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36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7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北京自然人群代谢综合征发病率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北京自然人群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的发病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1999年在北京城乡自然人群中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建立了25~64岁男女两性共1304人的心血管病研究队列。2004年对该人群进行了随访和第2次危险因素调查。2次调查资料完整者893人。本研究对基线时未患MetS的617人5年后MetS的发病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1.本队列人群1999-2004年5年间MetS的累积年龄标化发病率为12.7%。2.采用多因素Logistic模型调整了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影响后,基线有冠心病家族史、缺乏体育锻炼、胰岛素抵抗和具有MetS的任一组分均可增加MetS的发病危险,其中腹型肥胖对MetS的预测作用最强(OR=5.34,P<0.001)。3.调整其他因素的影响后,基线具有1个和2个MetS组分者5年后发生MetS的危险分别为没有任何组分者的4.39倍和12.48倍。结论:早期预防,特别是肥胖的预防,在MetS及相关的心血管病和糖尿病防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2.
<正> 许多研究证明,吸烟对健康的危害与每日的吸烟支数呈正比关系。但不能仅用吸烟支数来衡量毒物的吸入量,因为毒物的吸入量尚与吸烟方式有关。方式是指抽吸的深度和频度,不吸而自燃等情况。烟草的烟雾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氰氢酸(在体内代谢成为硫氰酸盐类)。国外报道测定人体血清(浆)中硫氰酸盐的含量,可推知烟草烟雾的实际吸入量。测定血清硫氰盐浓度的方法很多,在与吸烟有关的流行病学调查中,较多用的是化学法。因其简便、实用、价廉。本文介绍我室参考Bowler的方法,应用国产仪器和试剂,测定血清硫氰酸盐含量的方法及其考值范围。  相似文献   
123.
为探讨吸烟与心肌梗塞的关系,我们对比就市心血管病监测人群中140例心肌梗塞存活患者与非冠心病者按年龄、性别、职业、血压,血脂、体重指数进行病例对照1:l配对研究。结果表明吸烟与心肌梗塞存有密切关系,相对危险度为3.2(95%可信限:1.74—5.97)。每日吸烟量和心肌梗塞的相对危险度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剂量一反应关系,吸烟1—9支/日、10—19支/日、≥20支/日的相对危险度分別为1.7、2.6、6.3,这种剂量一反应关系近似于单元二次函数关系y=0.87·X~2-2.83·X+3.55。吸烟年限越长,心肌梗塞的危险性越大。进一步分析表明吸烟指数(吸烟包数/日×吸烟年限)越大,心肌梗塞的危险性越大。戒烟能降低心肌梗塞的危险性。把吸烟对心肌梗塞的相对危险度和人群中吸烟者的比例结合起来分析,表明在北京市心血管病监测人群的心肌梗塞病例中有43.3%归因于吸烟。  相似文献   
124.
为了解我国人群心血管病趋势及发病因素,北京心肺血管研究中心于1984年倡议组织了一项多省市心血管病人群监测协作研究,采用WHOMONICA方案的方法和标准,总监测人口约500万。经1985年~1986年2年试点后从1987年1月起正式开始收集研究资料,于1993年12月底结束。主要结果如下:(1)我国人群冠心病事件发病率和死亡率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男性35~64岁年发病率最高为108.7/100000(1987~1989年),最低为3.3/100000,相差相当32倍;(2)脑卒中事件年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国际平均水平。男性35~64岁发病率最高为553.3/100000(1987年~1989年),最低为33.0/100000,相差相当16倍;(3)疾病率存在较显著的地区差异,北方省市普遍高于南方省市;(4)1987~1993年期间部分人群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但多数无统计学显著性。  相似文献   
125.
1984~1993年北京市70万人群脑卒中流行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地区人群脑卒中发病率仍持续在一较高发病水平,10年总的发病趋势略有上升,男性上升更显著(P<0.035);农村男性发病率上升趋势较城市明显。北京地区人群死亡率趋势下降明显(P<0.05),城市较农村更明显。病死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城乡男女两性脑卒中病死率均呈明显下降趋势(P<0.001),且城市较农村更明显。故我们的医疗、预防工作的重点仍应放在农村。  相似文献   
126.
我们于1984-85年和1988-89年在北京市心血管病监测区分别随机抽取年龄在25-64岁者1,673人和1,557人进行两次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第一次调查城市居民1,302人,农民371人;第二次调查城市居民1,127人,农村430人。北京市和郊区农村的几个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并不完全一致,其中城区和郊区农村的平均血总胆固醇水平,高密度脂旦白胆固醇和 BMI 均上升,城市男性吸烟率仍在上升,女性吸烟率和农村居民的吸烟率都有下降的趋势。城市居民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平均舒张压水平均有所下降而郊区居民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均有所上升。北京70万人群心血管病五年监测结果显示北京市郊区脑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城市,而急性冠心病事件的发病率低于城市,结合危险因素分析,郊区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城市居民,胆固醇水平低于城市居民可能是郊区和城区脑卒中,冠心病事件发病率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7.
我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导致了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增加。总体上看,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心血管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为我国居民的首位死因。心血管病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防治心血管病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8.
目的 评价STEMI急诊PCI中应用AngioguardTMDP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自 2 0 0 2年 7月至 12月 ,共 4 0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纳入研究 ,其中AngioguardTMDPD组 2 1例 ,对照组 19例。比较两组间的基础临床状况、造影情况、介入治疗结果以及住院期间随访情况 ,病变血管术后均行TIMI分级、TIMI计帧和心肌Blush分级。结果 AngioguardTM DPD组中 ,19例获得成功(90 4 % ) ,网篮内均有多少不等的血栓样物质。两组间的基础临床状况、术前造影情况和术后TIMI3级 (10 0 %和 84 % ,P =0 2 3)差异均无显著性。但DPD组与对照组间发生远端小血管栓塞为 (5 2 %和36 8% ,P =0 0 4 2 ) ;两组的TIMI帧数为 (19 9± 5 7和 30 3± 9 6 ,P <0 0 0 1) ;Blush 3级获得率为(73 7%和 31 6 % ,P =0 0 2 2 )。DPD组术后CK峰值浓度较低 ,ST段回落幅度大 ,近期左室射血分数高 ,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5 )。两组住院期间均无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 在某些STEMI病人中 ,急诊PCI时应用AngioguardTM DPD安全可行 ,可改善患者术后的远端心肌血流灌注 ,提高患者的心功能。应用TIMI计帧法和Blush分级法优于应用TIMI分级法。  相似文献   
129.
第五章高血压的治疗 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服用降压药是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方法,二者缺一不可。 第一节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略) 第二节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常识(略) 第三节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的处理 高血压患者往往同时伴有多个危险因素和临床疾患,如血脂异常、糖代谢异常、肥胖、高尿酸血症、高血凝状态等。除降压外,还要治疗这些危险因素,综合达标,才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病风险。  相似文献   
130.
膳食营养与心脑血管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卫生组织1998年曾指出非传染病是全球公共卫生的主要问题.1999年全球非传染病死亡占全死因的60%.43%疾病是由非传染病引起,其中一半是心血管病.另外据预测,到2025年发展中国家糖尿病患者将从现在的8千4百万增加到2.3亿(增加2倍半).全世界71%的冠心病死亡、75%的脑卒中死亡和70%的糖尿病死亡将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