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目的观察瞬目反射对面神经炎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对40例面神经炎在发病后第2-3周进行瞬目反射(BR)检查,根据是否引出波形分成两组,即BR组及非BR组,两组均经过系统内科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3个月后再次行瞬目反射检查,对各组瞬目反射健患侧潜伏期之差异进行比较,同时进行面肌功能临床评估。结果两组患者面肌功能的比较、健侧和患侧BR各波潜伏期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BR组患者面肌功能恢复优于非BR组患者。结论对面神经炎患者发病后第2-3周进行电生理瞬目反射检查,可以作为评价面神经炎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92.
经颅磁刺激治疗脑梗死最佳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爆发式(burst)刺激方式、15 Hz高频刺激患侧皮质M1区和1 Hz低频刺激健侧皮质M1区3种方法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寻找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脑梗死的最佳优选方案.方法 对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3组(爆发组、高频组和低频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脑梗死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病情稳定后加做rTMS治疗,20 min/次,每周治疗5 d、停2 d,疗程4周共治疗20次,在rTMS治疗前后采用运动诱发电位(MEP)的潜伏期、波幅、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值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3组的MEP的潜伏期、波幅、CMCT、NIHSS、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其中爆发组较高频组和低频组疗效改善更明显(P<0.05),高频组和低频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无论是高频、低频或爆发式刺激,rTMS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的恢复均有促进作用,尤其爆发式刺激更能有效地提升患者大脑的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93.
目的 了解孕前女性生殖道感染发病情况。方法 对2008年9-12月进行孕前体检的1 254例孕前妇女进行生殖道感染的相关检查,包括阴道炎、急性宫颈炎、盆腔炎、性传播性疾病,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孕前妇女生殖道感染发病率达23.76%,年龄大、怀孕次数多、丈夫有性伴(≥2人)及有生殖道感染(RTI)自觉症状是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和卫生习惯好则是保护因素。结论 RTI是孕前妇女的常见及多发病,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关系密切,应通过宣教提高孕前女性的自我保健能力,改善不良卫生习惯和不洁性行为,从而促进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194.
肩周炎关联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湿针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湿针为主治疗肩周炎关联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80例评分在5分以上肩周炎患者,根据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特征认证受累肌肉,定位受累肌肉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位置。以湿针治疗结合受累肌肉的自我牵张锻炼,并做治疗前中后的疼痛评估。结果:治疗中期,好转率100%;2个月后治愈率和良好率分别达85%和1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肩周炎时,考虑治疗受累肌肉筋膜疼痛触发点。  相似文献   
195.
背景:成人腹部淋巴管瘤是罕见的消化道良性肿瘤。目的:探讨成人腹部淋巴管瘤的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0年4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7例成人腹部淋巴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治疗和预后。结果:17例患者中,13例(76.5%)有症状或体征,4例(23.5%)无症状;7例肿瘤位于肠系膜.6例位于脾脏,2例位于腹膜后.2例位于肠道;13例腹部B超、14例腹部CT有阳性表现,2例内镜检查发现肿块。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示16例为淋巴管瘤,1例为淋巴血管瘤,随访期间无患者复发。结论:成人腹部淋巴管瘤的诊断需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结果.手术是腹部淋巴管瘤的主要治疗措施,术后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6.
骨骼肌是人体的最大器官,占人体总重量的50%。每一块肌肉都可能发生疼痛和功能异常,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率逐渐增加[1]。临床调查显示,30%骨骼肌疼痛患者是由于肌筋膜触发点导致局部疼痛和远处牵涉痛,这些疼痛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  相似文献   
197.
<正>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是肾内科常见疾病,该病起病隐匿,病情迁延不愈,病理生理过程包括免疫复合物引起的炎症反应损伤、肾小球肾炎、肾纤维化、肾小球玻璃样变及硬化等[1]。CGN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若未予及时有效地治疗,可引发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最终发展至终末期肾病(ESRD),是引起ESRD 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2]。  相似文献   
198.
目的 比较2种不同进样方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含量的优劣。方法 传统手动进样和全自动顶空进样法分别处理水样,再以气相色谱法测定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含量,并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传统手动进样和全自动顶空进样测定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相对标准偏差和加标回收率的差异。结果 两种进样方法手动进样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8 4和0.998 9、精密度分别为2.12%~3.95%和3.21%~5.57%、回收率分别为85.5%~95.6%和85.0%~93.5%;全自动顶空进样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 3和0.999 5、精密度分别为1.84%~2.00%和2.40%~2.87%、回收率分别为93.8%~101.3%和91.5%~102.1%;配对t检验分析显示,相对标准偏差三氯甲烷(t=4.946)和四氯化碳(t=7.828)、加标回收率三氯甲烷(t=18.636)和四氯化碳(t=7.384),2种进样方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自动顶空进样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优于传统手动进样,且操作简单,可自动运行连续分析,耗时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