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181篇
预防医学   65篇
药学   43篇
  1篇
中国医学   8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目的探讨老年肺心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防治效果.方法对我院1995年2月~2000年11月间收治的老年肺心病并发多器官衰竭(MOF)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越大,老年肺心病并发M0F发生率越高;受累衰竭器官越多,死亡率越高,且肺部感染是主要诱因.结论老年肺心病并发放0P多以序贯形式发生,对肺心病患者治疗上应采取积极措施及早控制肺部感染,妥善处理治疗上矛盾,避免连锁反应,预防W0P发生.  相似文献   
172.
赵再兴  穆广态  俞玮 《武警医学》2008,19(11):1023-1024
1990年,国内学者徐胜在33例成人下肢标本上着重研究了腓动脉穿支与小腿外侧、足背外侧皮肤的关系,阐述了以腓动脉穿支为蒂的皮瓣应用解剖学内容以来,外踝上筋膜皮瓣修复足部、踝周软组织缺损越来越多的被临床应用,疗效满意。我院自2004年5月~2005年10月应用外踝上筋膜皮瓣修复踝周及足部等创面5例,皮瓣全部成活。  相似文献   
173.
复合组织移植治疗手部严重损伤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峰  穆广态  梁定顺  康志学  俞玮 《武警医学》2005,16(10):768-770
手及手指毁损及广泛皮肤撕脱伤是严重的手部损伤,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采用组织瓣组合移植再造与修复手部大部分软组织缺损及重建手功能的方法,已被越来越多的医师所公认。武警宁夏总队医院于2001年8月和2003年1月分别收治1例机器绞轧伤致全手指缺损和1例压面机绞伤致手及手指皮肤广泛撕脱缺损的患者,经急诊施行全手五指再造术和足背皮瓣及左拇趾与第2、3、4趾甲瓣游离移植修复左手及食、中、环、小指皮肤缺损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病例1:患者,男,24岁,主因机器绞伤左手1h于2001年8月28日入院。入院查体:患者…  相似文献   
174.
目的探讨儿童功能性便秘的相关因素及其对气质、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进一步为功能性便秘的诊断及干预提供资料及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儿童功能性便秘相关因素调查问卷表、3~7岁儿童气质量表、婴幼儿-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量表,选择2018年9月-2019年5月,年龄在3~5岁,因排便困难、排便不畅且符合儿童功能性便秘罗马Ⅳ诊断标准的103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来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儿童医院门诊正常体检的94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蔬菜水果食用少、饮水量少、运动量少、早期未进行排便训练、排便过失责备儿童、玩玩具时憋便是功能性便秘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8.154、6.653、2.728、0.251、18.620、6.732,P<0.05)。气质维度方面,功能性便秘患儿与对照组儿童的规律性、趋避性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8,-10.33,P<0.05)。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功能性便秘患儿与对照组儿童的独立生活能力、集体活动能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1,-3.03,P<0.05)。结论饮食习惯的调整、加强运动量、早期排便训练及精神压力的缓解对预防功能性便秘的发生具有较好的作用。除此之外,功能性便秘对儿童的心理行为发育及社会适应能力产生影响,家长应给予耐心的鼓励和引导,帮助患儿树立信心,不仅对功能性便秘的治疗会有更好的效果,也促进了儿童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5.
急性心肌梗塞发生、死亡的昼夜规律和预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前瞻性连续观察急性心肌梗塞118例并随访,梗塞发生时间和死亡发生时间呈昼夜规律,心肌梗塞多发生在白天,上午10时发生率最高;出院死亡6例,死亡多在白天,住院死亡17例,死亡无昼夜规律。参照Hinkle-Thaler死亡分型标准,住院死亡以循环衰竭型多见,出院死亡以心律失常型多见。多元分析示年龄、射血分数、肌酸磷酸激酶峰值和Killip分级四项指标为预测死亡的独立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176.
椎间盘退变是引起腰疼的主要原因[1].人类椎间盘在形态学、生物化学和生物力学等方面都随着年龄增加而发生以退变为特征的变化[2、3].椎间盘退变的病因至今尚不清楚.由于很难获得人椎间盘样品,特别是"正常人"的椎间盘组织,很多研究只能使用实验动物的椎间盘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大鼠、小鼠、沙鼠、家兔、犬、羊、猪、山羊和猴.由于上述实验动物都是四足动物,而人是直立行走动物;此外不同动物种属的椎间盘都有不同的解剖、生理、生化特点[4],因此充分了解实验动物之间、实验动物与人之间椎间盘的差异,是正确选用实验动物以达到研究目的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7.
目的:探讨显微CT对牛腰椎松质骨扫描时不同旋转步长对扫描时间、磁盘占用、重建图像质量及骨形态计量学数据的影响,为松质骨扫描设定旋转步长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牛同一腰椎的8块矩形离体松质骨,尺寸为4×2×2mm,依次设定旋转步长为0.25°、0.30°、0.40°、0.50°、0.75°、1.0°、1.5°、2.0°进行显微CT扫描,将步长0.25°设为对照组,比较其他7个步长组的三维重建图像质量、扫描时间、占用磁盘空间情况;分析骨体积(bone volume,BV)、骨表面积(bone surface,BS)、骨表面积密度(bone surface/volume ratio,BS/BV)、板状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plate model),Tb.Th(pl)]、板状骨小梁分离度[trabecular separation(plate model),Tb.Sp(pl)]、板状骨小梁数量[trabecular number (plate model),Tb.N(pl)]、杆状骨小梁直径[trabecular diameter (rod model),Tb.Dm (rd)]、杆状骨小梁分离度[trabecular separation (rod model),Tb.Sp (rd)]、杆状骨小梁数量[trabecular number(rod model),Tb.N(rd)]、骨小梁模式因子(trabecular bone pattern factor,TBPf)共10项骨形态学参数的统计学差异.结果:与步长0.25°组比较:(1)步长0.30°~1.5°的6组三维重建图像质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骨小梁结构清晰可辨,仍可较好反映松质骨标本的解剖学特征,而步长2.0°组骨小梁结构模糊,图像质量明显下降;(2)随着旋转步长的增大扫描时间、磁盘占用均呈线性降低;(3)骨形态计量学10项数据分析表明,步长0.30°、0.40°组各项数据与步长0.25°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BV值自步长2.0°组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Tb.Sp(rd)、TBPf值自步长0.50°组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BS、BS/BV、Tb.Th(pl)、Tb.Sp(pl)、Tb.N(pl)、Tb.Dm(rd)、Tb.N(rd)7组数据自步长0.75°组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牛腰椎松质骨进行显微CT扫描时,旋转步长0.4°扫描时,在保证重建图像清晰、数据精确的前提下,扫描时间最短、磁盘空间占用最低,适用于精确分析椎体骨形态计量学三维数据;1.5°扫描时,虽数据结果存在误差,但扫描时间快,磁盘占用低,且重建图像清晰、骨小梁完整,适用于快速观测椎体骨小梁影像学信息;2.0°扫描时,图像模糊、数据误差显著,不推荐选用.  相似文献   
178.
目的:探讨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的诊断标准、临床特点、顺利治疗及良好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的患儿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儿多为秋冬季发病。可伴有发热,惊厥时无发热,都伴有惊厥,大都有轮状病毒感染,相关血清电解质基本正常、EEG、CCT、脑脊液无异常。结论:26例患儿病原检测17例为轮状病毒感染,治疗顺利,预后好。  相似文献   
179.
  目的  了解西南地区孕妇孕期奶类摄入现况,探讨孕期奶类摄入量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关系。  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成都市某三甲妇幼医疗机构产前门诊孕8~14周单胎健康妇女为研究对象。通过3 d 24小时膳食回顾法分别于孕8~14周、孕24~28周及孕32~36周收集孕早、中、晚期奶及奶制品的摄入信息,计算总奶类摄入量和饮奶率;参照《中国孕期妇女膳食指南(2016)》的奶类推荐量(300 g/d)为标准计算达标率,同时将研究对象分为不饮奶组、饮奶不足组和饮奶适宜组。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收集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等资料。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期奶类摄入量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关系。  结果  最终纳入962例有效样本。孕早、中、晚期平均奶类摄入量〔中位数(P25,P75)〕分别为125.0(0,236.1) g/d、208.3(0,284.7) g/d、250.0(150.0,416.7) g/d,达标率分别为12.6%、33.2%和48.4%。平均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为(3 225.0±399.8) g,小于胎龄儿发生率为8.3%,大于胎龄儿发生率为3.9%。孕中期饮奶适宜组发生小于胎龄儿的风险较不饮奶组降低〔相对危险度(odds ratio, OR)=0.786,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0.385~0.976〕。孕晚期饮奶不足组和饮奶适宜组发生小于胎龄儿的风险较不饮奶组降低(分别为OR=0.672,95%CI:0.477~0.821和OR=0.497,95%CI:0.116~0.807)。未观察到孕早期奶类摄入量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和孕中、晚期奶类摄入量与大于胎龄儿发生风险有关。  结论  西南地区孕妇各孕期奶类摄入不足问题突出,亟待改善。孕期奶类摄入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有关,孕中、晚期奶类摄入量增加可能降低小于胎龄儿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0.
黄芪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黄芪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用黄芪的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给小鼠灌胃20d后,检测小鼠体质量、免疫器官重量、单核-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淋巴细胞增殖转化的情况。结果黄芪低剂量组比高剂量组的胸腺指数大;高剂量混合组的单核-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强于低剂量混合组,且黄芪水提取组的吞噬能力强于醇提取组。黄芪对小鼠体质量、脾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转化作用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黄芪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其水提取物的增强作用大于醇提取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