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0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3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8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本文观察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全麻诱导时静注氯诺昔康的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其超前镇痛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最佳剂量。1对象和方法1.1对象60例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A SAⅠ~Ⅱ级,年龄4~9岁,体重11~35 kg,同时行腺样体切除术25例。随机分为L0组(对照组)、氯诺昔康L1组和氯诺昔康L2组,每组20例。所有患儿智力及语言发育正常。1.2麻醉方法所有患儿术前肌内注射东莨菪碱0.1~0.3m g。入室开放静脉,依次静注地塞米松0.2 m g/kg、格拉司琼40μg/kg、咪达唑仑0.1 m g/kg、芬太尼2μg/kg、维库溴铵0.1 m g/kg、异丙酚2.5~4 m g/kg麻醉诱导。插管前T 0组静注生理盐水2 m l,L1组静注氯诺昔康0.1 m g/kg,L2组静注氯诺昔康0.2m g/kg。术中以异丙酚5~10 m g/(kg·h)持续泵入麻醉维持。术毕,待自主呼吸恢复,吸净咽腔分泌物及出血,再停用异丙酚。患儿完全清醒、血氧饱和度(SpO2)>95%后,拔管送恢复室。平均手术时间(17.5±6.5)m in。1.3观察指标观察三组患儿术中及术后不同时间点HR、M AP、RR、SpO2...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外科急腹症伴发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本组76例,年龄43~88岁。入院时血糖9.45~19.36mmol/L,尿糖均大于(++)。并存的糖尿病均为Ⅱ型糖尿病。术前尽可能全面检查,了解心、脑、肾功能,有效降糖。全麻对血糖的影响较大。本组均采用采腰麻、硬膜外麻或腰硬联合麻醉。对于大中手术病人,血糖≥16.70mmol/L,尿糖(+++)以上时,术中监测血糖、尿糖、酮体、心电图等,手术力求从简尽量缩短手术时间。结果:入院后12h以内手术40例,其中有4例病人术后死亡。其余36例在充分术前准备,有效降糖后手术,无1例发生死亡。结论:术前应尽可能全面检查,了解心、脑、肾功能有效降糖,选择对血糖影响较小的麻醉方法,术中必须监测血糖、尿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术后继续控制血糖,使用足量有效抗生素防治感染。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比较压力控制通气(pressure controlled ventilation,PCV)和容量控制通气(volume controlled ventilationVCV)模式在婴幼儿全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期手术患儿40例,年龄6个月~3岁,体重7~15kg,ASA I~Ⅱ级,先采用VCV模式,观察10min后改用PCV模式.连续监测ECG、SBP、DBP、MAP、SPO 2、PETCO2及BIS,记录VCV模式下的:预设潮气量(VT),实际潮气量(VTE),呼吸频率(Rate),吸呼比(I:E),气道峰压(Pmax),平均气道压(Pmean);记录PCV模式下的:预设吸气峰压(Pinspired),实际潮气量(VTE),呼吸频率(Rate),吸呼比(I:E),气道峰压(Pmax),平均气道压(Pmean).结果 VCV模式和PCV模式下的:实际潮气量(VTE),呼吸频率(Rate),吸呼比(I:E),平均气道压(Pmean),PETCO2及BIS无明显差异( P>0.05);PCV模式下的实测气道峰压(Pmax)比VCV模式下的实测气道峰压(Pmax)明显降低(P<0.05).结论 VCV模式和PCV模式均可以维持婴幼儿正常的肺通气和肺换气的生理需要,但PCV模式的实测气道峰压(Pmax)比 VCV模式明显降低,所以PCV模式更适合于婴幼儿全麻的需要.  相似文献   
44.
目的:提高盘内三氧盘外胶原酶联合溶盘术护理质量。方法:观察VAS评分,心理护理椎管注射护理,并发症治疗。结果:疗效明显提高,优良率达95.2%,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加强护理,疗效提高并发症减少。  相似文献   
45.
目的比较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和单纯全身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病人围术期应激反应及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病人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连续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组(G+E组)和全身麻醉组(G组),每组20例,G+E组采用硬膜外镇痛(PCEA),G组采用静脉镇痛(PCIA)。记录诱导、插管、停药至睁眼、至清醒和拔管时间;记录每个病人芬太尼和维库溴铵的用量;分别于麻醉前(T0)、术毕(T1)、术后24 h(T2)和72 h(T3)采集静脉血,测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及肾上腺素(E)浓度。结果与G+E组比较,G组芬太尼用量大(P<0.01),达到同样肌松条件时G组维库溴铵用量大(P<0.05),停药至睁眼和停药至拔管时间G组用时长(P<0.01)。NE:组内比较,与T0相比G+E组和G组在T1、T2、T3时升高(P<0.01);组间比较,与G+E组比较,G组在T1、T2、T3时高于G+E组(P<0.01)。E:组内比较,与T0相比G+E组和G组在T1、T2、T3时升高(P<0.01);组间比较,与G+E组比较,G组在T1、T2、T3时高于G+E组(P<0.01)。结论连续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具有可减轻围术期应激反应,节约全麻药的用量,且病人全麻苏醒的早、苏醒更彻底的优点。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湿性老年黄斑变性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该院近年来收治的湿性老年黄斑变性患者共110例,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对照组(55例)与中西医结合组(55例),分别采用雷珠单抗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改善和脉络膜新生血管渗漏消失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改善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脉络膜新生血管渗漏消失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湿性老年黄斑变性可有效提高矫正视力水平,促进脉络膜新生血管渗漏消失,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红外热像图(DITI)指导下颈肩臂软组织疼痛诊断治疗的效果.方法 颈肩臂软组织疼痛患者2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行DITI检查并指导治疗患者为A组,行DITI检查但未用来指导临床治疗的患者为B组.另取健康人120例做DITI为C组.A组患者根据DITI分为:充血性、炎症性、充血炎症混合型.根据分类A组采用神经阻滞、星状神经节阻滞、消炎镇痛液注射、三氧注射及银质针软组织加热松解治疗.B组根据临床经验选取上述治疗方法.比较A组与C组患者DITI,并对治疗前后A、B组DITI改变和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与C组比较,A组不同类型患者双侧肩臂温差、背部两侧温差及臂部最大温差均较大(P<0.05).A组有效率95%(114/120例)高于B组有效率75%(90/120例).结论 DITI可提高颈肩臂软组织疼痛诊断的准确性,并提高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8.
全县1957年以来累计发现麻风624例。1986年用MDT,到1992年底有现症病人18例。1957~1977年调查、普查发现病人较多,1957年为13例,1977年达311例,为高峰阶  相似文献   
49.
行硬膜外阻滞穿刺时 ,通常用注气法来测试硬膜外腔负压 ,作为穿刺成功的一种提示。但其结果仍有假阳性或假阴性之可能。尽管因注气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病例罕见 ,但一旦发生 ,后果相当严重。反复多次向硬膜外腔注气决非安全之策 ,还应该借助其它不同方法 ,以资鉴别。为寻找新的鉴别方法 ,笔者研制了一种半自动硬膜外穿刺针。经临床试用 ,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结构与原理 半自动硬膜外穿刺针系在Tuohy针的基础上改良而成 ,共由 4个部分组成 ,结构如附图所示 ,其采用的针芯最前端圆形横断面与针尖平齐 ,针尖为半勺面 ,…  相似文献   
50.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对催乳素及初乳的影响   总被引:74,自引:3,他引:71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对催乳素及初乳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健康足月产妇,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施行剖宫产术。术毕随机等分两组:止痛组和对照组。止痛组硬膜外注入吗啡镇痛液镇痛。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催乳素(PRL)。术后随访48小时。结果:止痛组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PRL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止痛组术后PRL高于对照组,24小时具显著性差异(P〈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