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目的:归纳分析SAPHO综合征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5例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15例患者中女性10例,男性5例,发病年龄26~65岁。骨关节损害表现为前胸壁受累14例,脊柱受累9例,骶髂关节受累7例,外周关节受累5例。除2例患者无皮疹外,其余13例患者均出现掌跖脓疱病。15例患者均给予非甾体抗炎药(NSAIDs),10例加用糖皮质激素及抗风湿药物(DMARDs),3例应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拮抗剂。结论:SAPHO综合征临床并非少见,早诊断、早治疗,多数病情可得到有效缓解。  相似文献   
22.
目的构建带TAP标签流感病毒8质粒反向遗传包装系统,以期应用于流感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蛋白分子机理的研究。方法两步RT—PCR方法扩增流感病毒8基因,人工合成TAP基因序列,并采用3次PCR的方法融合TAP基因和NP基因。将流感病毒8基因和NP—TAP基因克隆于反向遗传载体PIVVⅡ-1,阳性克隆用PCR和序列测定进行鉴定。结果经PCR和序列分析鉴定,筛选到了带TAP标签的流感病毒8质粒反向遗传阳性克隆。结论成功构建了带TAP标签的流感病毒8质粒反向遗传包装系统,为进一步研究流感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蛋白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3.
OSM对黑色素瘤的抑制作用与基因-放射治疗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细菌内同源重组,制备含绿荧光(GFP)基因的CD腺病毒,初步观察其体外杀瘤作用。方法:先构建含CD基因的腺病毒梭载体pAdTrack-CMV-CD,与骨架载体pAdEasy-1在细菌内重组为pAd-CD,经293细胞包装为增殖缺陷性腺病毒,体外感染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并给予前药5-FC,观察其体外杀瘤效果。结果:pAdTrack-CMV-CD和同源重组的pAd-CD经酶切鉴定正确,pAd-CD转染293细胞,包装扩散腺病毒后,感染LoVo细胞,予5-FC治疗,4d后在荧光温微镜下观察到转染LoVo和未转染细胞胞均被杀死,并且 这种旁观者效应不依赖于细胞间接解。结论:细菌内质粒同源重组法可以高效制备含绿荧光(GFP)基因的CD腺病毒,体外腺病毒介导CD/5-FC可以杀伤肿瘤细胞,其旁观者效应不依赖于细胞间接触。  相似文献   
24.
胃癌在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存在发现晚、5年生存率低的特点,手术切除仍然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方法。大鼠肉瘤蛋白(Ras)/迅速加速性纤维肉瘤蛋白(Raf)/丝裂原活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E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在调控细胞增殖、转移、凋亡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胃癌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很多学者探索调控Ras/Raf/MEK/ERK信号通路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在信号转导机制研究、靶向抑制剂筛选、中医药治疗等方面取得大量成果,实验验证在胃癌的治疗中干预其信号传递具有良好的效果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5.
目的 通过对深圳市分离的B型流感病毒HA1分子系统进化分析,初步了解深圳市B型流感病毒的流行变异规律.方法 选取深圳市1994-2006共13年间分离的50株B型流感毒株,通过RT-PCR将其HA1基因片段扩增后进行序列解析,然后,通过MEGA等软件对序列进行分子进化分析.结果 1994-2006年间深圳市流行的B型流感病毒分为Yamagata和Victoria两个亚系,两系的毒株分别是不同年份的主要流行株.两个亚系的HA1分子具有1个糖基化位点的差异,在4个抗原决定簇区域也分布有多个氨基酸位点的变异.结论 1994-2006年间深圳市B型流感病毒的两个亚系分别在不同年份主导流行,但变异均比较缓慢.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revalence and variation of influenza B viruses of Shenzhen. Methods Fifty strains influenza B viruses in Shenzhen from 1994 to 2006 were selected. HA1 gene were amplified by RT-PCR and sequence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HA1 was conducted by MEGA program. Results The influenza B viruses of Shenzhen were divided into Yamagata and Victoria lineage. The two lineages prevailed respectively in different years from 1994 to 2006. The variance of glycosylation site and some mutations of antigenic determinants were detected in the two lineages. Conclusion The viruses of Yamagata and Victoria lineage prevailed respectively in different years in Shenzhen but the mutation rates of the two lineages were slowly.  相似文献   
26.
目的 研究1995-2007年深圳市流行的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HA)的基因特性.方法 选取在该期间分离培养到的64株H1N1流感病毒,对其进行HA片段核苷酸序列测定并推导出其氨基酸序列,用Simmonic软件和Mega软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深圳市H1N1流感毒株在进化树上可以划分为A、B、C三个分枝.部分2005-2006年毒株与2001年毒株在同一分枝上.通过同源性分析发现部分WHO所推荐的疫苗株在时间上滞后于深圳株.深圳H1N1株的4个抗原决定簇及受体结合位点均发生了氨基酸的替换.除1995年外其余年份的毒株均在137位上发生了氨基酸的缺失.结论 1995-2007年深圳市H1N1毒株氨基酸的变异主要集中在抗原决定簇及受体结合部位.并且抗原决定簇的变异活跃区域随时间的推移发生了转移.  相似文献   
27.
黄芪当归合剂对大鼠缺血性急性肾损伤的保护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探讨黄芪当归合剂对实验性缺血性肾损伤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实验性缺血性急性肾损伤模型,在缺血30 min再灌注不同时间点检测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尿液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酐酶(NAG).同时取肾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2和Bax基因的蛋白表达,观察黄芪当归合剂对上述表达的影响.结果:缺血性急性肾损伤时肾脏存在明显的细胞凋亡;Bcl-2和Bax基因的蛋白表达主要在近曲肾小管和远曲肾小管,肾小球很少;肾脏缺血性损伤时Bcl-2基因表达增加,Bax基因表达中量增加,Bcl-2/Bax比率升高.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黄芪当归合剂组Bax表达明显增加,Bcl-2/Bax比率降低,肾脏损伤亦减轻.结论:黄芪当归合剂对急性肾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Bcl-2/Bax比率有关.  相似文献   
28.
<正>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广泛存在于生物界的金属酶类,它催化超氧化物自由基O_2~r转变为O_2H_2O_2的歧化反应,是生物体抗氧化损伤的重要保护酶。按所含金属的不同,SOD分为,Cu,Zn-SOD,Mn-SOD,和Fe-SOD。Cu,Zn-SOD存在于需氧生物的细胞浆中,  相似文献   
29.
作用于DNA拓扑异构酶的抗癌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30.
深圳市2002和2003年人群血清流感抗体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深圳市部分人群的流感病毒抗体水平,为预防和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2002年10月-2003年10月共两次采集人群血清308份,应用近几年国际、国内及广东省流感病毒代表株,以微量半致敏血凝抑制方法进行抗体检测。结果 人群对各型及亚型毒株的抗体阳性率均有上升,其中对A/New Caledonia/20/99(H1N1)的抗体阳性率由40.6%上升至62.1%;对B/HongKong/2001的抗体阳性率由23.8%上升至76.5%;对B/Victoria/504/2000的抗体阳性率由21.3%上升至79.7%;对A/Panama/2007/99(H3N2)的抗体阳性率分别由77.4%升至80.4%。结论 应加强流感病毒抗原变异株和人群流感病毒抗体水平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