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2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70篇
肿瘤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 以BAIB/C艾氏腹水癌荷瘤小鼠为模型 ,用3 H -甲基掺入测定了各增殖时相的艾氏腹水癌细胞内DNA甲基化酶活力水平 ,观察力尔凡、大蒜油、多糖对艾氏腹水癌内DNA甲基化酶活力的影响。方法  2 0只BAIB/C纯系雄性小鼠 ,分别腹腔注射接种艾氏腹水癌细胞 1× 10 8/只 ,于接种后第 3天随机分为 4组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力尔凡、大蒜油、多糖 ,在给药 3天后第 3、9、2 4、48小时分别取艾氏腹水癌细胞提取DNA甲基化酶 ,测酶活力。结果 力尔凡能非常明显地提高给药组小鼠艾氏腹水癌组织内DNA甲基化酶活力 ,各组间DNA甲基化酶比活依次为 :力尔凡组 >多糖组 (A) >大蒜油组 (G) >荷瘤对照组。结论 DNA甲基化酶活力的提高与细胞分裂的被抑制有一致的相关性 ,力尔凡药表现明显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52.
建立研究中药血管生成活性和作用的实验模型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将服用中药后的动物血清,组织匀浆,生药等被测物置于鸡胚绒毛尿囊膜表面的不同载体上,被测物作用3d后制取CAM示本,显微镜下计数血管生成数目。结果不同被测物均可在CAM模型完成观察,6种载体中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和促进作用应分别选择明胶海棉和羧甲基纤维素,微孔滤膜。结论中药具有的血管生成活性和作用应引起重视 。  相似文献   
53.
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地贫)是我国南方地区最常见的遗传性疾病。成人血红蛋白由α链和β链组成α2β2(HbA),当β基因缺陷时,β链合成障碍,多余的α链沉积于红细胞膜,使得红细胞脆性增加形成先天性溶血性贫血,称为β地中海贫血。  相似文献   
54.
目的 :通过对益髓生血颗粒治疗 β -地中海贫血 11例临床疗效的观察以及患者外周血造血刺激因子SCF及受体EPORmRNA表达的实验研究 ,旨在探讨该药对造血刺激因子及受体的mRNA表达的影响 ,以阐述益髓生血颗粒的疗效机制及中医益髓生血的分子基础。方法 :由广西 30 3医院血液科收集、观察病人。具体观察方法 :症状、体征 ,中医证候均于治疗前给药 4周、8周和 12周分别记录一次。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 (Hb)、红细胞、白细胞及分类、红细胞形态、网织红细胞、抗碱血红蛋白(HbF)等 (每两周检测 1次 )。中药组成和治疗方法 :益髓生血颗粒由…  相似文献   
55.
采用细胞CT技术,分析了补肾生血药对经致死剂量(60Co750rad)照射的小鼠骨有核细胞的保护和抗辐射作用。采用激光扫描、光学切片0.6μ、三维重组、动态旋转120度.DNA荧光强度分布图象分析。结果发现,经60Co致死剂量照射后,小鼠骨髓原红细胞严重破坏.从PI荧光染色、实时激光扫描、共焦三维重组动态旋转图象上发现细胞核DNA的荧光物质凝聚、断裂,其荧光强度与未经照射的对照组有明显区别;而补肾生血药组小鼠骨髓原红细胞结构完整,细胞核DNA荧光物质密集、无断裂,其荧光强度分布与未照射的空白对照组一样。结果表明补肾生血药对维持骨髓原红细胞核的DNA结构完整具有明显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探讨补肾益髓法夏季治疗中间型地中海贫血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具有相同中医证候(肝肾阴虚精血不足证),不同基因型的两种中间型地中海贫血患者(α-,β-型),用补肾益髓法的代表方益髓生血颗粒加麦冬进行治疗,采用安慰剂平行对照方法,疗程3个月,动态观察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性血液指标(H11、RBC、Ret、HbF)、患者血清及红细胞抗氧化指标(SOD、MDA、GSH—PX)、血清造血相关细胞因子(SCF、GM—CSF、IL-3)活性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组患者主要疗效性血液指标血红蛋白(Hb)自疗程第1~3个月疗程结束均有升高(P〈0.05),而安慰剂组无明显改善;中医证候量化评分统计结果显示,治疗组α-地中海贫血患者临床表现面色萎黄、头晕盗汗、手足心热、爪甲色淡等症状疗后明显减轻(P〈0.05),而安慰剂组疗效不明显;治疗组β-地中海贫血患者临床表现食少纳呆、潮热盗汗、手足心热等临床症状,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组患者血清SOD疗后有上升(P〈0.05)、红细胞SOD治疗后有上升(P〈0.05);对血清造血相关细胞因子活性检测结果显示,治疗组SCF和GM—CSF治疗后较治疗前有上升趋势,但无统计意义。结论益髓生血颗粒加麦冬治疗夏季地中海贫血患者贫血,对同一证候(肝肾阴虚、精血不足证)不同基因型的两种地中海贫血(α-型,β-型)患者均有明显疗效,在夏季应用益髓生血颗粒加麦冬治疗地贫符合中医临床不同季节适时辩证施治特点,有助于改善患者贫血状况,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8.
59.
1.高发区临床实践,探索出了中药治疗β-地贫新路子 (1)首次在β-地贫高发的广西南宁周边地区及百色地区采用随机、单盲、安慰剂平行对照30例患者临床研究;服安慰剂后给益髓生血颗粒治疗30例患者自身对照的比较研究;进行中医证候量化评分与血液指标变化相关性的动态观察等;根据张之南主编《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991年版)及第四界国际血红蛋白基因开关会议提出的标准进行评价。中医辨证参照《中西医结合临床血液病学》标准(1988年)并按CRF表进行症状量化评分;进行临床症状、中医证候、血液参数(Hb、RBC、Ret、HbF)动态观察;治疗前后肝、脾B超和肝肾功能(GPT、BUN、Cr)及不良反应观察。结果表明:益髓生血颗粒治疗后患者整体效应明显提高,中医临床证候量化评分的明显改善与血液学指标提高相一致。两组疗效比较及服安慰剂后改服益髓生血颗粒治疗两个阶段疗效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均无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卫益颗粒对FMl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治疗效果,判定卫益颗粒的抗病毒作用。方法:统计病毒性肺炎小鼠的死亡率,测定小鼠肺悬液中病毒的血凝滴度,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小鼠呼吸器官病理改变。结果:卫益颗拉能降低流感病毒FMl株感染小鼠的死亡率和肺悬液中病毒的血凝滴度,并显著减轻肺部病变。结论:卫益颗粒通过抑制肺内流感病毒的复制,减轻肺脏炎性病变,降低死亡率等,卫益颗粒大剂量组也可以显著改变肺部病变,说明卫益颗粒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