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5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9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20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蕨麻对小鼠抗应激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蕨麻的抗应激作用;方法:给3组小鼠分别连续饲喂蕨麻0.50克/日、1.00克/日和1.50克/日60日,用小鼠负重游泳实验、小鼠耐寒实验和小鼠常压耐缺氧实验观察蕨麻的抗应激作用;结果:每日饲喂1.50克蕨麻的小鼠组的游泳耗渴时间、常压耐缺氧时间和在-8℃3小时的耐受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实验组间虽有差别但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小鼠长期饲喂1.50克/日的蕨麻可显著提高小鼠抗应激的能力。  相似文献   
42.
早在1850年到1900年,一些医生就开始了对周围神经损伤和再生的研究。但是以往的研究中大多集中于损伤后的修复方法、轴突及运动终板的再生等方面,而对于感觉末梢器官变化的研究甚少。 1 感觉小体再生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大体可归为两类,即形态学研究和功能恢复研究。在形态学研究中,神经纤维浸银染色法较为常用,Bielshowsky-Gros  相似文献   
43.
Osteosarcomaisthemostcommonlyseentumorsinyoungadults,whichischaracterizedbypoorprognosis.Simplemorpho-logicalchangescannotbeusedtoevaluateprognosisofosteosarcomaexactly犤1犦.Inthisstudy,expressionofapoptosisrelatedgeneBcl-2andBaxinosteosarcomaof51patientswithvariousclinicalap-pearanceswasinvestigatedtoexploretherelationshipbetweenapop-tosisandprognosis.1Subjectandmethod1.1Subject51patientsunderwentsimilartreatmentofosteosar-comaduring1986~1988weredividedinto2grou…  相似文献   
44.
目的通过对本骨库长期冷冻保存的异体半关节各主要生物学性质的检测,评价骨库储骨的质量。方法取分别储存1、3、5年的异体股骨上半关节,采用三点抗弯曲试验测量其皮质骨最大载荷和抗弯强度;组织形态学和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其关节软骨、软骨下骨和松质骨形态以及关节软骨基质成分的变化情况;细菌培养的方法检测其有无污染情况。结果各储存年限的皮质骨抗弯强度无显著性差异;骨与软骨组织结构及软骨基质特异性染色无明显改变;细菌培养结果阴性。结论在外包装无破损的情况下,深低温保存的异体骨其主要生物学特性不随储存年限的增加而发生明显改变,其使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5.
背景:肺间质纤维化病理上可见以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Fb)为主的大量间质细胞的增生及胶原分泌的增多,氟伐他汀对Fb等多种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肺Fb增殖的抑制作用和对博来霉素诱发的大鼠肺纤维化及肺通气功能的影响。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呼吸内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病理学教研室;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研究所。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材料:本实验于2001-01/12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呼吸内科实验室完成。实验选用健康雄性一级SD大鼠31只:干预:取1只大鼠,摘取其肺组织,体外培养大鼠肺Fb,加入氟伐他汀,MTT法观察对培养细胞生长曲线的影响及不同浓度(0,1&;#215;10^-7,1&;#215;10^-6,1&;#215;10^-5,1&;#215;10^-4,1&;#215;10^-3,1&;#215;10^-2mol/L,氟伐他汀0mol/L为空白对照组)的氟伐他汀对培养细胞的抑制作用;计数法观察氟伐他汀对大鼠肺Fb分裂指数的影响;羟脯氨酸比色法检测氟伐他汀对培养的大鼠肺Fb胶原分泌的影响。随机将另3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博来霉素组及氟伐他汀组。氟伐他汀组根据治疗开始时间为模型制备后第1,15天和给药剂量为20,10mg/kg(高、低剂量)分为4个治疗组:第1天高、低剂量组,第15天高、低剂量组。28d后处死动物,肺组织作HE、Masson和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图像分析半定量测定并比较肺泡间隔Fb数量、肺泡间隔厚度、间质面积,肺组织匀浆测定组织胶原含量。主要观察指标:氟伐他汀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肺Fb生长曲线、分裂指数及培养上清液胶原含量的影响;氟伐他汀对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大鼠肺泡间隔Fb数量、肺泡间隔厚度、间质面积、肺组织胶原含量的影响。结果:氟伐他汀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肺Fb具有明显抑制作用(t=4.20—17.52,P&;lt;0.01),并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大其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呈剂量依赖效应.1&;#215;10^-4mol/L的氟伐他汀已可使培养细胞的增殖受到完全抑制,自第2天起各时间点A490值与第1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细胞分裂指数、培养细胞的胶原分泌在氟伐他汀的作用下也有明显降低(t=8.037,P&;lt;0.01;t=3.99—10.84,P&;lt;0.05或P&;lt;0.01)。博来霉素组在肺泡间隔Fb数量、肺泡间隔厚度、肺间质面积及肺组织胶原含量均高于对照组(t=4.62—11.93,P&;lt;0.01),氟伐他汀组各组以上各观察指标均不同程度低于博来霉素组(t=2.69—7.65,P&;lt;0.05—0.01);博来霉素组基质胶原及Ⅰ,Ⅲ型胶原分布较对照组明显增多,氟伐他汀治疗组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结论:氟伐他汀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肺Fb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效应;氟伐他汀对博来霉素诱发的大鼠肺纤维化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并且早期治疗较晚期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青少年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早期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与L1-4骨矿含量(L1-4BMC)、L1-4面积骨密度(L1-4BMD)、L1-4体积表观骨密度(L1-4BMAD)之间的相关性,旨在初步探讨青少年AS早期骨量、骨密度研究的相关因素和评价指标。方法选择男性青少年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病例31例,获得年龄、身高、体质量、BMI,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检测L1-4BMC,L1-4BMD,并计算L1-4BMAD;采用相关和回归分析研究多因素相关性。结果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身高(P=0.000)和BMI(P=0.009)因素进入L1-4BMC回归方程(R=0.759,Radj2=0.545,P=0.000<0.01),其中身高是L1-4BMC回归方程的关键因素(R=0.676,Radj2=0.439,P=0.000)。另外,年龄、身高、体质量和BMI4因素中只有体质量因素被纳入L1-4BMD回归方程(R=0.657,Radj2=0.412,P=0.000)和L1-4BMAD回归方程(R=0.551,Radj2=0.280,P=0.001)。身高和BMI与L1-4BMC显著正相关,体质量则与L1-4BMD和L1-4BMAD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身高和体质量因素即成为青少年AS早期骨矿含量和骨密度的重要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47.
背景肺间质纤维化病理上可见以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Fb)为主的大量间质细胞的增生及胶原分泌的增多,氟伐他汀对Fb等多种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肺Fb增殖的抑制作用和对博来霉素诱发的大鼠肺纤维化及肺通气功能的影响.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呼吸内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病理学教研室;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研究所.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材料本实验于200101/12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呼吸内科实验室完成.实验选用健康雄性一级SD大鼠31只.干预取1只大鼠,摘取其肺组织,体外培养大鼠肺Fb,加入氟伐他汀,MTT法观察对培养细胞生长曲线的影响及不同浓度(0,1×10-7,1×10-6,1×10-5,1×10-4,1×10-3,1×10-2 mol/L,氟伐他汀0 mol/L为空白对照组)的氟伐他汀对培养细胞的抑制作用;计数法观察氟伐他汀对大鼠肺Fb分裂指数的影响;羟脯氨酸比色法检测氟伐他汀对培养的大鼠肺Fb胶原分泌的影响.随机将另3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博来霉素组及氟伐他汀组.氟伐他汀组根据治疗开始时间为模型制备后第1,15天和给药剂量为20,10 mg/kg(高、低剂量)分为4个治疗组第1天高、低剂量组,第15天高、低剂量组.28 d后处死动物,肺组织作HE、Masson和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图像分析半定量测定并比较肺泡间隔Fb数量、肺泡间隔厚度、间质面积,肺组织匀浆测定组织胶原含量.主要观察指标氟伐他汀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肺Fb生长曲线、分裂指数及培养上清液胶原含量的影响;氟伐他汀对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大鼠肺泡间隔Fb数量、肺泡间隔厚度、间质面积、肺组织胶原含量的影响.结果氟伐他汀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肺Fb具有明显抑制作用(t=4.20~17.52,P<0.01),并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大其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呈剂量依赖效应,1×10-4mol/L的氟伐他汀已可使培养细胞的增殖受到完全抑制,自第2天起各时间点A490值与第1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细胞分裂指数、培养细胞的胶原分泌在氟伐他汀的作用下也有明显降低(t=8.037,P<0.01;t=3.99~10.84,P<0.05或P<0.01).博来霉素组在肺泡间隔Fb数量、肺泡间隔厚度、肺间质面积及肺组织胶原含量均高于对照组(t=4.62~11.93,P<0.01),氟伐他汀组各组以上各观察指标均不同程度低于博来霉素组(t=2.69~7.65,P<0.05~0.01);博来霉素组基质胶原及Ⅰ,Ⅲ型胶原分布较对照组明显增多,氟伐他汀治疗组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结论氟伐他汀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肺Fb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效应;氟伐他汀对博来霉素诱发的大鼠肺纤维化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并且早期治疗较晚期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8.
目的通过对统一性高血压(RH)患者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和临床观察,了解RH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临床特点。方法对172例RH进行PSG监测,根据呼吸暂停加低通气指数分成中重度OSAS组、轻度或无OSAS组。观察两组临床情况、动态血压和生化指标等。结果 172例RH患者中中重度OSAS发生率为56.39%,与轻度或无OSAS组患者相比,合并中重度OSAS的患者更年轻化[(47.1±11.8)岁vs.(52.3±12.6)岁,P〈0.05]、体重指数(BMI)偏高[(28.1±5.8)kg/m^2vs.(25.1±6.2)kg/m2,P〈0.05],同时高敏C反应蛋白更高[(2.4±1.98)mmol/Lvs.(1.34±1.23)mmol/L,P〈0.05]。结论年轻的RH患者更易合并中重度OSAS,同时肥胖和体内炎症水平偏高也是中重度OSAS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甲基强的松龙(MP)冲击疗法在脊髓爆震伤后早期救治中的疗效.方法将48只家兔随机分为6h生理盐水组(A组)、24h生理盐水组(B组)、48h生理盐水组(C组)、6h MP组(D组)、24h MP组(E组)及48h MP组(F组),每组8只,采用0.9g黑索金(RDX)对每只家兔进行爆震,伤后1h内A、B、C组给予静脉输入生理盐水,速度为5ml/kg/h,D、E、F组根据NASCISⅡ方案给予MP,A、D组于伤后6h取材,B、E组于伤后24h取材,C、F于伤后48h取材,观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形态和数量的变化.结果爆震伤后6h脊髓运动神经元出现可逆性改变,伤后24h脊髓死亡运动神经元达到最多,并且持续到伤后48h,伤后1h内给予MP冲击治疗后,24h、48h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正常与坏死神经元的数量方面均表现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脊髓爆震伤后早期给予MP冲击治疗,对脊髓运动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脊髓爆震伤后早期采用不同药物干预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影响。[方法]将36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n=12)、地塞米松实验纽(B组,n=12)、甲强龙实验组(C组,n=12),每组家兔均采用0.9g单质金属炸药黑索金(cyclotrimethylene trinitramine)进行爆震,伤后各组分别给予静脉输入生理盐水、地塞米松及甲强龙,于伤后6h、24h2个时间点取材,在光镜下观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形态和数量的改变。[结果]发现爆震伤后6h脊髓运动神经元出现可逆性改变,伤后24h脊髓死亡运动神经元显著增加,伤后早期给予地塞米松及甲强龙治疗后,死亡神经元的数量减少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而B、C组之间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脊髓爆震伤后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对运动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在本实验条件下,甲强龙在早期脊髓爆震伤中的疗效与地塞米松相比没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