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目的:评价非甾体抗炎药氯诺昔康用于腹部、骨科手术后患者自控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40例20~60岁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腹部组(胃、肝、胆、肠)和骨科组(脊柱、下肢).腹部组120例,随机分为氯诺昔康组(A组)60例,吗啡组(B组)60例;骨科组120例,为氯诺昔康组(C组)60例和吗啡组(D组)60例.A组:氯诺昔康4支(8mg·支-1) 氟哌利多5mg,以生理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0mL;B组:吗啡4支(10mg·支-1) 氟哌利多5mg,以生理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0mL;C,D组药液配制与A,B组相同.采用自控镇痛泵以2mL·h-1持续输入.分别于4,8,16,24,36,48h进行随访,观察镇痛效果及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晕和嗜睡、面色潮红、皮肤瘙痒、呼吸抑制、肠蠕动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骨科手术C,D组镇痛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部手术,A组镇痛效果低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C组与A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吗啡组均高于氯诺昔康组(P<0.01);肠蠕动及肛门排气时间,氯诺昔康组平均26h,吗啡组平均35h(P<0.05).结论:氯诺昔康用于骨科手术镇痛疗效比腹部手术强,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吗啡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颈椎病手术中体位改变对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46例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依病变程度,颈部活动度和气管插管难易程度,酌情确定快速诱导明视下气管插管和慢诱导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中行控制呼吸V_T8~10ml/kg,RR12~13次/min,P_(ET)CO_2维持在4.0kPa,术中连续监测动脉BP、HR、ECG、SPO_2、P_(ET)CO_2、CVP和尿量。结果 46例插管均成功,21例由仰卧位搬动至俯卧位,有12例血压下降>15%基础值,与仰卧位比较(P<0.01);术毕由俯卧位翻身至仰卧位,血压下降值与原仰卧位相比(P<0.01);手术中俯卧位血压下降例数也大于仰卧位(P<0.05)。术中并发心动过缓、房性早搏、室性早搏,俯卧位12例,占57%,仰卧位6例占24%。(P<0.05)。结论 颈椎手术牵拉脊髓易引起心率减慢甚至心跳骤停,体位改变、翻身时亦可发生严重低血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VATS)的麻醉管理特点,观察VATS围术期呼吸功能变化。方法采用支气管内静脉全麻或联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单肺通气(OLV),有创连续动脉压(AP)和中心静脉压(CVP)监测进行VATS麻醉管理,重点防治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结果术中发生低氧血症16例,经纯氧吸入、通气肺加PEEP(5~10cmH2O)、萎陷肺CPAP(5~10cmH2O)或HFJV改善;拔管后发生严重低氧血症1例,重新插入单腔气管导管控制呼吸改善。结论良好的单肺通气隔离是VATS成功的基础,预防和及时治疗术中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是VATS成功的关键,要注意肺功能低下者拔管后可能发生严重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术中OLV时纯氧吸入、通气侧肺PEEP、萎陷侧肺CPAP,有助于提高SaO2改善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拟观察在颌面多发性骨折整复术中,全麻下将气管导管经颌舌沟下颌角下引出的可行性。旨在为临床提供一条气管导管引出新途径,方便外科医生的操作,提高手术成功率,为临床安全有效应用这种新型通气法提供资料[1]。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2例ASA I~II级拟在全身麻醉下实施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痛睡眠麻醉技术在输卵管结扎术(女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旨在解除女扎妇女的手术痛苦。方法对30例女扎妇女在局部麻醉前先静脉给予咪唑安定或异丙酚,少量雷米芬太尼或芬太尼,术毕应用拮抗药使术者清醒。同期30例单纯局部麻醉女扎妇女作为对照组。结果30例女扎妇女术中呼吸、循环功能稳定,全部达到术中睡眠、无动、无痛、无牵拉反射状态,术毕即清醒。结论无痛睡眠麻醉能够解除女扎妇女对手术的恐惧,消除术中牵拉疼痛和迷走神经反射引起的症状,减轻或消除术后精神症状,并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小儿硬膜外麻醉在临床上已普遍开展,但单次硬膜外阻滞尚夫普及.我院于1988~1998年4月,施行小儿单次硬膜外麻醉(以下简称单硬)16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2003年2月-2003年6月共进行胸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16例,现将有关麻醉处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对比观察硫贲妥钠、依托咪酯和异丙酚在全麻诱导插管期间对血糖和血清钾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择期手术病人 90例 ,ASA ~ 级 ,其中男5 6例 ,女 34例 ;年龄 42± 9岁 (2 0~ 75岁 ) ;体重 5 9± 8kg(40~ 80 kg)。术前血糖、血钾正常 ,手术部位以胸、腹部为主 ,随机分为硫贲妥钠 (T)组、依托咪酯 (E)组和异丙酚 (P)组 ,每组 30例。1.2 麻醉方法 :术前 30 min肌注阿托品 0 .5 mg,苯巴比妥钠0 .1g,入手术室开放静脉滴注复方氯化钠 ,诱导时预先吸氧去氮使 Sp O2 达 98%以上 ,麻醉诱导依次静注咪唑安定 0 .1~0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阑尾切除术腹腔内注入罗哌卡因行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5~14岁行阑尾切除术的小儿40例,行静吸复合全麻(喉罩或气管插管),随机分为两组:罗哌卡因组于关腹前腹腔内注入0.25%罗哌卡因1.5mg/kg;对照组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记录回病房后0h、0.5h、1h、3h、6h、12h、18h和24h的客观疼痛评分(OPS)和家长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需要用镇痛药地佐辛例数和使用量,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情况。结果罗哌卡因组在0.5h、1h、3h、6h、12h的OPS和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使用地佐辛总量和总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呼吸抑制,切口血肿和感染、腹部感染、术后出血、尿潴留等并发症。结论小儿阑尾切除术后应用0.25%罗哌卡因1.5mg/kg腹腔内注药行术后镇痛有效、便捷、安全。  相似文献   
20.
小儿腭裂修复术要求麻醉起效快、抑制咽喉反射、下颌松弛、苏醒快速且安全。近 5年来我院采用咪唑安定复合氯胺酮或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全麻 ,通过对两种麻醉方法进行比较 ,选择适合于小儿腭裂修复术的麻醉方法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选择 ASA - 级腭裂患儿 70例 ,均无或已经控制呼吸道感染。 70例中 ,男 5 4例 ,女 16例 ;年龄 1712 ~ 6岁 ;体重 8.5~ 19kg。术前肌注阿托品 0 .0 1m g/ kg。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35例。 组患儿入手术室后肌注氯胺酮 5 m g/ kg、咪唑安定 0 .1mg/ kg;气管插管前可追加氯胺酮 2 mg/ kg,咪唑安定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