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8篇
内科学   95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目的 探讨浆细胞膜精蛋白PC-1基因多态性与胰岛素抵抗(IR)特征和2型糖尿病(DM)的关系。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深圳市133例2型DM患者和108例非DM对照人群的PC-1基因第四外显子K121Q多态性进行分析,并对2型DM组不同基因型间临床及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2型DM组与非DM对照组比较,PC-1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2型DM组携带Q等位基因者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及空腹血C肽水平显著高于携带K等位基因者。结论 Pc-1基因K121Q多态性与2型DM患者IR表型相关,但与2型DM的发生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122.
SARS冠状病毒M蛋白全长基因的克隆、表达与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克隆SARS冠状病毒M蛋白基因编码序列,构建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ET23a-M,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纯化。表达产物用Western Blot检测其抗原性。方法RT-PCR扩增M编码基因目的片段,胶回收纯化,插入克隆载体pMD-18T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DHSa。序列测定后亚克隆至表达质粒载体pET23a,构建重组体pET23a-M,转化大肠杆菌DH5α。筛选阳性克隆,以限制性酶切分析鉴定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以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进行诱导表达。用SDS-PAGE与免疫印迹分析表达产物。结果PCR扩增出约675bp的特异性片段,与预期片段大小相符,测序鉴定无有义突变;所构建的pET23α-M重组体阳性克隆经PCR与双酶切鉴定,与预期结果一致;SDS-PAGE显示表达产物约27kD;表达产物经金属螯和层析纯化;免疫印迹表明表达产物能被混合的SARS病人恢复期血清识别。结论成功克隆了SARS冠状病毒M蛋白基因编码序列,构建了pET23α-M表达质粒,诱导表达并纯化出了SARS冠状病毒M蛋白,并以免疫印迹鉴定。本研究的成功为进一步进行SARS病毒诊断试剂与疫苗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3.
124.
目的观察弓形虫pVAX1-SAG2真核重组质粒的免疫保护作用,为弓形虫病的免疫预防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方法大量制备重组质粒,免疫小鼠,3周后同量加强免疫1次,5周后无菌取小鼠脾脏,制备脾细胞,用MTT法测定淋巴细胞转化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CD4+、CD8+细胞。用弓形虫RH株速殖子经皮下注射攻击感染,每只鼠接种0.1 ml(约含1000个虫体),观察小鼠存活情况。结果对小鼠的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进行分析,与对照组比较,免疫组小鼠CD4+细胞显著增多(P<0.05);而CD8+细胞数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淋巴细胞转化率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攻击感染后,pVAX1-SAG2免疫组小鼠平均存活(7.8±1.8)d,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延长(P<0.05)。结论弓形虫pVAX1-SAG2真核重组质粒能在组织内表达,并诱导小鼠产生细胞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25.
聚合酶链反应掺入法制备标记探针检测弓形虫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以Dig一i1—dUTP代替部分dTTP直接制备标记弓形虫特异性rDNA基因片段作为探针,用于检测弓形虫感染。该探针和弓形虫核酸抽提物杂交阳性,而与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以及正常人血样核酸抽提物杂交阴性,该探针至少可检测出相当于156虫数的水平,结果表明:PCR掺入法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制备标记探针的方法,以该法制备的弓形虫rDNA基因探针适用于弓形虫感染的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26.
目的 构建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ET23aSAG2,并在大肠埃希菌中实现高效表达,以及检测表达产物的抗原性。 方法 PCR扩增SAG2编码基因目的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纯化,克隆至pMD18T载体,转化大肠埃希菌DH5α。测序后亚克隆至表达质粒载体pET23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 3aSAG2,转化大肠埃希菌DH5α。筛选阳性克隆,经限制性酶切分析鉴定后,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以异丙基 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表达。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 PAGE)与免疫印迹分析表达产物。 结果 PCR扩增出约500bp的SAG2编码基因目的片段,与预期片段大小相符,经测序鉴定无基因突变;所构建的pET23aSAG2重组表达质粒阳性克隆经PCR与双酶切鉴定,与预期结果一致;含有pET23aSAG2重组质粒的大肠埃希菌BL21(DE3)诱导后得到了高效表达,SDS PAGE显示表达产物约Mr19000;免疫印迹结果表明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结论 成功构建了pET23aSAG2表达质粒,实现了全长成熟SAG2蛋白在大肠埃希菌中的高效表达;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127.
目的 检测SARS冠状病毒重组M蛋白疫苗诱导小鼠的免疫应答能力。方法 PCR扩增M蛋白基因,构建至原核表达质粒pET-23a,pET-23a-M重组质粒转化BL21(DE3)宿主菌,诱导表达蛋白经SDSPAGE、免疫印迹分析和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3次免疫后测定免疫功能,进行免疫效果评价。结果 成功构建pET-23a—M重组质粒,转化宿主菌后诱导表达27kuM蛋白。检测M蛋白免疫鼠体内有特异性抗体产生,抗体效价达1,10^4;脾脏CD8^+比例升高,CD4^+/CD8^+比值下降;免疫鼠血清IFN-y/和IL-4水平无显著变化。结论 SARS病毒重组M蛋白疫苗能诱导BAI。B/c小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28.
目的研究裂殖子表面抗原2(merozoitesurfaceantigen2,MSA2)基因重组BCG疫苗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电穿孔转化法将重组质粒pBCG/MSA2导入耻垢分枝杆菌(M.smegmatis)mc2155中,通过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并经PCR鉴定的重组M.smegmatismc2155培养于middlebrook7H9broth(M7H9)培养基,并添加10%M7H9enrichmentADC和0.05%Tween80,48~72?h后于45℃进行30?min的诱导表达,表达产物进行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Westernblot分析.结果SDS-PAGE及Westernblot分析结果均显示在相对分子质量(Mr)约31×103的位置上可见明显的蛋白条带,并与MSA2基因编码序列推断的Mr相符.结论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抗原2可在M.smegmatis中表达,这些结果将为恶性疟原虫多价BCG疫苗的研制提供有用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9.
为建立能检测蚊体内恶性疟原虫的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根据恶性疟原虫 CSP基因序列 ,设计合成 1对引物 ,以 Chelex- 10 0煮沸法制备 DNA模板 ,采用 PCR方法 ,恶性疟原虫子孢子模板预期被扩增出 2 45 bp的 DNA条带 ,并将该法与蚊虫解剖镜检子孢子方法相比较。结果经人工感染恶性疟原虫的 31只大劣按蚊中 14只 PCR阳性 ,被扩增出预期大小的 DNA片段 ,其余 17只 PCR阴性 ;以该技术检测野外捕捉的 98只按蚊 ,结果均为阴性。 PCR法与解剖镜检法相比较 ,检测结果完全符合 ;相当于 1/ 10个阳性蚊子的模板即可满足 PCR检测。该检测体系灵敏、特异 ,对于蚊体内恶性疟原虫的检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0.
编码弓形虫表面抗原P30基因的克隆及在E.coli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构建编码弓形虫RH株表面抗原P30基因重组表达质粒 ,初步观察P30基因在E coli表达。方法 将P30基因定向克隆到分支杆菌 -大肠杆菌穿梭表达质粒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起动基因的下游的多克隆位点 ,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BCG -P30 ;采用亚克隆技术 ,将含P30和hsp70起动基因的复合片段 ,插入表达载体 pBK -CMV质粒 ,转化大肠杆菌DH5α ,在卡那霉素阳性LB培养基平板筛选阳性重组子 ,并经双酶切及PCR扩增鉴定。重组质粒 pBK -P30转化大肠杆菌 ,IPTG诱导表达后进行SDS -PAGE和Westernboltting分析。 结果  1)阳性重组质粒 pBCG -P30、pBK -P30经酶切和PCR鉴定 ,与预期的结果相符合。 2 )序列测定证实克隆的基因为编码P30抗原的基因。 3)P30基因在大肠杆菌诱导表达后获得4 5kDa融合蛋白 ,此抗原未被弓形虫高免兔血清识别。结论 成功构建编码弓形虫表面抗原P30重组表达质粒 ,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 ,为弓形虫DNA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