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9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9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目的观察900MHz电磁辐射对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分为假辐照组(0mw/cm2)、辐照1组(1mW/cm2)和辐照2组(3mW/cm2)。假辐照组在辐照1组和2组进行辐照时置于常规条件下培养。辐照1组和辐照2组又根据辐照方式不同分为2个亚组:连续辐照亚组,于细胞接种后第2天起每天辐照2h,连续6d;一次性辐照亚组,于接种后第6天一次性辐照12h。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细胞表面超微结构的变化,测定细胞膜表面的平均粗糙度,以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表示。采用透射电镜(TEM)观察胞内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900MHz电磁辐射后,与假辐照组相比,辐照1组和2组神经干细胞表面粗糙,有"孔洞"、"裂隙"样改变,细胞质均匀化改变,细胞器结构明显改变,细胞核形态结构破坏,核膜消失,染色质固缩、边集,这些改变在辐照2组更为明显。与假辐照组相比,辐照1组和2组细胞表面粗糙度(Ra)明显增加(P<0.05),其中辐照2组较辐照1组更为显著(P<0.05)。前述变化在连续辐照和一次性辐照的细胞中均存在且相似。结论 900MHz电磁辐射可致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胞膜和胞内超微结构出现明显的损伤样改变,且与微波辐照剂量可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2.
术中微血管多普勒超声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影响颅内动脉瘤手术预后的因素较多,除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外,手术方法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我们在近期颅内动脉瘤手术中采用了微血管多普勒超声(microvascula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MDU)进行术中监测,以期探讨术中MDU对颅内动脉瘤手术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联合应用在顽固性癫痫术前致痂灶定位中的价值。方法:对103例顽固性癫痫患者,在MRI扫描的基础上,术前行V—EEG和SPECT检查,联合定位致痫灶,通过术中皮层脑电图(ECoG)检查验证致痫灶定位的准确性。结果:103例患者发作间期V—EEG检查均有异常,85例患者检查过程中有癫痫发作1~3次。SPECT检查异常95例,其中表现为放射性核素稀疏区86例,放射性核素浓聚区9例。术前两者联合定位致痫灶91例,与术中ECoG所确定的致痫灶部位一致者85例,符合率为93.4%。结论:术前V-EEG与SPECT的联合应用可以较准确地定位顽固性癫痫的致痫灶,该法对于MRI无异常的癫痫患者之术前致痫灶定位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脑磁图(MEG)在大脑皮层感觉、运动功能区占位性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1例大脑皮层感觉和(或)运动功能区及其附近占位性病变患者,应用151信道全头型MEG系统,通过电流刺激正中神经和胫神经确定上、下肢体感皮层的位置,运动皮层分别通过双手食指按压键盘引起的MEG反应来定位.术前将磁源性影像(MSI)通过神经影像导航进行三维重建,了解相应功能区与病变的解剖关系,设计手术入路.感觉功能区病变患者和运动功能区不能确定的患者术中通过电刺激正中神经(或胫神经内踝)使用皮层电极于拟定的中央沟前后的皮层记录体感诱发电位(CSEP),依据中央沟前后皮层记录到的CSEP具有极性反转的特征来确定中央沟.其中8例患者通过对指运动行功能磁共振(fMRI)检查,在术中唤醒状态下通过电刺激大脑皮层确定运动功能区.结果:81例患者全部定位出感觉功能区,75例患者定位出运动功能区,6例患者因功能障碍或配合差运动功能区不能定位.术后1例患者病变对侧肢体运动障碍加重,其余80例患者无感觉、运动功能损害.结论:术前行MEG功能区定位有助于医生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和避免术中损伤脑功能区皮质,最大限度地保护神经功能,减少手术伤残率,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25.
目的:建立U87肿瘤细胞中阿霉素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化疗药对肿瘤细胞功能和活性的影响及逆转耐药研究提供方法学基础。方法:U87细胞以1×106·mL-1密度与不同浓度阿霉素孵育24h为药物处理条件。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加药组,采用HPLC法测定细胞内外阿霉素的含量。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01mol·L-1磷酸二氢铵(40∶15∶45)(以0.1%冰醋酸调整pH至3.52);柱温35℃,流速1.4mL·min-1,荧光检测器检测波长λex=495nm,λem=560nm,以盐酸柔红霉素为内标。结果:细胞内阿霉素在0.025~7.5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好,r=0.9999;细胞外阿霉素在0.1~10.0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好,r=0.9999。细胞内外液阿霉素的检测限均为0.005mg·L-1,细胞外液的定量限为0.1mg·L-1。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0%,样品稳定性好。结论:采用HPLC荧光法测定U87细胞内外液中阿霉素的含量,方法简单、准确、线形范围宽、灵敏度高、精密度好,可用于对培养的肿瘤细胞内外...  相似文献   
26.
Lennox-Gastaut综合征为年龄相关性癫痫,多发生在3~8岁,患者智能发育迟滞,发作形式多样并且频繁,发作间歇期脑电图表现为2Hz的棘慢复合波发放,预后差,为儿童期难治性癫痫,我科在脑电图与脑磁图联合定位下多种术式联合处理Lennox-Gastaut综合征所致的难治性癫痫1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经眶上锁孔入路切除大、中型鞍结节脑膜瘤(TSM)的疗效.方法 总结与分析所收治的7例14只眼以视力障碍为主要表现的TSM患者,肿瘤直径2.8~4.7 cm,经眉弓切口,形成3.5cm×2.0 cm眶上骨窗,在神经内镜下切除肿瘤.结果 7例肿瘤均全切(simpson Ⅰ级2例,simpsonⅡ级5例).术后视力恢复情况:9只眼视力好转,3只眼视力维持,2只眼视力恶化.随访6~13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神经内镜下经眶上锁孔入路易于处理肿瘤周围的神经血管结构,便于保护视神经与周围血管,是切除大、中型TSM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总结Klippel-Feil综合征(KFS)的临床特征,利用自主设计的多基因panel测序筛查KFS患者的可能致病基因,为疾病早期诊断及靶向治疗提供基础。方法 以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明确KFS诊断的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所有患者的流行病学信息、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及影像学资料,提取外周血DNA后进行多基因panel二代测序,并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索KFS可能的致病突变。结果 25例KFS患者中,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龄(12.9±7.3)岁,颈椎活动受限是最常见的临床特征(12例,48%)。根据Samartzis分型,KFS Ⅲ型患者出现短颈(P=0.031)和颈椎活动受限(P=0.026)的比例明显高于KFS Ⅱ型和KFS Ⅰ型。Panel测序共在8例患者中检测到11种基因突变,包括COL6A1、COL6A2、CDAN1、GLI3、FLNB、CHRNG、MYH3、POR、TNXB,突变类型均为错义突变;未发现已报道的5种KFS致病基因(GDF6、MEOX1、GDF3、MYO18B和RIPPLY2)的突变。结论 长节段连续性颈椎融合畸形患者更易表现出短颈畸形、颈椎活动受限及临床三联征的表现,因此在临床中更应引起关注和密切随访。筛选出COL6A、CDAN1等与KFS相关的候选致病突变,扩展了KFS的已知突变谱,为进一步阐明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初步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在缺氧胶质瘤细胞增殖及替莫唑胺(TMZ)化疗抵抗调控中的相互作用。方法将U87细胞分为常氧组、常氧+TMZ组、常氧空载组、常氧空载+DMSO组、常氧空载+TMZ组、常氧SDC1过表达组、常氧SDC1过表达+TMZ组, 缺氧组、缺氧+TMZ组、缺氧空载组、缺氧敲除HIF-1α组、缺氧敲除HIF-1α组+TMZ、缺氧SDC1干扰组、缺氧空载+DMSO组、缺氧空载+TMZ组、缺氧SDC1干扰+TMZ组。采用低氧探针检测细胞缺氧情况;TMZ处理72 h后, 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敲除HIF-1α后, 于缺氧条件下培养细胞并给予TMZ处理2 、4 、6 、8 d, 检测细胞的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及细胞凋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B)法检测细胞HIF-1α、SDC1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量;采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qPCR(ChIP-qPCR)法检测HIF-1α与SDC1启动子结合情况。分析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CGGA)数据库(32...  相似文献   
30.
脑积水是由于各种颅脑疾病导致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脑脊液分泌过多或吸收障碍所致脑室系统脑脊液增多的常见临床疾病之一,可以导致颅压升高,危及生命.脑室-腹腔分流术是目前治疗脑积水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但分流术常由于各种手术并发症导致手术失败.我科自1995年1月至2005年5月对262例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49例出现并发症导致手术失败,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