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44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29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51.
探讨慢性病毒性肝炎肝静脉管径及多普勒频谱改变与肝组织病理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测了113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肝中静脉直径,及多普勒频谱改变,并与肝组织病理纤维化分期进行相关性分析。结论肝静脉管径及多普勒频谱的变化在判别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程度方面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52.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吕明德 《新医学》2000,31(1):54-55
1 引言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彩超)在腹部、盆腔、体表组织等器官疾病诊断中的普遍运用,是近年来超声医学领域最令人注目的新进展之一。除了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外,最近又开发了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和彩色多普勒流速剖面图等新技术。它们的特点是:①在二维灰阶超声的基础上通过评估器官组织和病变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拓宽了可诊断疾病的范围,加强了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作用,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②获取的信息量丰富,一次检查能同时检测动脉和静脉血流,既能直接观察血流显像,又能获得血流动力学资料;③无创伤、无电离幅射、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53.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固化治疗肝癌12例体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经皮微波固化疗法在肝癌的应用。方法 采用改良的超声引导经皮微波固化疗法(percutaneous microwave therapy,PMCT)治疗肝癌12例,包括肝细胞性肝癌7例,转移性肝癌5例,共16个结节,直径1.5-6.4cm,平均3.8cm,其中直径大于3cm的结节6个。结果 经首次治疗,随访3-10个月(平均8.1个月),14个结节完全坏死,局部复发结节2个。另外肝内  相似文献   
354.
影像学检查对壶腹周围癌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各种检查手段对壶腹周围癌的诊断价值,帮助临床医师合理地选择检查方法。方法对胰头及壶腹周围癌患者34例施行二维超声(Bus)、彩色多普勒超声(CDI)、内镜超声(EUS)、逆行性胆胰管造影(ERCP)、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显像(MRI)、血管造影(Angio)及术中超声(OUS)检查,比较它们的诊断效能。结果除Angio的诊断符合率不足50%外,Bus与CDI,CT,MRI的诊断符合率相当,约80%(27/34),EUS,OUS,ERCP的诊断率均达90%(32/34)以上,检出全部直径大于和等于2cm的癌灶。直径小于2cm的癌灶10例,EUS及OUS均检出8/10例,ERCP在加用活体组织检查后全部检出,Bus、CDI、CT、MRI分别检出3例、3例、2例、4例,Angio则无检出病例。结论EUS和ERCP是目前检测微小癌灶最有效的方法,Bus因方便经济可做为首选的检查手段,CDI从检测癌灶内血流信号有助判断癌灶来源  相似文献   
355.
三维超声在肝脏疾病介入性诊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三维超声在肝脏疾病介入性诊疗操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肝病患者 5 7例 ,介入性诊疗操作 72次 ,用二维及三维超声观察穿刺针并判断穿刺针与病灶的位置关系。【结果】72次操作中 ,三维超声对针尖的显示优于二维超声 (P <0 .0 5 ) ,对针杆的显示与二维超声无明显差异 (P >0 .0 5 )。三维超声在判断穿刺针与病灶的位置关系时 ,信心水平明显提高 (P <0 .0 1)。 72次操作中 ,三维超声观察到 12次(16 .7% )操作中针尖位置不理想 ,需要重新穿刺或调整针尖位置。【结论】三维超声在肝脏疾病介入性诊疗操作中能更好地发挥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356.
肝脏扩散加权MRI在检测消融后肿瘤存活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DWI)MRI在判断肝脏肿瘤经皮热消融后局部疗效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对48例接受了经皮射频或微波消融治疗的肝脏肿瘤患者进行DWI和常规MRI检查,观察两者的表现,测量消融灶各组织成分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DWI和常规MRI显示存活肿瘤的能力进行半定量分析、比较,计算DWI检出存活肿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常规MRI不能准确区分消融灶内的组织成分。DWI能区分消融灶内的组织成分,各组织成分的ADC值(单位为mm2/s×10-3)不同,即消融坏死0·44±0·21、肝充血1·96±0·14、肉芽组织2·28±0·24、存活肿瘤1·24±0·08、肝脏1·69±0·08,各成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WI对存活肿瘤的检出次数、显示清晰程度均高于常规MRI(P<0·05),检出存活肿瘤的敏感性为88%,特异性为90%。结论DWI对肝脏消融治疗后存活肿瘤的检出能力高于常规MRI,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