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1.
吴德刚  骆慧  范立刚  王颖毅  韩斌  尤永平  刘宁 《江苏医药》2012,38(10):1117-1120
目的构建靶向has-miR-181b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方法根据has-miR-181b序列设计互补的单链寡核苷酸引物序列进行退火延伸后连入经双酶切的pGCSIL-GFP载体质粒,与辅助元件载体质粒pHelper 1.0及pHelper 2.0共同导入感受态细胞T293进行慢病毒包装,收集、浓缩并测定病毒滴度。用所得病毒转染U87胶质瘤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转染后miR-181b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以及Transwell实验评价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目的序列成功连接入载体,测序分析证实目的序列载体构建成功,并测得病毒滴度为6×109 TU/ml;病毒转染U87胶质瘤细胞能够显著上调has-miR-181b表达,该病毒载体能够有效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显著抑制U87细胞的侵袭性。结论成功建立高效稳定表达has-miR-181b的慢病毒转染系统,体外实验中能够有效诱导U87胶质瘤细胞凋亡,并且可以抑制胶质瘤的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血管内治疗高龄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1月弋矶山医院收治并行血管内治疗的年龄≥75周岁的76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基本资料、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治疗结果。预后随访采用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进行评价。采用统计学分析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76例高龄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中,36例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6例采用双导管辅助弹簧圈栓塞,34例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53例(69.7%)预后良好,18例(23.7%)预后较差,5例(6.6%)死亡。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WFNS分级、改良Fisher(mFS)分级及脑梗死是临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mFS分级Ⅲ级(OR=4.819,95%CI:1.297~17.907)和脑梗死(OR=22.837,95%CI:4.144~125.843)是影响血管内治疗高龄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管内治疗高龄颅内破裂动脉瘤安全有效,其中术前mFS分级Ⅲ级和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前交通动脉瘤经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血管内栓塞治疗的189例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资料,造影随访3~24个月。结果:成功栓塞前交通动脉瘤189例,致密栓塞161例;瘤体少量显影12例;瘤颈少量残留16例。术中并发脑血管痉挛12例;血栓形成6例;术中破裂3例,2例因出血死亡。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146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宽颈动脉瘤43例。术后92例造影随访3~24个月均无再出血,14例复发,23例支架辅助治疗患者随访中均未见复发及再出血。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疗效可靠。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可降低宽颈前交通动脉瘤的复发率。早期治疗,合理应用各种辅助技术,正确处理术中并发症可有效提高治疗质量并减少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早期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破裂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91例颅内宽颈破裂动脉瘤患者的93个动脉瘤,48 h内行支架辅助治疗,分析患者基本资料?动脉瘤特征?治疗结果及造影随访情况?预后随访结果利用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进行评价?术后3?6?15个月复查脑血管造影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支架释放满意?术后即刻见动脉瘤完全填塞66例,次全填塞22例,部分填塞5例?2例术中出血,1例术后再出血后死亡?在访的79例患者中71例预后良好(mRS 0~2分)?3个月及后期造影随访69例患者,60例未见复发或进展?结论:Enterprise支架及LVIS支架辅助治疗颅内宽颈破裂动脉瘤安全有效,但仍需更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microRNA-10a( miR-10a)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87MG侵袭性的影响.方法:脂质体包被miR-10a反义寡聚核苷酸(miR-10a 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miR-10a-anti-ODN),转染胶质瘤U87MG细胞,并设无义miRNA转染组和空白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Navien导管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使用技术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神经外科于2016年3月至12月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中使用Navien导管的15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颈内动脉颅外段严重迂曲,术中均使用同轴系统,观察Navien导管能否顺利到达目标血管位置,并运用单纯弹簧圈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相应部位颅内动脉瘤,即刻栓塞结果按Raymond分级评价,观察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并进行影像学随访。结果 15例患者均为颈内动脉颅外段异常迂曲,Navien导管能顺利通过弯曲血管并能到达目标位置,对9例患者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6例患者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弹簧圈和支架的置入技术成功率100%,支架均准确释放到位,无移位。动脉瘤即刻栓塞Raymond分级显示,RaymondⅠ级15例。术中1例出现颈内动脉痉挛,予以罂粟碱后好转,其余无术中脑血管痉挛、血管夹层、支架内血栓形成以及术中动脉瘤破裂等并发症。术后对5例进行DSA随访3~6个月,动脉瘤未见复发、支架无狭窄及移位,无再出血和脑缺血。结论对于存在颈内动脉颅外段严重迂曲的患者,使用Navien导管能克服动脉迂曲等不利因素,顺利到达目标血管位置,使得颅内动脉瘤的栓塞治疗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脑前动脉A_1段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7年2月采用血管内方法治疗的25例大脑前动脉A_1段动脉瘤的临床资料,15例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5例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1例A_1段宽颈动脉瘤合并烟雾综合征予以球囊辅助栓塞,1例微小动脉瘤使用2枚enterprise支架重叠释放置入,3例行弹簧圈闭塞载瘤动脉。结果术后即刻造影显示:Raymond分级Ⅰ级19例,Ⅱ级5例,Ⅲ级1例;无弹簧圈突入载瘤血管、术中动脉瘤破裂及支架内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分17例,1分5例,2分1例,4分2例。16例术后临床和影像学随访3~24个月,未出现再出血和脑缺血并发症,m RS评分0分11例,1分3例,2分1例;2例复发,均为单纯弹簧圈填塞的动脉瘤,继续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无并发症。结论血管内方法治疗大脑前动脉A_1段动脉瘤安全有效,为保证成功栓塞,需要结合各种辅助技术和方法,其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颅内破裂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和介入治疗经验。方法:分析9例颅内破裂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症状和影像检查结果,就其介入治疗策略作回顾总结。结果:临床表现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积血以脑干前方脑池最为明显,DSA显示为血管的扩张和狭窄。采取支架植入辅助弹簧圈栓塞4例、单纯支架治疗2例,其余3例采用闭塞载瘤血管远近端治疗。8例恢复良好,Rankin评分小于3分者7例,4分者1例,死亡1例;6个月后随访未见动脉瘤显影。结论:积极采取保留或闭塞载瘤动脉的介入方法治疗破裂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可防止再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