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85篇
  免费   753篇
  国内免费   363篇
耳鼻咽喉   78篇
儿科学   93篇
妇产科学   86篇
基础医学   536篇
口腔科学   96篇
临床医学   2007篇
内科学   955篇
皮肤病学   175篇
神经病学   298篇
特种医学   5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915篇
综合类   3748篇
预防医学   1474篇
眼科学   101篇
药学   1538篇
  18篇
中国医学   1517篇
肿瘤学   384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350篇
  2022年   340篇
  2021年   300篇
  2020年   319篇
  2019年   389篇
  2018年   400篇
  2017年   254篇
  2016年   299篇
  2015年   337篇
  2014年   708篇
  2013年   640篇
  2012年   805篇
  2011年   804篇
  2010年   799篇
  2009年   774篇
  2008年   792篇
  2007年   721篇
  2006年   651篇
  2005年   623篇
  2004年   580篇
  2003年   520篇
  2002年   360篇
  2001年   329篇
  2000年   294篇
  1999年   294篇
  1998年   255篇
  1997年   267篇
  1996年   211篇
  1995年   193篇
  1994年   144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126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4篇
  1965年   7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1988年7月~1996年8月,我们采用心包切除治疗缩窄性心包炎15例,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本组15例中男11例,女4例;年龄5~57岁,平均年龄30.5岁。病史6个月~20年。活动后心悸、胸闷者15例,颈静脉怒张者14例,腹胀者12例,肝大者15例...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硫喷妥钠对CpG DNA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PBMC)核因子-κB(NF-κB)表达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释放的影响.方法 采集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使用淋巴细胞分离液(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分离hPBMC.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硫喷妥钠后(0.2~1.0 mg/ml),ELISA测定hPBMC培养上清中TNF-α和IL-6浓度,确定硫喷妥钠对CpG DNA刺激细胞分泌TNF-α及IL-6的抑制作用及其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分析hPBMC胞核NF-κB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的硫喷妥钠(0.2~1.0mg/ml)显著抑制CpG DNA诱导hPBMC NF-κB P65表达和TNF-α、IL-6释放(P<0.05或P<0.01).提前1~4 h给予硫喷妥钠或同时给予硫喷妥钠和CpG DNA(0 h),其拮抗CpG DNA诱导细胞因子释放的作用非常显著(P<0.01),且硫喷妥钠在刺激物CpG DNA给予后1 h再加入,也能观察到显著拮抗作用(P<0.05).结论 硫喷妥钠可通过下调CpG DNA诱导hPBMC NF-κB P65表达,从而降低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释放.  相似文献   
993.
雨过天晴,几天下雨带来的阴郁一扫而光,乘兴打开家里的药箱,想收拾收拾,给它“减负”,可是里面各种各样的补药却让你为难了。丢吧,舍不得,它们的价格可不便宜呢!留吧,害怕,说不定有些已经变质了,谁敢吃呀! 这时,你可以采用眼看、手摸、鼻嗅、口尝等方法进行选择,“质优则留”。 药材类补品:若贮存方法不当,极易变色、走油或被虫蛀、发霉、腐烂。如人参、银耳等,若仅仅是由原来的白色或淡黄色变成黄色或炒米色,则仍可应用,但若其内部已变成棕色或褐色,则另当别论。鹿茸、冬虫夏草、哈士蟆油及党参、枸杞子等久贮后,它们…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护理-法律跨专业整合实践模式,为我国构建护理-法律跨专业整合实践模式提供借鉴。方法 以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护理-法律跨专业整合实践模式为研究对象,检索有关文献,总结域外护理-法律跨专业整合实践模式的运行模式及效果,并基于我国国情,提出我国构建护理-法律跨专业整合实践模式的建议。结果 护理-法律跨专业整合实践模式将护理服务和法律服务整合起来,在降低医疗成本、健康促进、提升护理职业的政策影响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 我国在建立护理-法律跨专业整合实践模式时,需从建立护理-法律职业共同体、设置跨专业协作指南等方面入手,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护理-法律跨专业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血管瘤剥除术的技术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为58例患者行腹腔镜肝血管瘤剥除术的临床资料,统计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54例成功施行完全腹腔镜肝血管瘤剥除术,4例因术中出血较难控制中转开腹,中转率6.9%。手术时间平均(193.6±51.7)min,术中出血量(374.8±241.6)mL。术后平均住院(9.3±2.7)d。5例术后出现轻微胆漏,发生率8.6%;10例并发右侧胸腔积液,发生率17.2%。无术后出血、肝功能衰竭、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下吸引器是剥离肝血管瘤的一件“利”器,沿肝血管瘤壁以吸引器刮吸钝性剥离血管瘤有助于显露保护瘤体周边重要脉管结构,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996.
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ataxia telangiectasia,AT)又称Louis-Bar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国外报道发病率为1/40 000~1/100 000,国内自1964年马君牧首次报道以来,至2008年报道不足40例,主要报道了典型病例.我们于2008年诊治2例,虽为同一家系,但与以往报道的典型病例有一定差异,值得临床医生参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7.
NF-kB核酸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炎症反应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NF-kB核酸对增殖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炎症反应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传代培养,实验共分六组。阳离子脂质体转染法将NF-kB寡核苷酸导人血管平滑肌细胞,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内NF-kBp65基因表达以及ICAM-1、VCAM-1、MCP-1蛋白合成情况。结果血管平滑肌细胞转染NF-kB反义或诱骗寡核苷酸后.细胞凋亡增强,凋亡时间延长。反义组NF-kBp65蛋白质表达较正义组降低(P〈0.05);反义+诱骗联合干预并未优于反义组单独治疗,但与诱骗组相比NF-kBp65的蛋白质表达降低(P〈0.05)。反义组、诱骗组的ICAM-1、VCAM-1、MCP-1蛋白质表达较相应的对照正义组、诱骗对照组均降低(P〈0.05)。结论 NF-kB的反义和诱骗寡核苷酸均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ICAM-1、VCAM-1、MCP-1的蛋白质表达,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使细胞凋亡增强;NF-kB反义寡核苷酸及反义+诱骗寡核苷酸联合干预可减少NF-kB生成。  相似文献   
998.
金礽国 《江西医药》2005,40(Z1):766-768
自从1985年美国内分泌学家Platian首例报道X线下经宫颈输卵管插管再通(FTR)取得成功以来[1],使女性不孕症的治疗继试管婴儿技术之后再次有了突破性进展。诸多文献资料显示:FTR疗效显著、安全、简便,是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首选治疗方法,美国生育协会把它列为试管婴儿前的必经步骤[2,3]。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引进这一技术,至今已在二级以上医院广泛应用。1疗效评价一般认为传统的药物治疗、通水、理疗等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治疗效果不佳,FTR的治疗成功率达79.3~87.0%[2,4]。1.1从病因方面来说,单纯性阻塞效果最好,非单纯性阻塞次之…  相似文献   
999.
451名大学生压力事件、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人格特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维护中的意义,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危机预防性辅导及干预的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压力生活事件问卷、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对495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重情、利他、坚韧变量既直接影响心理健康,又可通过生活事件压力强度起间接作用。随和、爽直变量对心理健康只有直接作用,与生活事件无关。严谨、活跃变量对心理健康既无直接作用,也无间接作用。结论:不同人格特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呈现差异,只有部分人格特质成为对个体心理健康存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赤芍801治疗急性脑血栓形成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们自1983年10月至1984年7月,应用赤芍801治疗急性脑血栓形成263例,并以低分子右旋醣酐(下称低右)及盐酸陪它啶(下称陪它啶)作对照。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符合急性脑血栓形成诊断。全部为颈内动脉系统血栓,年龄在30~81岁之间。赤芍801组263例中,男性占67.6%,50岁以上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