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83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季必勇  吕维富 《山东医药》2012,52(40):57-59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单发小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4月~2012年1月肿块直径≤3 cm单发小肝癌在CT引导下行RFA治疗31例,术后定期随访,做出疗效评价。结果 31个病灶消融术后1个月复查,完全消融25个(80.6%),不完全消融6个(19.4%),随访中病灶稳定17个(54.8%),病灶进展14个(45.2%),重复RFA后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 RFA治疗原发性单发小肝癌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并发症低,近期生存率高。  相似文献   
92.
刘玉  吕维富  刘影 《安徽医药》2019,23(9):1758-1761
目的 分析盆腔非生殖源性肿块CT和MRI特征,以提高对该类病变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2004—201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盆腔非生殖源性肿块21例,其中CT检查14例,MRI检查3例,同时行CT及MRI检查4例,分析其CT和MRI表现。结果 消化系统来源肿块7例,腹膜外间叶组织来源肿块5例,泌尿系统来源肿块1例,骨胳系统来源肿块1例,其他肿块7例,包括高风险小肠间质瘤6例,小肠B细胞淋巴瘤1例,去分化脂肪肉瘤1例,神经鞘瘤2例,韧带样纤维瘤病1例,恶性孤立性纤维瘤1例,输尿管癌1例,脊索瘤1例,盆腔脓肿2例,表皮样囊肿2例,囊状淋巴管瘤2例,血肿1例。7例囊性肿块均呈良性,大部分边界清楚,密度或信号均匀。9例囊实性肿块及5例实性肿块良恶性均有,以恶性居多,多表现为不均质肿块,且强化明显。结论 盆腔非生殖源性肿块临床并不少见,CT和MRI能较清楚显示肿块的位置及其与周边关系,为临床提供有效的诊断信息和依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临床资料完整的84例采用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改良Mac Nab标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1穿刺成功率98%,手术时间22~55 min,平均28 min。无神经血管损伤及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2术后3 d,1周,6个月和12个月VAS评分分别为(4.0±8.3)、(3.6±0.7)、(2.9±0.7)和(3.0±0.9),显著低于术前的VAS评分(7.2±1.1),P值均<0.05;3术后3 d,1周,6个月和12个月ODI分别为(23.6±2.6)、(19.5±1.5)、(18.5±1.5)和(18.8±1.8),显著低于术前的(35.1±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1周、6个月和1年有效率分别为94.0%,95.2%,92.9%;优良率分别为77.4%,78.6%,73.8%。结论CT引导下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4.
目的:回顾性分析子宫肌瘤行子宫动脉栓塞(UAE)治疗过程中瘤体血供与子宫动脉卵巢支(OB)及卵巢动脉(OA)显影的相关性与临床治疗观察。方法通过对363例诊断明确的子宫肌瘤患者行UAE治疗,观察瘤体血供及OB、OA显影情况,术后随访瘤体变化情况及追踪监测卵巢功能。结果瘤体血供分为由一侧为主型(34.16%)、双侧均匀型(43.80%)、单一侧型(22.04%);其中均匀型OB显影明显多于其他两组(P<0.05),而乏血供侧子宫动脉OA要多于其他子宫动脉(P<0.05)。OB显影患者卵巢功能出现一过性障碍,3个月后恢复正常,并且各种不同血供类型瘤体缩小变化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子宫肌瘤血供分型与OB、OA对卵巢供血存在着平衡相关性,特别对于乏血供侧子宫动脉栓塞应注意栓塞流量,防止出现卵巢早衰。  相似文献   
95.
目的分析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经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术的术后反应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经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78例接受125I粒子植入的胰腺癌患者术后反应包括:发热29例,短期术后腹痛加剧26例,恶心呕吐9例,腹泻5例,便秘4例;并发症包括胰腺炎9例,感染5例,肠梗阻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各1例,粒子移位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3.08%(18/78)。除其中1例患者死于感染伴肠穿孔导致脓毒败血症,其余经治疗后均好转。植入粒子数≤27粒与植入粒子数27粒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50%(5/40)vs 34.21%(13/38),P=0.03]。结论中晚期胰腺癌125I粒子植入术是一项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手段。125I粒子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植入粒子的数目有关。  相似文献   
96.
何玉圣  周春泽  吕维富 《安徽医学》2014,(10):1377-1379
目的探讨C臂CT引导下靶向穿刺技术在非血管介入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3例患者在DSA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活检术或经皮穿刺介入治疗,观察分析临床效果、并发症等。结果经皮穿刺介入治疗15例,均取得成功,另外18例为经皮穿刺病理活检,17例取得明确病理结果。结论 C臂CT引导下靶向穿刺技术实现了CT和X线透视优势互补,达到精确、高效、安全的非血管介入诊疗要求,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7.
本文报道1例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选择性减灭三胎妊娠中单绒毛膜双胎之一胎并成功获得双胎妊娠分娩。  相似文献   
98.
家兔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及CT灌注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CT灌注成像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家兔肝纤维化模型17只,分批分期行CT同层动态增强扫描,后取肝脏行病理检查,用去卷积数学方法中双输入-单室模型计算多个参数(肝动脉灌注量、门静脉灌注量、总肝灌注量、肝动脉灌注指数、分布容积、平均通过时间等),然后进行分组,用SPSS11.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发现CT灌注成像所有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而仅仅表现为相对减少或增加的趋势.结论:CT灌注成像对肝纤维化的评价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9.
患者男,38岁。体检发现右肾动脉瘤1年余,右侧腰部隐痛2周。高血压病史2年余。尿常规检查示潜血阳性。CT检查:右肾上极肿胀,其内见团片状高密度灶,增强呈薄壁环状强化。左肾大小、形态及密度正常。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示右肾门区见一圆形动脉瘤与右肾动脉一分支相连,直径为1.0cm×1.3cm(图1,2)。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多层CT在下咽及食管异物中的应用和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6例经内镜、手术证实的下咽及食管异物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多层CT平扫,分析异物的大小、形态、位置,并观察下咽及食管损伤情况及有无穿孔等并发症。结果多层CT检出异物25例,其中12例可见局部食管壁增厚,3例见异物穿出管壁外,3例有脓肿形成,2例异物游离出食管。1例患者未检出。结论多层CT能直观显示多数异物的大小、形态、位置及有无穿孔等并发症,其在下咽及食管异物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