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36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7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人群中载脂蛋白 (apolipoprotein,Apo) B基因的 Xba 位点多态性对血清载脂蛋白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 ,分析了 5 36名 2 5~ 6 4岁无血缘关系汉族人的 Apo B基因 Xba 位点多态性 ,并测定其血清 Apo A 、Apo B、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 C)和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 DL - C)及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 HDL - C)。结果 人群中 X- X- 基因型和 X- X 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0 .95 0和 0 .0 5 0 ,未见 X X 基因型者。Xba 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无性别差异 ,但该基因型对男性载脂蛋白和血脂的影响大于对女性的影响。男性 X- X 基因型者 TC、n HDL- C和 L DL- C水平明显高于 X- X-基因型者 (P<0 .0 5 ) ;Xba 基因型可解释男性 L DL- C变化的 1.6 % (P<0 .0 5 )。结论  Xba 基因型对载脂蛋白和血脂的影响有性别差异 ,对男性 L DL - C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2.
目的:以较大人群、较广的地理覆盖面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提供中国人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病发病危险最化关系的数据;探讨收缩压和舒张压作为危险因素标识或致病因素在与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的关系上存在的差别;分析血压对急性脑卒中和冠心病事件发病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别及控制血压对预防这两种疾病的公共卫生意义;初步评价现行的高血压诊断、治疗和分级标准。方法:对1992年建立的11省市35-64岁队列人群共29488人基线血压水平和1992-1999年共138177.1观察人年中生心血管病(包括脑卒中和冠心病)事件发病的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对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进行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两均可作为预测生心血管病事件发病危险的有效标识,但收缩压水平对急性心血管病事件,特别是脑卒中危险的影响强度明显大于舒张压,收缩压≥180mmHg(1mmHg=0.133kPa)组与收缩压<120mmHg组人群相比,生心血管事件发病危险单因素分析时高22倍(脑座中31倍,冠心病8倍),多因素分析时高11倍(脑卒中16倍,冠心病4倍)。血压对于与急性脑卒中事件和急性冠心病事件的影响无论在强度、影响方式和预防的公共卫生意义上存在明显差别,人群中79.7%的脑卒中事件可归因于血压的升高,但只有36.6%的冠心病事件可归因于血压的增高因血压各分级中,心血管事件的发病危险随其他危险因素存在的数量而上升。结论:高血压是目前中国人群最重要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有效的防治高血压是减少我国心血管病负担最重要和最关键的环节。  相似文献   
10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变革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及人口老龄化进程,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持续增长,心血管病出院人数及治疗费用持续增加,心血管病死亡仍占总死亡原因的首位。总体上看,我国人群心血管病(心脏病、脑卒中)的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  相似文献   
104.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心血管病发病关系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53,自引:14,他引:53  
目的研究我国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心血管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11省市队列人群(35~64岁)共29564人于1992年进行基线调查.对1992~1999年共129350观察人年中发生的心血管病事件进行登记.分析人群基线调查的LDL-C分布特征及其与心血管病发病的关系.结果(1)男女两性LDL-C均值分别为2.65mmol/L和2.70mmol/L(P<0.01).LDL-C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女性50~54岁组升高最多;(2)LDL-C超过中位数(2.60mmol/L)时男性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率明显升高;(3)甘油三酯升高(男性≥1.24mmol/L;女性≥1.13mmol/L)合并LDL-C升高者,男女冠心病发病率分别是单纯LDL-C升高者的3倍和2倍;(4)C0x回归显示本研究人群LDL-C每升高1mmol/L可使男性冠心病增加36%,缺血性卒中增加31%.结论我国人群的LDL-C处于较低水平,但LDL-C仍是男性缺血性心血管病(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心血管病防治中不应"独立”地看待某一因素,更应注重多因素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5.
近3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的生活和医疗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从总体看,人民的健康水平明显提高,期望寿命逐年延长。但近30年的研究表明,我国人群心血管病(主要是冠心病、脑卒中和周围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提前,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研究代谢综合征(MS)不同组分及其组合形式与心血管病(CVD)发病危险的关系.方法 "中国多省市心血管病前瞻性队列研究"在11省市共人选35~64岁男女两性30 378人,1992-2004年随访期间共发生急性CVD事件809例.采用<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定义的MS新标准分析MS的分布特征和MS各组分不同组合与CVD发病的关系.结果 (1)根据新标准,中国人群MS患病率为11.8%,男女分别为12.4%和9.0%,男性高于女性(P<0.001).(2)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CVD危险随MS组分个数的增加而增加.仅有1个组分时,只有血压升高显著增加CVD危险;有2个组分时,10种组合中的5种显著增加CVD危险;≥3个组分(即MS)存在时共有16种组合,除4种罕见组合外,其他12种均显著增加CVD危险,其中危险最高的前7位均具有"腹部肥胖+血压升高"的特征.结论 MS各组分的不同组合形式所具有的CVD发病危险有很大差异,≥3组分,特别是包含腹部肥胖和血压升高者,可以较好地检出CVD危险较高的个体.  相似文献   
107.
北京部分城区老年人群高血压现况调查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分析2002~2003年北京部分城区60~74岁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有关特点。方法以北京大学和首钢地区60~74岁1157例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横断面调查结果为研究样本,对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血压的类型、高血压患者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该地区60~74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60.5%、60.9%和23.4%;(2)随着年龄增长,男女两性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增加趋势(P〈0.05);与60~64岁组相比,70~74岁组男性高血压患病率增加了30.3%,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增加了32.1%;(3)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为25.0%,占老年高血压患者的42.3%;(4)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至少一个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比例为85.9%。结论高血压是北京部分城区60~74岁老年人群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常见类型,老年高血压患者绝大多数合并有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8.
<正> 许多研究证明,吸烟对健康的危害与每日的吸烟支数呈正比关系。但不能仅用吸烟支数来衡量毒物的吸入量,因为毒物的吸入量尚与吸烟方式有关。方式是指抽吸的深度和频度,不吸而自燃等情况。烟草的烟雾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氰氢酸(在体内代谢成为硫氰酸盐类)。国外报道测定人体血清(浆)中硫氰酸盐的含量,可推知烟草烟雾的实际吸入量。测定血清硫氰盐浓度的方法很多,在与吸烟有关的流行病学调查中,较多用的是化学法。因其简便、实用、价廉。本文介绍我室参考Bowler的方法,应用国产仪器和试剂,测定血清硫氰酸盐含量的方法及其考值范围。  相似文献   
109.
1984~1993年北京市70万人群脑卒中流行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地区人群脑卒中发病率仍持续在一较高发病水平,10年总的发病趋势略有上升,男性上升更显著(P<0.035);农村男性发病率上升趋势较城市明显。北京地区人群死亡率趋势下降明显(P<0.05),城市较农村更明显。病死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城乡男女两性脑卒中病死率均呈明显下降趋势(P<0.001),且城市较农村更明显。故我们的医疗、预防工作的重点仍应放在农村。  相似文献   
110.
为了解我国人群心血管病趋势及发病因素,北京心肺血管研究中心于1984年倡议组织了一项多省市心血管病人群监测协作研究,采用WHOMONICA方案的方法和标准,总监测人口约500万。经1985年~1986年2年试点后从1987年1月起正式开始收集研究资料,于1993年12月底结束。主要结果如下:(1)我国人群冠心病事件发病率和死亡率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男性35~64岁年发病率最高为108.7/100000(1987~1989年),最低为3.3/100000,相差相当32倍;(2)脑卒中事件年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国际平均水平。男性35~64岁发病率最高为553.3/100000(1987年~1989年),最低为33.0/100000,相差相当16倍;(3)疾病率存在较显著的地区差异,北方省市普遍高于南方省市;(4)1987~1993年期间部分人群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但多数无统计学显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