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0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1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在人体中寄生着数量巨大(10^13~10^14)的微生物。多种微生物参与人体发育、生理调节、免疫、营养吸收等各种生命活动中,与人类建立了稳定和谐的共生关系。这些微生物基因组统称为Microbiome,其基因总量大概是人类基因组中基因总量的一百倍,这些外源基因的参与可能是解释某些复杂生命科学问题的关键。Microbiome的研究中有两个基本的科学问题:是否存在一个核心的Microbiome构成为大部分人类所共有;人体内Microbiome的变化是否与人类健康存在必然联系。要回答以上两个基本的科学问题,建立快速准确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对菌落的构成多样性进行全面的检测是首要步骤。本文就检测型基因芯片技术在人体内菌落菌种分布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轨迹及其影响因素,尤其是人格特质与用药依从的关系。方法:抽取北京市通州区和顺义区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基线、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进行随访。采用中国大五人格量表简式版评估患者的人格特质,采用用药依从量表评估患者用药依从性。构建组基-轨迹模型探究患者的用药依从轨迹,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描述各轨迹变化情况,应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探究轨迹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患者671名。用药依从轨迹可分为3组:高-持续型(60.6%),中-增长型(35.3%),低-不变型(4.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高-持续型和中-增长型不同时间点的用药依从得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7,P<0.001)。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病程(P=0.042,OR=1.053,95%CI:1.002~1.106)、是否为本地医保(P=0.028,OR=4.204,95%CI:1.169~15.120)、神经质得分(P=0.005,OR=0.966,95%CI:0.945~0.988)是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轨迹的影响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轨迹可以分为3类,病程、是否为本地医保、神经质得分是用药依从轨迹的影响因素。在未来的管理实践中,要多关注病程长的患者,且将人格因素纳入考虑,重点关注神经质特质明显的患者。  相似文献   
63.
喉癌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的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研究发现,微小RNA(miRNA)在喉癌的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miRNA的表达异常(如miR-106b-25和miR-21等的上调,miR-375和let-7a等的下调)与喉癌的发生有关。在喉癌组织中异常表达的miRNA为喉癌的诊断提供了新标志物,而相关miRNA更是为喉癌治疗提供了潜在的靶点。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索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公众风险感知对防控行为的作用机制,考察情绪的中介作用和疾病认知的调节作用。 方法 借助问卷星平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网络调查,通过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探究公众风险感知、情绪和防控行为之间的关系,并采用bootstrap检验分析疾病认知的调节作用。 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有效问卷10 846份。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公众的风险感知和防控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P<0.05),情绪和防控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P<0.05)。风险感知、情绪、疾病认知、防控行为四者之间构成了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情绪作为风险感知和防控行为的中介变量,其中介效应对总效应的贡献率为28.75%。调节效应分析结果显示,疾病认知对风险感知和情绪的调节效应显著(β=-0.06,t=-5.28,P<0.001),对风险感知和防控行为的调节效应也显著(β=0.26,t=25.05,P<0.001)。 结论 焦虑、神经衰弱等症状会对公众防控行为造成负面影响,认知过程可以对人的情绪进行控制和调节,对情绪变化起主导作用,因此情绪引导可以从改变认知开始。通过加强正面宣传引导,缓解公众情绪,提高疾病认知水平,可以有效引导公众及时采取有效防控行为。  相似文献   
65.
罗依  吴一波  黄河 《浙江医学》2019,41(10):975-98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类异质性极强的疾病,需要危险分层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目前可能治愈该疾病的唯一方法。移植相关并发症指数(HCT-CI)<3、体能状态好,危险分层评估为较高危组,细胞遗传学高危和/或输血依赖较低危组MDS患者具有HSCT的适应证。HSCT的时机、HSCT前的桥接治疗、HSCT的方式、HSCT后复发防治等都是MDS患者HSCT治疗的研究热点,未来需推动建立分子生物学指导下的MDS个体化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66.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对3种常用抗菌药物的单独和联合药敏效果。方法:采用改良K-B法测定70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的单独和联合用药的药敏结果。结果: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的单独耐药率分别为1.4%、52.9%和55.7%,全部联合药敏结果未见协同。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米卡星的联合药敏结果均为无关,而和环丙沙的联合药敏结果,一株拮抗,69株为无关,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的联合药敏结果,22株拮抗,48株为无关,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可能不宜联用。  相似文献   
67.
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在疫情防控中的广泛应用,已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并将持续深化使用。同时个人信息的数据化,在客观上使得个人隐私边界扩大、隐私归属复杂、多种形式的价值与权益失衡等伦理问题日渐加剧。因此,结合疫情防控需求和伦理学原则,甄别、防范及解决这些隐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从疫情防控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范围入手,阐述了疫情防控中隐私困境四个阶段的突出问题、三种典型利益冲突、分析了造成隐私问题的三种原因,明晰处理隐私问题的三条原则,进而综合思考并提出疫情防控中解决隐私伦理问题的对策,以期为缓解或解决疫情防控中的隐私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
目的 了解中国老年人居家养老意愿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选取2022年6-8月全国3827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感知社会支持量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广泛型焦虑障碍量表、衰弱量表、世界卫生组织幸福感指数量表、孤独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我国老年人居家养老意愿评分为77(59,92)分,补贴情况、地区、住房面积、抑郁状况、焦虑状况、兄弟姐妹数量、子女数量、负债情况、房产数、邻里关系、住房面积、社会支持、衰弱、宗教信仰均是老年人居家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老年人居家养老意愿较高,受邻里关系、社会支持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政府及医护人员应从相关影响因素入手,提高老年人居家养老的生活质量,有效推进积极老龄化。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究青少年的生命质量及自我效能与饮食控油行为的相关性,为改善青少年膳食营养结构、促进青少年的饮食控油行为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0年10月21-31日,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对来自全国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 007名青少年的基本特征、饮食控油行为、自我效能和生命质量进行线上问卷调查,运用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青少年生命质量和自我效能与饮食控油行为的相关性。结果 青少年饮食控油率为56.41%,青少年生命质量健康效用值为0.88(0.778,1.00)分,自我效能为32.00(27.00,38.00)分。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青少年的饮酒行为“平均每月饮酒次数≤2”(OR=0.60,95%CI:0.45~0.81和“平均每月饮酒次数≥3”(OR=0.47,95%CI:0.31~0.72)是饮食控油行为的危险因素。青少年自我效能“中分组”(OR=1.68,95%CI:1.19~2.37)和“高分组”(OR=3.20,95%CI:2.06~4.95)是饮食控油行为的保护因素;生命质量中焦虑/抑郁存在“严重问题”(OR=0.46,95%C...  相似文献   
70.
本文概述了在初级卫生保健领域设计和开发有效、可靠问卷的统计学方法和实用步骤。回顾了一系列关于问卷编制和量表设计的研究,并制定了一套在初级卫生保健领域进行量表设计的标准化流程。该流程涉及量表设计过程中关键且实用的步骤及统计学方法,并结合以往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案例加以说明。建议的初级卫生保健领域问卷的七步编制方法为:(1)定义测量的构念;(2)生成条目池;(3)选择评分系统和响应格式;(4)预测试(评估内容效度和表面效度等);(5)通过项目分析剔除条目;(6)量表的初次评价,包括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评价,以及因素分析或Rasch分析;(7)量表的再次评价,重新检验量表的性质,包括重测信度和结构效度。总的来说,量表设计类研究应严格按照量表编制的标准步骤,综合使用Rasch分析和因素分析的方法,这可以使量表的测量结果更加客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