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分析比较Kirschner wire和Cable-pin在髌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06年12月~2009年12月间笔者医院收治的107例髌骨骨折病人,分别用Kirschner wire和Cable—pin手术治疗68例和39例,记录两组病人的骨折类型、手术历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日、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及远期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应用SPSS11.0软件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7例病人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21个月,平均14.2个月。Cable-pin治疗组患者的手术历时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Kirschner wire治疗组(P〈0.05),但医疗费用远高于后者(P〈0.01)。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住院日、骨折愈合时间和远期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Kirschner wire手术治疗髌骨骨折更为广泛,方法灵活且疗效肯定,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治疗方法;Cable—pin操作简单、疗效可靠,但仅适用于横断性髌骨骨折,且医疗费用昂贵,在临床应用中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单纯前路、单纯后路和前后联合入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及相关指标分析。方法回顾2001年6月~2011年6月间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107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分别采用单纯前路、单纯后路或前后联合入路进行手术结核病灶清除和脊柱稳定性重建,随访3~36个月,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并对手术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手术治愈率、复发率、以及神经功能改善方面,3种术式比较无统计学差别;在畸形矫正度方面:单纯前路<单纯后路和前后联合入路,而后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别;在术后矫形角度丢失方面,前后联合入路<单纯后路<单纯前路;而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和医疗总费用方面,单纯后路<单纯前路<前后联合入路。结论 3种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胸腰椎结核均能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前入路和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操作复杂、术后并发症多、医疗费用高。从短期的临床研究结果看,后入路手术优势更明显、更具可选择性,而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的观察。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分析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中的应用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对2007年5月~2010年5月临床收治的33例腰椎结核患者经前路腹膜外或后路经椎弓根椎体病灶清除,术后持续封闭负压引流7~10天,观察在院治疗效果和愈后复发情况。结果术后使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的33例腰椎结核病人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3~28个月,无结核病灶复发。结论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是腰椎结核手术治疗中一项重要的辅助手段,它在促进炎性积液排空、伤口愈合和防止术后复发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可降解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的研制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羟基磷灰石(HAp),/左旋聚乳酸(PLLA)复合材料研制可降解颈椎椎间融合器。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和开环聚合法制备HAp和PLLA,按35/65重量比共混,热压模铸加工成颈椎椎间融合器,测试样件的基本理化性质和力学特征,并评价初步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HAp/PLLA复合材料的密度为l-64g/cm3,热压后粘均分子量为118.309KDa,融合器样件的平均极限压缩强度为128MPa,E模量5.47GPa。HAp/PLLA复合材料是一种化学性能稳定、机械性能良好的生物活性材料,用其制作的颈椎椎间融合器能够满足颈椎椎间支撑融合的基本要求,有希望达到临床上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5.
背景:前期实验已证实,以自行合成的羟基磷灰石/左旋聚乳酸复合材料研制的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目的:进一步比较该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和髂骨块的三维运动稳定性,以评价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置入椎间后重建颈椎稳定性的效果。 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生物力学实验,于2003-08/11在南方医科大学全军及广东省重点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 材料: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是利用羟基磷灰石/左旋聚乳酸复合而成由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提供(专利号为:03236843.7)。6具新鲜人尸体颈椎标本C1~T1节段,均分为3组:正常组、髂骨组及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组。 方法:在6具新鲜人尸体颈椎标本的C5与C6椎间盘处,行颈前路环锯减压后,髂骨组及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组分别置入自体髂骨和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正常组为完整结构标本,不予进行任何处理。 主要观察指标:利用测量系统测量3组颈椎节段间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轴向旋转等三维运动范围。 结果:在椎间盘切除椎间置入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后,在前屈、左右侧弯和左右轴向旋转的运动范围均较椎间置入髂骨组减少,较髂骨组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在后伸状态下椎间置入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和髂骨置入物与正常组比较运动范围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置入椎间后颈椎稳定性良好,置入椎间后较椎间置入髂骨稳定。  相似文献   
56.
可吸收颈椎融合器在山羊颈椎融合动物模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聚-L-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HA/PLLA)颈椎椎间融合器进行山羊颈椎融合试验研究。方法12只成年雄性山羊,支气管内麻醉,于C3、4椎间隙植入HA/PLLA颈椎椎间融合器,术后3、6、9、12个月进行放射学观察、生物力学评价。结果12只雄性山羊均存活良好,术后即开始正常行走,未见明显神经系统并发症,体重、饮食均无异常,术后12个月所有山羊均发生了融合(3级),融合率明显高于钛合金颈椎椎间融合器组。结论可吸收颈椎椎间融合器具有并发症少、融合率高、人工可吸收等特点,是今后较理想的颈椎融合材料。  相似文献   
57.
寰枢椎腹侧手术相关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寰枢椎腹侧手术内固定物置入时的相对危险性,为相关器械的设计和改进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对37对寰枢椎干骨标本20条线性参数和8个角度参数进行测量,观察寰枢椎腹侧的形态结构。结果:寰椎上下关节面的轴截面是前内至后外方向并逐渐外向扭转的倒工字型曲面,其下1/3分位线恰位于骨质中央,纵长为(18.66±1.92)m m。枢椎侧块外2/3因椎动脉压痕形成空洞,使枢椎上外侧关节面下方骨质由前内向后外逐渐变薄,最薄处仅(1.67±0.65)m m。结论:寰枢椎腹侧手术时,在寰椎上下关节轴截面下1/3分位线置钉和沿枢椎体前唇至齿突基底后缘连线置钉能够获得最大界面把持力,而且安全性最高;寰枢椎外侧关节间融合时枢椎上关节面摩除的骨质厚度不能超过1.5m m,否则有损伤椎动脉的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