后、骨折内固定术后即刻、保守治疗或骨折内固定治疗3个月后行颞下颌关节(temporamadibular joint,TMJ)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TMJ的形态改变进行放射学评分。治疗3个月后处死动物,解剖、观察、测量TMJ形态变化及组织学改变。采用SPSS 18.0软件包中的配对t检验和两样本t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实验2组动物实验侧TMJ CT影像及髁突的前后径和内外径明显异常,关节盘与髁突黏连,质地变脆,部分区域关节盘破损,关节窝有不同程度虫蚀状骨质破坏。实验1组和3组实验侧TMJ基本正常,反映TMJ形态改变的放射学评分2.60±0.94(实验1组)和2.90±1.06(实验3组)显著低于对照组(11.40±1.98)和实验2组(10.20±2.18)。组织学检查提示,对照组、实验2组动物实验侧关节盘出现纤维软骨黏液变性,髁突和关节窝表面软骨也出现黏液样变性,髁突骨质不规则增生,实验1组和3组实验侧关节盘、髁突和关节窝表面软骨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髁突矢状骨折后精确复位和稳定固定,是TMJ恢复正常解剖形态的前提,只要操作得当,可吸收螺钉与钛螺钉一样,均可获得稳定的固位和良好的治疗效果,由于不需二次手术取出,可吸收螺钉作为SFMC内固定材料,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保守治疗或不稳定的ORIF治疗,会导致TMJ严重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74.
目的 建立兔颈脊髓半侧挫伤模型,观察不同程度损伤24小时后其MRI及组织学表现。方法 22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中度损伤组(n=9)、重度损伤组(n=9)和假手术组(n=4)。直径为3.0 mm的打击头由电磁伺服材料试验机驱动,对准C5脊髓左侧行高速挫伤(500 mm/s)。根据打击头的位移距离分为位移2.0 mm组(中度损伤组)和位移2.8 mm组(重度损伤组)。假手术组仅暴露C5脊髓,不进行挫伤。损伤后24小时每组随机取两例行MRI影像学检查,所有动物均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测量横断面脊髓出血面积。 结果 中度损伤组打击力和位移分别为(2.47±0.39) N和(1.99±0.02) mm,重度损伤组打击力和位移分别为(5.16±0.82) N和(2.76±0.02) mm,中度损伤组的打击力明显小于重度损伤组(P<0.05)。MRI结果显示,中度及重度损伤组均可见C5左侧脊髓信号改变。HE染色显示脊髓左侧有明显的出血及脊髓组织结构破坏,中度损伤组损伤中心横截面出血面积(0.012±0.006)mm2明显小于重度损伤组(0.039±0.006)mm2(P<0.05)。 结论 本文建立的兔颈脊髓半侧挫伤模型能够控制挫伤位移,实现对脊髓的高速打击。不同程度的颈脊髓半侧挫伤在打击力、MRI影像学及组织学上均有不同。  相似文献   
75.
目的:基于种子点相关分析方法,比较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与健康志愿者中枢存在的脑区功能连接改变的差异,并探讨调神健脾针法对IBS-D的可能中枢调控机制.方法:选取25例IBS-D患者作为针刺组,另以2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针刺组予调神健脾针法治疗,30 min/次,3次/周,共治疗18次.分别于针...  相似文献   
76.
正盛灿若教授是全国名中医、著名针灸临床家、江苏国医名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中医师,系属针灸大师承淡安所创"澄江针灸学派"(或称承门针灸学派)。从医近70年,目前仍工作在临床一线。他曾先后担任全国中医高校针灸教材编委,中国针灸学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审委员,江苏省针灸学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医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等[1]。盛教授长年整理古籍文献,博识群书,精益求精,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别具匠心,取穴少而精,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电针对急性脑梗死风痰阻络型患者血清诱导性-氧化氮合酶(iNOS)、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影响。方法将38例急性脑梗死风痰阻络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18例和对照组20例。电针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并加用电针: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静脉滴注血栓通注射液。结果电针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NOS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电针组治疗后血清iNOS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明显(P〈0.05);电针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O-1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电针组治疗后血清H0—1上升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电针配合常规药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风痰阻络型患者血清iNOS有抑制作用,对HO-1有促进作用,减轻了缺血神经细胞的损伤,疗效优于单纯血栓通治疗。  相似文献   
78.
79.
目的?观察针刺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患者血浆中5-羟色胺(5-HT)、神经肽Y(NPY)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影响,从脑-肠轴的角度阐述针刺治疗IBS-C的效应机制。方法?60例IBS-C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针刺组30例,予针刺治疗,取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太冲、三阴交、印堂、百会,每日1次,每周5次,4周为1个疗程;西药组30例,予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15?mL每次,每日3次,4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同时采集2组患者治疗前后及30名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浆中的5-HT、CGRP和NPY的水平,探讨针刺对IBS-C患者血浆5-HT、NPY和CGRP的影响。结果?①针刺及西药均能显著改善IBS-C患者的临床症状(P<0.01),针刺组疗效均优于西药组(P<0.01)。②2组IBS-C患者血浆5-HT、NPY和CGR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IBS-C患者血浆5-HT、NPY和CGRP水平均下降,针刺组患者血浆5-HT、NPY和CGRP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1);西药组患者血浆5-HT、NPY水平较治疗前也有显著差异(P<0.01),CGR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血浆5-HT、NPY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浆CGRP有统计学差异(P<0.01),针刺组下降趋势优于西药组。结论?①针刺可显著改善IBS-C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均优于西药组。②IBS-C患者血浆5-HT、NPY和CGRP水平均升高,说明脑肠肽水平异常与IBS-C症状密切相关。③针刺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浆5-HT、NPY和CGRP水平,缓解腹痛与腹部不适程度,表明针刺对IBS-C患者血浆脑肠肽水平的良性调控作用可能是其治疗本病的效应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对Ⅱ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45例Ⅱ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普伐他汀治疗组,治疗4周前后均抽静脉血测定血脂,采用高分辨超声法检测治疗前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NMD)。结果:普伐他汀治疗4周后肱动脉FMD(6.32±0.35)%较治疗前(2.50±0.21)%显著改善(P<0.05),而肱动脉NMD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短期口服普伐他汀(40 mg/d)对Ⅱ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受损的血管内皮功能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