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探讨不同保温措施对头颈肿瘤手术后麻醉复苏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 年10 月—2018 年10 月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择期全麻下行头颈肿瘤手术、资料完整的患者125例,根据术中采用的保温措施分为常温组(A 组)31例、保温毯组(B 组)36例、温液仪组(C 组)32例和保温毯+温液仪组(D 组)26例。比较4组患者复苏期血压、体温、心率、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GraphPad Prism 5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全麻复苏期患者体温、心率和血压波动B、C和D组均显著低于A 组,且D 组波动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意识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B、C和D组患者均显著低于A组,且D组显著低于其他组 (P<0.05)。复苏期并发症发生率B、C和D组患者均显著低于A 组,且D 组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结论: 全身麻醉下行头颈肿瘤手术患者采用保温措施,特别是综合保温措施,可明显提高复苏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复苏安全性。  相似文献   
82.
帕米磷酸钠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二磷酸盐类药物帕米磷酸钠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取新生SD大鼠头盖骨分离成骨细胞体外培养 ;不同浓度帕米磷酸钠刺激后 ,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 ;取细胞上清液 ,碱性磷酸酶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在 10 6M— 10 12 M时 ,帕米磷酸钠能促进大鼠成骨细胞增殖 (P <0 .0 5 ) ,10 4M则抑制细胞增殖 (P <0 .0 5 ) ;帕米磷酸钠抑制大鼠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结论帕米磷酸钠能直接作用于大鼠成骨细胞 ,促进其增殖 ,但抑制分化  相似文献   
83.
肝内胆管囊腺瘤癌变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女性,60岁.反复上腹部胀痛伴发热、黄疸30余年.查体:腹外形饱满,无胃肠型,无腹壁静脉曲张,肝脾肋下未及,莫菲征(-),肝区叩痛( ),巩膜中度黄染.MRCP示肝内胆管扩张伴多发性结石,以左叶为主并左叶萎缩,胆总管多发结石伴扩张.患者在全麻下行左半肝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和胆肠吻合术.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宫颈毛玻璃样细胞癌(GC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肿瘤标本做常规石蜡切片,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结果 4例宫颈GCC患者的发病年龄分别为26、26、27和31岁。镜下见肿瘤分化程度较差,瘤细胞异型性及多形性十分明星,核分裂象多见,瘤细胞胞质内可见弥漫多量均匀分布的细颗粒,呈毛玻璃样;肿瘤间质内可见密集多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瘤细胞p16(3/4)、AE1(3/3)、AE3(3/3)、CK5(2/2)和CK8(2/2)(+)。结论宫颈GCC多见于年轻女性,临床表现以阴道不规则出血为主,肿瘤呈菜花样。组织学上,肿瘤分化程度较低,癌细胞异型性明显,胞质呈玻璃样需与鳞状细胞癌、腺鳞癌鉴别。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纳洛酮联合肾上腺素用于心肺脑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 68例突发心跳骤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接诊后立刻行常规心肺脑复苏(CPCR)救治,治疗组给予肾上腺素及纳洛酮治疗,对照组仅予肾上腺素标准剂量治疗.抢救终止后评价复苏成功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2.4%,高于对照组(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自主心律恢复率为47.1%、心肺脑复苏成功率为29.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联合使用纳洛酮和肾上腺素能明显提高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6.
结合新发布中药注册法规的要求和当前双碳双减、中药集采及中药标准化等新形势,就中药提取相关的研究内容、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对深入中药提取的研究和加快优质中药、节能减排的推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7.
脑原发性淋巴瘤免疫组化及形态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 7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Primarycentralnervoussystemlymphoma ,PCNSL)进行免疫组化及病理形态定量研究。方法 对瘤组织采用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及LSAB免疫组化染色 ,光镜观察。另选取病变典型的切片应用HPIAS - 10 0 0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对肿瘤细胞核的形态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7例均为B细胞淋巴瘤 ,共中大裂 -无裂细胞型 4例 ,小淋巴细胞型 2例 ,小裂细胞型 1例。各型淋巴瘤与对照组之间除椭圆度外 ,其余形态学参数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3组淋巴瘤两两间比较显示大裂 -无裂细胞型与小裂细胞型、大裂 -无裂细胞型与小淋巴细胞型除个别指标、多数参数两两间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0 1)或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小淋巴细胞型与小裂细胞型间 ,面积等效体积、等效圆直径、长径、短径、形状因子、矩形度、实面积 7项参数有显著性差异。其余 8项参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采用形态定量的方法能对PCNSL做出准确的诊断 ,对于PCNSL的某些组织学分型能够提供客观的、准确的和定量的依据 ,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在正颌术后带管患者镇静镇痛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择期行正颌手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A、B组分别给予0.4、0.8μg/(kg·h)右美托咪定镇静镇痛,C组则给予右美托咪定0.4μg/(kg·h)+音乐疗法.分别记录3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观察术毕入监护室后3 h(T1)、6 h(...  相似文献   
89.
吕翔  治可为 《江苏医药》1991,17(3):162-162,T000
Lenncrt 氏淋巴瘤较少见,Catherine 报告仅占恶性淋巴瘤的3.1%。本文就4例Lennert 氏淋巴瘤的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研究,报告如下。病例与方法临床资料:4例均为男性,年龄7~70岁,平均32岁。病程(出现症状至病理确诊)14~18月,平均57月。4例均表现为颈部或全身淋巴结肿大,小者直径2~3cm,大者13×6×6cm 大小。患者常有不规则发热。1例既往有脾肿大。1例x 线检查示纵膈增宽,纵膈淋巴结肿大。1例骨髓穿刺未见异常。随访:3例经联合化疗后分别已存活20、55及96个月,1例仅用转移因子治疗已存活84个月。本文收集4例Lonnert 氏淋巴瘤,其淋巴结活检标本采用10%甲醛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并对石蜡切片采用PAP 法和ABC 法进行免疫标记。用DAB 显色。所用的抗人体免疫球蛋白IgG、IgA、IgM、K 及λ购自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所用的MOAB B_1、T_1、T_4、T_8及αAT 购自DAKO 公司。  相似文献   
90.
患者,女,14岁,学生,汉族,自出生以来左眼小,上睑下垂,张口及吃奶时左眼突然变大,上睑突然上提,且随咀嚼动作呈节律性瞬目,只要这些诱发动作停止才终了。同时发现下颌向右侧运动,左眼睑裂更大,上睑上提特别明显。 患儿为第一胎,足月顺产,否认有产钳外伤史,否认父母近亲结婚史及家族史。 检查:除睑裂大小不等外,全身均无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