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5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48篇
药学   20篇
肿瘤学   29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1.
脑型并殖吸虫病是颅内感染卫氏并殖吸虫或斯氏并殖吸虫引起的疾病 ,其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较大 ,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探讨其早期影像学特点 ,作者回顾分析了 8例患者的CT和磁共振 (MRI)资料 ,报告如下。1 研究对象及方法8例患者中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6~ 13岁 ,居住陕西省 (5例 )及河南省 (3例 )。 5例有食石蟹史。 2例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 ,6例皮内试验及ELISA阳性。 3例有皮下游走性结节。 2例脑脊液嗜酸粒细胞增高。肺部均无症状和体征。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癫痫发作、肢体无力或偏瘫。 8例经吡喹酮治疗后症状有不同…  相似文献   
12.
天麻素注射液人体药动学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单剂量静脉注射天麻素600mg在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动学。方法采用HPLC测定血药浓度,检测波长220nm。结果天麻素注射液主要人体药动学参数Cmax为(94.66±23.52)μg·ml-1,Tmax(1.0±0.0)h,T1/2(4.16±0.82)h,AUC0~t(383.97±78.07)μg·ml-·1h。结论天麻素注射液的人体药动学符合药动学二室模型。  相似文献   
13.
神经肽Y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在大鼠脾脏内的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中亮  张远强 《解剖学报》1993,24(1):27-29,T003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在急性局灶脑梗死的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使用光化学局灶性脑梗死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尼氏染色技术,观察缝隙连接蛋白Cx43表达及甘珀酸预治疗对脑梗死灶体积的影响。结果:光化学局灶性脑梗死后Cx43-LI表达阳性的细胞呈纤维状、斑点状,分布于梗死灶的周边区。于脑缺血后1h出现,12h最显著,至24h开始减少;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局灶性脑梗死体积为(182.54±6.24)μm3,甘珀酸预治疗组大鼠局灶性脑梗死体积为(128.53±3.39)μm3,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7,P<0.01)。结论:本研究提示局灶性脑梗死后缝隙连接活动加强并参与脑缺血损伤过程,缝隙连接阻断剂甘珀酸可减轻脑梗死后神经元的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非对称PCR-荧光偏振(FP)技术建立一种同步检测全血中4种主要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1/2型,巨细胞病毒、EB病毒)的新方法。方法以人疱疹病毒属通用引物行非对称PCR,扩增从179例样本中抽提的DNA。PCR扩增产物与特异性单纯疱疹病毒1/2型(HSV-1/-2)、巨细胞病毒(CMV)和EB病毒(EBV)寡核苷酸探针混合物温育杂交,荧光偏振检测技术检测杂交液荧光偏振值,据荧光偏振值判断病毒感染类型,并以DNA序列测定结果为参照。结果与DNA序列测定的阳性检测符合率为100%,但DNA序列测定检测均未检出多重混合感染。非对称PCR-FP方法对HSV-1/-2检测的灵敏度达到1.0×10~3拷贝/ml,对EBV和CMV检测的灵敏度达到2.0×10~3拷贝/ml。结论本法对于4种主要疱疹病毒感染的筛查及预防、预后判断具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3种不同的镍化合物转化细胞中是否存在DNA链断裂和DNA-蛋白质交联等DNA损伤,进一步揭示不同溶解度镍化合物的相对致癌性。[方法]以培养液为溶剂对照,B(a)P为阳性对照,3种镍化合物转化BALB/c-3T3细胞中的DNA链断裂研究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彗星试验),DNA-蛋白质交联物的检测则应用125I-后标记技术。[结果]不溶性结晶型硫化镍(NiS)和2种水溶性镍化合物(NiCl2和NiSO4)在中等细胞毒性反应剂量水平上所诱导的BALB/c-3T3转化细胞中,与非转化对照细胞(DNA慧星尾长13.4±1.75 μm)比较,有明显的DNA链断裂和DNA-蛋白质交联形成,其中以NiS所致的遗传损害最为显著,表明DNA链断裂和DNA-蛋白质交联这两项遗传终点是有用的生物标志,并与镍的细胞转化及其相对致癌作用相关。[结论]除了不溶性NiS具有强致癌性外,部分水溶性镍化合物如NiCl2也具有较强的致癌作用,部分解释了不同种类镍化合物的细胞转化作用及其相对致癌性。  相似文献   
17.
乙酰氨基多环芳烃存在于环境中,用HPLC从煤的燕馏物中分离乙酰氨基多环芳烃的工作早有报道.本文用一系列有代表性的乙酰氨基菲、乙酰氨基苣、乙酰氨基芘及乙酰氨基苯并(a)芘做Ames试验,旨在研究其结构和致突变性之间的构效关系,以便了解这类化合物活化代谢之机理.这些化合物是2—乙酰氨基菲,3—乙酰氨基菲、9—乙酰氨基菲、6—乙酰氨基苣,1—乙酰氨基芘,1/3—乙酰氨基—7,  相似文献   
18.
乙酰氨基多环芳烃存在于环境中,用高压液相色层分析法(HPLC)从煤的蒸馏物中分离乙酰氨基多环芳烃的工作早有报道。本文用一系列有代表性的乙酰氨基菲、乙酰氨基苣、乙酰氨基芘及乙酰氨基苯并(a)芘做Ames试验,旨在研究其结构和致突变性之间的构效关系,以便了解这类化合物活化代谢之机理。结果表明,不加S9时,乙酰氢基多环芳烃没有致突变性,加S9后乙酰氨基多环芳烃的致突变性比不加S9时高很多,并且乙酰氨基基团位于多环芳烃长轴上时其致突变性大于乙酰氨基基团在短轴上时。这一结果有助于我们了解、解释和预测环境中乙酰氨基多环芳烃的致突性。  相似文献   
19.
许多天然与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都具有遗传毒性,它们对接触人群可能产生潜在的健康危害作用。尽管已经采取各种各样的防护措施,但要使人们完全避免与这些遗传毒物或致癌物的接触是不可能的,因此研究人员正致力于寻找能抑制或降低这些遗传毒物和环境污染物的致突性或致癌性的化学物质。目前已知多种物质具有抗突变或抗癌变作用,它们大多数在食物或其他物质中天然存在,如叶绿素就是植物内的一种主要抗突变物质。叶绿酸是叶绿素的衍生物,水溶性  相似文献   
20.
脂质沉积性肌病的电镜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脂质沉积性肌病是神经内科一种少见肌病,观察脂质沉积性肌病的超微结构特点,探讨电镜检查对脂质沉积性肌病的诊断价值及其与线粒体病的关系。方法对7例临床上出现肌无力的患者进行肌肉活检,取股四头肌或腓肠肌进行常规电镜标本制备,半薄切片甲苯胺蓝染色选取部位后进行超薄切片,铅、铀染色后透射电镜观察、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的肌肉活检均显示肌纤维内出现大量的脂滴,脂滴排列密集,呈串珠状分布在残存的肌丝间,存在明显脂滴融合现象。1例线粒体明显异常,出现明显的结晶样包涵体。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内和成纤维细胞的胞质内也能发现脂滴。1例有明显神经痛,电镜检查发现外周神经髓鞘板层分离,雪旺氏(Schwann)细胞内出现脂滴沉积。1例间质有胶原纤维增生,并可见再生肌纤维。结论脂质沉积性肌病是一组有独特超微结构特点的肌病,与线粒体异常有一定关系,电镜检查有助于该病的确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