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92篇
  免费   232篇
  国内免费   184篇
耳鼻咽喉   31篇
儿科学   149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237篇
口腔科学   102篇
临床医学   667篇
内科学   326篇
皮肤病学   39篇
神经病学   178篇
特种医学   2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4篇
外科学   666篇
综合类   1662篇
预防医学   777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511篇
  7篇
中国医学   484篇
肿瘤学   153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289篇
  2005年   289篇
  2004年   369篇
  2003年   246篇
  2002年   210篇
  2001年   204篇
  2000年   226篇
  1999年   188篇
  1998年   186篇
  1997年   207篇
  1996年   207篇
  1995年   144篇
  1994年   161篇
  1993年   127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121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94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5篇
  1966年   5篇
  196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目的:观察三黄合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肠炎疗效。方法:选取203例慢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三黄合剂保留灌肠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采用三黄合剂治疗后显效75例,有效12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7.1%。结论:三黄合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肠炎效果显著,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42.
目的观察去势联合地塞米松肌肉注射的方法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效果。方法将24只3.5月龄雌性SD大鼠(250±20)g随机分成3组,A组:假手术+肌注生理盐水组(8只)、B组:去势+肌注生理盐水组(8只)和C组:去势+肌注地塞米松组(8只)。后两组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w、4w、6w采用(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进行大鼠全身BMD的测量,术后6w三组大鼠分别进行骨CT值测量、外周血生化检测和股骨颈骨组织形态学观察及其骨小梁形态计量学测定。结果大鼠术后6w,C组全身BMD及骨CT值较A组明显降低(P<0.05);B和C组血清Ca浓度较A组明显下降(P<0.05);B和C组血清P浓度较A组明显升高(P<0.05);B组血清ALP、TRACP浓度较A组明显升高(P<0.05),C组与B组比较血清ALP浓度显著降低(P<0.01)、TRACP浓度显著增高(P<0.01);B组和C组大鼠骨小梁均变窄,连接不完整出现断裂、局部镂空的现象,骨髓腔变大,骨细胞分布减少,骨小梁形态计量值降低(P<0.01),C组更明显。结论去势联合肌注地塞米松法建立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较单纯去势法时间短、效果明显、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943.
944.
背景:预构骨皮瓣研究启发人们构建预构血管化骨进行游离移植来替代带血管蒂游离自体骨移植修复大段骨缺损的想法。目的:设计一种基于预分化脂肪干细胞、纤维蛋白胶和多孔磷酸钙骨水泥支架复合体的血管化移植物。方法:将体外分离培养的大鼠脂肪干细胞在条件培养基中进行血管内皮细胞定向分化,经鉴定活性后,复合至纤维蛋白胶和多孔磷酸钙骨水泥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支架。将血管化组织工程支架、纤维蛋白胶/多孔磷酸钙骨水泥支架及多孔磷酸钙骨水泥支架分别植入SD大鼠股四头肌肌袋内,植入后2,4周进行组织学检测、血管定量分析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结论: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的脂肪干细胞与纤维蛋白胶和多孔磷酸钙骨水泥共培养7 d,可见细胞密度适中,与支架组织结合较好。植入实验中,各组支架孔隙中充填有纤维血管组织和脂肪组织,血管化组织工程组支架孔隙中均长入大量血管,并有小动脉长入,不同时间点的血管直径和数量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表达量均优于纤维蛋白胶/多孔磷酸钙骨水泥组和多孔磷酸钙骨水泥组(P〈0.01)。表明构建的血管化组织工程支架能够实现可靠迅速血管化。  相似文献   
945.
联苯双酯对肾移植患者FK506血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家清  刘东  唐斌  李琴  蒙善东  黎程 《广东医学》2005,26(2):207-208
目的 探讨联苯双酯对肾移植患者FK5 0 6血浓度的影响。方法 将 4 0例肝功能异常 ,ALT介于 4 0~ 10 0U/L之间 ,术后两周内的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2 0例为观察组 ,服用联苯双酯护肝治疗 ,2 0例为对照组 ,服用安慰剂。服用联苯双酯前及服用联苯双酯 1周后 2次测FK5 0 6血浓度 ,两次测定间FK5 0 6剂量不变。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服用联苯双酯 1周后FK5 0 6血浓度显著降低 (P <0 0 5 )。结论 联苯双酯可使FK5 0 6血浓度降低 ,增加患者FK5 0 6用量及费用。  相似文献   
946.
田进  欧维正 《贵州医药》2005,29(1):46-47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伴下呼吸道感染是引起呼吸衰竭和肺心病右心衰的主要诱因,控制感染是治疗的关键措施。加替沙星作为新型的氟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物,对革兰氏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厌氧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头孢哌酮/舒巴坦为第三代头孢霉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成的广谱抗菌素,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有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947.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比值、降钙素原(PCT)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罗定市人民医院接诊的170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时的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152例和病死组18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948.
目的:探讨一侧肺动脉起源异常的手术指征、方式以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从2003年8月至2011年5月间16例手术治疗一侧肺动脉起源异常的患儿,男12例,女4例,中位年龄为4个月(13d~17岁),中位体重为5kg(3.6~50kg)。其中右肺动脉异位起源15例,大多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或卵圆孔未闭,左肺动脉起源异常合并法乐四联症1例,手术同期矫治。手术方式多为异常肺动脉与主肺动脉直接吻合,2例年龄偏大的患儿存在严重肺动脉高压,术前进行肺活检手术,根据肺活检估计肺血管发育情况。结果:无手术及住院死亡,术后复查均未提示有肺高压表现,1例合并肺动脉残余梗阻,术后3个月后肺动脉压差明显降低至30mmHg,余病例无明显吻合口狭窄,2例大龄患儿手术效果符合肺活检结果。结论:16例患儿手术效果良好。年龄小患儿一般手术效果好,年龄大的患儿往往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前行肺活检评估有无手术指征,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949.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并发膈肌麻痹的危险因素.方法:2007年1月至2011年7月期间,施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7 017例,诊断膈肌麻痹51例,发生率为0.73%,进行单变量及多变量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单变量分析显示,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合并膈肌麻痹患者的手术年龄(5.9±20.3)个月小于无合并膈肌麻痹患者的手术年龄(47.3±66.3)个月(P<0.001);大血管调转术膈肌麻痹发生率4.8%,高于其他术式的发生率(P<0.001);主动脉弓缩窄/室间隔缺损矫治术膈肌麻痹发生率2.6%,高于其他术式的发生率(P=0.006);完全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术膈肌麻痹发生率1.6%,高于其他术式的发生率(P=0.047).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低的手术年龄(P=0.01)、大血管调转术(P< 0.001)、主动脉弓缩窄/室间隔缺损矫治术(P=0.005)、完全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术(P=0.023)为膈肌麻痹的危险因素.结论:较低的手术年龄、大血管调转术、主动脉弓缩窄/室间隔缺损矫治术、完全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术为膈肌麻痹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50.
了解河南省两社区居民脑血管病死亡率变化趋势,随机整群抽取郑州市二七区和洛阳市西工区居民,分析1989至2008年期间脑血管病死亡资料。结果显示,1989至2008年两区居民脑血管病年均粗死产率为69.51/10万。1989至1993年男性年均年龄调整死亡率为118.67/10万,2004至2008年下降为44.23/10万;女性相应年龄调整死亡率由68.21/10万下降到30.20/10万。两区居民脑血管病死亡率在1989至2008年期间呈下降趋势,原因可能与城市社区开展以脑帆管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