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51.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用于小儿高热惊厥中的效果和护理质量。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8年10月至2020年3月,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患儿在治疗时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治疗时接受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儿依从性、患儿家属应急处理知晓率、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患儿惊厥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不同时刻血氧饱和度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儿通过综合护理的吸氧依从性、脑电图依从性、头颅CT依从性、头颅MRI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患儿(P <0.05);观察组患儿家属通过综合护理后高热应急处理知晓率、突发抽搐应急处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P <0.05);观察组通过综合护理后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儿的惊厥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儿惊厥发作2 min的血氧饱和度、惊厥发作5 min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患儿的依从性和患儿家属的应急处...  相似文献   
52.
目的 :了解老年人扩张型心肌病 (DCM)并房颤 (AF)患者血栓前状态。方法 :对 5 4例老年扩张型心肌病患者 (其中并房颤 33例 ,非房颤 2 1例 )的血清进行 t- PA、PA - 1、v WF、GMP- 1 4 0、AT- 检测 ,同时 ,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了解这些患者的心内结构、心内血栓、心功能 ,与 1 9例正常人对照。并对 5 4例患者的血栓形成事件进行随访。结果 :DCM非 Af患者与正常人相比 GMP- 1 4 0升高 (P<0 .0 1 ) ,DCM并 AF患者与正常人相比 v WF、GMP- 1 4 0升高 (P<0 .0 1 ) ,与正常人相比 DCM患者 L V、L A均增大 (P<0 .0 1 ) ,EF值降低 (P<0 .0 1 ) ,DCM+AF患者与 DCM非 AF患者相比 L A增大明显 (P<0 .0 1 )。结论 :老年 DCM患者存在 PTS,以血小板活性增强为主 ,如合并有 AF则同时伴有心脏内皮细胞受损 ;提示临床抗血小板、维护心脏内皮细胞功能治疗对减少老年 DCM患者血栓事件有意义  相似文献   
53.
目的比较静脉自控镇痛(PCIA)、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与间断肌肉注射度冷丁(IM)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镇痛的效果,探讨镇痛效果的差异性。方法观察三组患者术后长海痛尺评分、阿片类药物用药剂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不同镇痛方法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结果术后第0,6,12小时长海痛尺评分PCEA组低于PCIA组,PCIA组低于IM组,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IM组〈PCEA组,PCEA组〈PC工A组(P〈0.01);PCIA和IM组术后第0,6,12小时、PCEA组术后0小时收缩压与术前安静时收缩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后12h内PCEA镇痛方式可以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镇痛效果好,并可降低术后高血压的发生率;24h以后可采用IM镇痛,与PCEA方法比较镇痛效果相当,但镇痛药物使用剂量小、胃癌术后患者胃肠道排气时间早。  相似文献   
54.
肠造口术是外科最常见施行的手术之一,往往是肠癌晚期患者挽救生命、延续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虽然肠造口使患者度过难关,但是诸多的肠造口及周围并发症又使患者陷入烦恼之中,甚至生命再次受到威胁[1]。肠造口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很高,国外文献[2]报道为47%,国内文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推拿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66.67%,两组比较,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好、副作用小、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索肠造口患者术后3个月内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peristomal moisture-associated skin damage,PMASD)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前瞻性队列设计,便利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9月在上海4所三级甲等医院接受肠造口术的32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肠造口患者调查表...  相似文献   
57.
近年来,细胞因子在小儿过敏性紫癜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小儿过敏紫癜中的变化,我们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对2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血浆肿瘤坏死因子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的血浆的TNF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且与临床血管炎严重程度成正比,提示TNFα在小儿过敏性紫癜血管炎的形成过程中的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8.
陈维芊  吕桂芬 《医学综述》1996,2(10):548-549
<正>心率变异(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指窦性心律不齐的程度,其机制被认为是神经体液因素对心血管系统精细调节的结果.HRV作为AMI后一个独立敏感的预后指标已于1978年由WOlf首次报道,随着对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system,ANS)与心律失常和心脏摔死关系的认识深化,HRV的研究受到十分重视.国外究表明,对于其它心脏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缺乏心率的差异变化亦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独立因素.HRV的测量标准及正常变异均较复杂,目前国内外对长程心电信号记录分析HRV已有报道,而短时HRV的临床应用资料尚属少见,本文就短时HRV分析的临床价值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9.
5FJR造影导管行右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5FJR造影导管行右冠状动脉造影的成功率及安全性。方法:将195例行右冠状动脉造影者(除外右冠脉异常开口者)分成两组,用5FJR造影导管行右冠状动脉造影者106例为A组,其余89例以6FJR造影管行右冠状动脉造影者为B组,A,B两组中右冠脉<2.5mm或近端存在病变者分别为A亚1组,B亚1组,分别对比两组及两亚组造影的成功率冠脉压力下降及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与B组,A亚组与B亚组间的造影成功率,导管到位所需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亚1组,B亚1组造影所用时间与A亚2组,B亚2组比较明显增多(P<0.01),B组,B亚1组到位后压力下降,心律失常发生倒数较A组,A亚1组增加(P<0.05),结论:用5FJR造影造管行右冠状动脉造影并未增加手术时间,也未降低手术成功率,对右冠状动脉较细小或右冠状动脉近端病变者,能明显减少冠状动脉压力下降及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60.
十五种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探讨一些常见心身疾病的有关心理社会因素,为临床防治心身疾病提供资料。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评抑郁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防御方式问卷(DSQ)等,对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甲亢、糖尿病、偏头痛、复发性口腔溃疡、颞颌关节紊乱病、慢性荨麻疹、湿疹、更年期综合症、过敏性鼻炎、肥胖症、支气管哮喘等十五种心身疾病患者各100人,共1500人进行测量。并选择健康体检人群1500人,按上述各病种的年龄、性别、职业等相匹配组成各病种的对照组。结果:①除单纯性肥胖外各种疾病组EPQ的N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②各疾病组SCL-90焦虑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③除过敏性鼻炎和单纯肥胖症外十三种心身疾病的SAS评分明显高于相应的对照组(P<0.05),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甲亢、糖尿病、偏头痛、支气管哮喘、更年期综合症等SDS得分明显高于相应的对照组(P<0.05)。④心身疾病患者压抑、回避、抱怨等防御方式得分较高。社会支持部分、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利用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应付方式、社会支持等心理社会因素与多种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