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44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分析性病门诊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感染及药敏情况,为临床提供最新用药依据。方法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对2008~2012年性病门诊4229例疑诊患者进行 Uu 和 Mh 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4229例标本中检出支原体1171例,总阳性率27.69%,其中单纯 Uu 感染1058例(90.36%),单纯 Mh 感染38例(3.24%),Uu 和 Mh 混合感染75例(6.40%)。单纯 Uu 感染对交沙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的耐药率较低,依次为1.04%、5.10%、5.19%;单纯 Mh 感染对交沙霉素、多西环素、四环素的耐药率较低,依次为0、2.63%、7.89%;Uu 和 Mh 混合感染对环丙沙星和红霉素耐药率最高,分别为84.00%和73.33%。2008年支原体感染率最低(25.50%),2011年最高(29.10%)。10种药物的5年耐药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Uu 是支原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交沙霉素、多西环素可以作为该地区支原体混合感染的首选药物;近5年支原体感染有上升趋势,但支原体耐药性得到一定的控制,应在此基础上加强对耐药菌株的控制,增加药敏检测,为进行耐药监测、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疗效据。  相似文献   
32.
酸性磷酸酶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增殖状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可靠的筛选抗肿瘤细胞生长和诱导凋亡药物的方法。方法 以细胞浆中酸性磷酸酶活力和细胞增殖之间具有紧密关系为依据,确定细胞数目与酸性磷酸酶活力之间的相关性,建立96孔板微量测定方法,同时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确定凋亡细胞与酸性磷酸酶的关系,并与噻唑兰(MTT)方法进行灵敏度的比较。结果 在2种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和CBRH-7919细胞)中,酸性磷酸酶的活力与细胞数目呈正比关系,在(0.5~7)×103细胞数范围内呈直线关系,二者相关系数(CV)达0.994;在佛波酯(TPA)刺激肝癌细胞1h后,酸性磷酸酶的活力即显著上升。相反在三氧化二砷作用后,酸性磷酸酶的活力即显著下降,浓度越高,下降越显著。三氧化二砷作用HepG2细胞24h,凋亡细胞仅占3.98%,作用CBRH-7919细胞,在还没有出现凋亡时,酸性磷酸酶的活力即已显著下降。结论 检测细胞的酸性磷酸酶活力可作为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指标,此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大批量抗肿瘤药物的筛选。  相似文献   
33.
<正>性病实验室诊断在性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了加强性病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广东省从2003年开始对医疗单位性病实验室进行分级规范化建设。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性病实验室管理工作规范(试行)通知》(粤卫[2002]216号)精神要求,加强性病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积极开展性病实验室室间质控工作,提高实验诊断水平,广东省皮肤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荨麻疹的致病因素,了解荨麻疹与过敏原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酶免疫法过敏原体外检测试剂盒,对288例荨麻疹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特异性IgE抗体进行测定。结果288例荨麻疹患者中有212例.73.6%)至少有一项过敏原阳性,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1.4%(P<0.01)。食入性和吸入性过敏原同时阳性占28.1%,2种或2种以上过敏原阳性占47.9%,吸入性过敏原中屋尘和尘(粉)螨阳性率最高,食入性过敏原则以螃蟹、虾、龙虾最敏感。少儿组对屋尘和尘(粉)螨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成人组(P<0.01)。结论荨麻疹与接触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5.
淋球菌流行株抗生素敏感性监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监测广州地区2007年度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敏感性,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判断敏感性按WHO西太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统一标准。用纸片酸度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PPNG)菌株。结果:123株淋球菌中检出115株对青霉素耐药(93,5%),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PPNG)39株(占31.7%);四环素耐药率为87%,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为72株,占58、5%;环丙沙星耐药率为91,1%;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菌株。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MIC50及MIC90均已超过耐药标准,尤以青霉素为甚,其MIC508及MIC90均超过耐药标准的8倍和大于32倍。结论:淋球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提示对淋病的治疗作用差。  相似文献   
36.
目的监测广州地区2005年分离的淋病奈瑟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耐药性,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生素的MIC,按WHO标准判定四环素MIC≥16mg/L为质粒介导的高度耐四环素淋病奈瑟菌(TRNG);纸片酸度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淋病奈瑟菌菌株;碱裂解法提取质粒。结果104株淋病奈瑟菌中检出质粒介导对青霉素(PRNG)和四环素(TRNG)耐药菌株分别为14株(13.5%)和15株(14.4%),环丙沙星耐药率为76.9%(80/104);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菌株。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MIC50及MIC90分别为8mg/L、>32mg/L,2mg/L、32mg/L和4mg/L、32mg/L;其MIC50及MIC90均已超过耐药标准。结论淋病奈瑟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高水平耐药,提示对淋病的治疗作用差。  相似文献   
37.
伪尿核苷(psedouridin,ψ)是尿核苷的异构体,主要存在于核糖核酸(RNA),特别是运载RNA(tRNA)中。近来研究发现血、尿中伪尿核苷的测定对肝癌、肺癌和乳腺癌等许多恶性肿瘤的诊断和疗效预后的判断有着重要的价值。本文旨在探讨ψ/肌酐(Cr...  相似文献   
38.
目的 分析测定上海地区出土的明代古尸小腿腓肠肌的脂类成分。上海作为一个现代城市 ,少有古代尸体发现 ,因此对本例古尸脂类成分与其他地区发现的古尸脂类成分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古尸肌肉组织经过预处理以后 ,制成组织匀浆液 ,经冷冻干燥 ,用氯仿 /甲醇抽提和葡聚糖凝胶层析提取分离总脂 ,用三氯化铁法测定胆固醇 ,定磷法测定磷脂 ,甲基橙比色法测定神经氨基醇。结果 测定结果表明该古尸总磷脂含量为 (6 8.14± 2 .2 0 )mg/ g氮 ,胆固醇含量为 (191.6 8± 0 .0 1)mg/g氮 ,神经氨基醇为 (11.49± 3.40 ) μg/mg氮 ,与其他古尸及现代甲醛固定尸体的脂类成分相比 ,总磷脂水平无多大差别 ,而胆固醇及神经氨基醇含量较高。结论 分析结果表明本例古尸保存较好 ,生前可能存在脂类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39.
本组采用MA/MAE或HAE方案治疗12例复发性难治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总CR率83%,复发组10例的CR率达90%。5例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作再诱导治疗,其中3例CR,1例PR,1例无效。3例复发系耐药,7例复发因停药6~22个月(中数11个月)。至今CR_2持续期为1~18个月(中数为6个月)。MA(E)方案的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一般均可耐受。9例复发获CR_2者迄今存活12~47个月(中数39个月),其中2例第三次复发,1例第二次复发,6例处于持续缓解中。停药过长、化疗不力、多次重复ATRA或应用同一方案作缓解后治疗,均系引起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0.
四环素高度耐药淋球菌的检测及基因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淋球菌对四环素高度耐药菌株(TRNG)是由质粒介导的耐药,该质粒由tetM基因编码.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PPNG)同样为质粒介导的对青霉素高度耐药.TRNG在世界各地流行[1-3],我国各地都有TRNG阳性率逐年增加的报道[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