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97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背景:近年在腱骨损伤领域部分学者将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搭载在组织工程支架上用以促进腱骨愈合,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促进腱骨愈合机制及自然愈合过程中其是否参与修复,目前尚未明确。目的:研究兔肩袖全层冈上肌断裂后腱骨愈合过程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表达,及其在腱骨损伤时对干细胞的迁移作用和最佳体外促迁移浓度。方法:随机取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8只建立肩袖损伤模型,另取3只为空白对照。于造模后3,5,7,14,21,28 d各处死3只并处死空白组兔,取腱骨连接处组织保存在-80℃冰箱。应用ELISA反应检测损伤后各时间点愈合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表达。取幼兔股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鉴定,通过transwell实验验证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干细胞的促迁移作用效果及体外促迁移最佳浓度,将培养到P3代的干细胞与Brdu共培养后注入兔耳缘静脉,通过免疫组化染色验证干细胞是否迁移至损伤处。结果与结论:(1)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在肩袖腱骨愈合过程呈双峰表达,于伤后3 d明显增高(P <0.01)随后下降,于伤后5 d达最低,后再次升高于伤后14 d达峰值(P <0.01),然后下降;(...  相似文献   
392.
<正>前列腺癌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是全球第二大常见的肿瘤,也是男性肿瘤死亡的第五大原因。据估计,2020年东亚地区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为16.8/10万,死亡率4.7/10万[1-3],而全球前列腺癌新发病例则达到了1 414 259例,死亡病例达到375 304例[1]。随着经济发展、预期寿命延长以及生活方式西方化,中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正在迅速上升,2015年我国新发男性前列腺癌病例约为10.2/10万,死亡病例约为4.4/10万,  相似文献   
393.
目的 探讨健脾养胃方联合化疗对胃癌患者T细胞亚群、凝血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12月在河北省中医院就诊的168例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4例。对照组采用化疗,研究组采用健脾养胃方+化疗,两组均治疗4个周期。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凝血标志物[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营养状况(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总蛋白)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胃肠道反应、肾毒性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CD4+、CD8+治疗前后差值均小于对照组,CD4+/CD8+治疗前后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PT、APTT、FIB治疗前后差值均大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总蛋白治疗前后差值均小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健脾养胃方联合化疗在胃癌患者中疗效显著,有助于维持患者机体免疫力及营养状况,改善凝血功能,减少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394.
目的:探讨基于扎根理论的心理护理对急诊内科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2022年1月1日收治的84例急诊内科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实施相同的治疗方式,对照组实施心理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扎根理论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症状[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贝克抑郁问卷(BDI)]、自我效能感[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血气指标[包括心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HAMA、BDI评分、心率、PaCO2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GSES评分、PaO2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诊内科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基于扎根理论...  相似文献   
395.
<正>肾静脉受压综合征又称胡桃夹综合征是指左肾静脉在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所形成的夹角处受挤压而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血尿、直立性蛋白尿和腰肋腹痛、生殖静脉曲张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综合征[1]。肾静脉受压综合征自1972年被首次发现至今,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在临床产科中,肾静脉受压综合征的产妇更是少之甚少,相关研究表明,肾静脉受压综合征的患者大多体型偏瘦者,导致夹角中脂肪减少,进而导致夹角变小[2]。  相似文献   
396.
目的 对河南省某三甲综合医院收治的损伤和中毒病例进行分析,旨在了解患者特征及发生规律,为预防和控制伤害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提取2017-2021年主要诊断编码为S00~T98同时合并疾病和死亡的外因编码为V01~Y98的出院患者的病案首页信息,利用WPS Office和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68589例损伤、中毒患者,死亡269例,病死率为0.39%。不同年度的月份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483.51,P<0.05)。男性43 875例,女性24 714例,分别占63.97%和36.03%;最小2天,最大102岁,不同性别的年龄构成、职业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 608.45、1 663.52,P均<0.05)。疾病分布前5位依次为头部损伤、手术和医疗的并发症、腹部下背腰椎和骨盆损伤、膝和小腿损伤、累及身体多个部位的损伤,共40 801例,占59.49%。外因分布前5位依次为意外暴露于其他和未特指的因素下、跌倒、其他陆地运输事故、意图不确定的事件、暴露于无生命...  相似文献   
397.
目的 探讨制天南星炮制增效机理。方法 采用UPLC-Q-TOF-MS/MS技术检测天南星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应用网络药理学分析其治疗“喘、痰”的作用机制,建立过敏性哮喘大鼠模型对天南星炮制前后药效进行比较。结果 制天南星中共鉴定出27个化学成分,其中姜黄素、6-姜烯酚等成分是炮制后增加的。结合数据库预测共通过网络药理学探讨预测了36个天南星中的化学成分治疗“喘、痰”疾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制天南星治疗过敏性哮喘的作用优于生品,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天南星炮制后增加了姜黄素、6-姜烯酚、樟脑、去甲基姜黄素等成分,可能是制天南星治疗过敏性哮喘疗效增效的原因。  相似文献   
398.
目的 构建智能化产房分娩安全核查流程,探讨其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类实验研究设计,2020年1~6月纳入1 445例阴道分娩产妇为对照组,入院后接受产科常规护理;2021年1~6月纳入1 459例产妇为干预组,通过在HIS、移动护理PDA端建立智能化产房分娩安全核查模块,实现产房分娩安全核查执行情况全流程闭环管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结果 干预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智能化产房分娩安全核查流程的应用,能有效降低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并对预防新生儿窒息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99.
目的 观察前列腺腺泡腺癌组织中BRCA2蛋白表达模式变化,并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制作前列腺腺泡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RCA2蛋白,并进行比较。收集前列腺腺泡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BRCA2在细胞核、细胞质中的单独或联合表达率。采用COX回归单因素及多因素法分析前列腺腺泡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前列腺腺泡腺癌组织中BRCA2细胞核表达阳性率、细胞质表达阳性率、细胞核和细胞质均表达阳性率低(P均<0.01),BRCA2细胞核阳性细胞质阴性表达率、细胞核阴性细胞质阳性表达率、细胞核细胞质均阴性表达率高(P均<0.01)。T4期前列腺腺泡腺癌患者癌组织BRCA2蛋白细胞质阳性表达率高于T2、T3期(P=0.024);T4期前列腺腺泡腺癌患者癌组织BRCA2细胞核阴性/细胞质阳性表达率高于T2、T3期(P=0.024);切缘阳性前列腺腺泡腺癌患者癌组织中BRCA2细胞质阳性表达率高于切缘阴性者(P=0.037)。COX单因素分析显示,前列腺腺泡腺癌患者预后不良与患者肿瘤成分占比、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