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胡桃提取物抗HIV-1病毒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胡桃提取物抗HIV-1病毒的作用,寻找新型高效的抗HIV病毒中药先导化合物。方法:采用植物化学柱层析等技术对胡桃进行提取分离,通过体外药效学实验,观察胡桃提取物的抗HIV-1病毒作用,并结合作用靶点的研究对胡桃提取物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胡桃提取物具有很好的抗HIV-1作用,筛选出6个抗艾滋病毒作用显著的有效部位,其中2个有效部位的作用靶点分别为gp-41跨膜蛋白和HIV整合酶。结论:胡桃提取物具有很强的体外抗HIV-1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中药炮制对其促癌活性的影响。方法:对4种有毒中药分别进行醋制和霜制,观察醋甘遂、醋大戟、醋芫花和巴豆霜对Raji细胞中Epstein-Barr病毒早期抗原(EBV-EA)表达的诱导作用,同时将4种有毒中药的生品和炮制品对EBV-EA的诱导表达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加丁酸时,炮制品组的激活率比生药组的激活率均有所降低,巴豆的降低率是18.29%,其它3药的降低率均在44.87%-79.71%之间。结论:通过合理炮制,可降低和阻断中药的毒性及促癌物活性。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从现代药理毒理学的角度,应用肿瘤病毒抗原激活实验系统,体外观察EBV-EA早期抗原表达的情况,对十八反中戟遂芫俱战草的配伍进行了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甘遂与甘草、大戟与甘草、芫花与甘草在各1/2的比例配伍条件下,对Raji细胞中EBV-EA抗原表达的诱导作用均无增强趋势,反而在不同的剂量下,却有明显的降低其表达的诱导作用。提示:应当用严谨的科学态度,依据充分的实验数据,利用十八反的药物矛盾,采用相反相成的配伍,拓宽中医药的研究、应用领域,从新的视角探索中药毒理学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5.
16.
17.
吕岫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12):933-934
络病学理论是中医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探讨络病理论与HIV/AIDS的相关性,目的在于运用络病学理论指导HIV/AIDS的应用,以期寻找中医药抗HIV/AIDS研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脑电信号(EEG)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可观测脑内活动的动态变化、完全无损检测等优点,常用于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本研究探讨脑缺血后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变化及大脑皮层的功能恢复。利用线栓法建模成功的25只SD雄性大鼠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和左侧中动脉缺血术后4、24、
48 h和1周4个实验组。采用SEP记录法,在术后不同时间段电刺激大鼠的右前爪正中神经支配区,记录对照组和实验组左侧皮层脑电信号,提取SEP,并对安静状态下的脑电进行频谱分析,定量评价左侧中动脉缺血后初级体感皮层SEP及功率谱变化过程。实验结果显示,术后4 h,SD大鼠左侧大脑皮层测得的SEP潜伏期较正常状态显著增大((16.0±1.1)ms vs(33.7±1.3)ms,P<0.01),波幅变小((197.2±13.0)μV vs(25.1±2.0)μV,P<0.01),θ波、α波、β波、γ波的能量明显变小。θ波:(139 367.86±178.66)μV2vs(2.22±0.40)μV2,P <0.01;α波:(5389.33±25.55)μV2 vs(0.23±0.01)μV2,P<0.01;β波:(7911±416)μV2 vs(0.01±0.01)μV2,p<0.01; γ波:(0.30±0.12)μV2 vs(0.00±0.00)μV2,P<0.01。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上述特征与对照组的差距逐渐缩小,但还不能达到正常状态的水平。研究提示,SEP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脑缺血大鼠大脑皮层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