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0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1篇
临床医学   88篇
内科学   58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85篇
综合类   190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19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61.
Objective To present the operative results of 17 patients with atlantoaxial diseases using transoral approach.Methods 17 patients received operation of atlantoaxial fusion using transoral approach.The average age is 27 years old(12~ 47 years).Results All patients had achieved primary healing without any complications.The fusion rate was 100% .The average recovery rate (JOA score system) of myelopathy was 48% .Conclusions Transoral approach was an ideal approach for upper cervical diseases.The infection rate could be lowered down to the minimum if the patients were properly managed perioperatively.Atlantoaxial fusion could be achieved through this approach without instrumentation.  相似文献   
62.
目前治疗骨折的内固定物基本上是金属物,最大的缺点是在骨折愈合后需再改手术取出,若金属内固定物留在体内,因应力遮挡作用和腐蚀,可在骨折治愈过程中造成骨质疏松,还会对周围组织产生慢性刺激。这无论在经济上、心理上.还是在身体上都给病人带来一定的负担。新的可吸收内固定物由于避免病人再次手术而显示其优越性。1984年,Rokkanen首先将此项技术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但仅限于松质骨骨折的固定,我们自1996年2月起,应用聚酰胺可吸收髓内针选择性用于股骨干骨折内固定,疗效满意;同时.通过实验动物骨折模型,观察骨折愈合的组织学变化。  相似文献   
63.
分泌/膜蛋白足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的主要分子,由于其直接暴露于宿主免疫系统及体内药物,因此是寄生虫诊断试剂、疫苗及药物作用靶标主要的候选分子,对其系统深入的研究有助于阐明寄生虫与宿主相瓦作用的分子机制.该文概述了寄生虫分泌/膜蛋白的牛物信息学特征及研究策略,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部分寄生虫一些重婴的诊断及疫苗候选分子进行了分泌/膜篮白特征的分析.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检测曼氏迭宫绦虫的3个亮氨酸氨基肽酶亚类(leucine aminopeptidases of Spirometra mansoni,SmLAPs)基因在虫体不同发育阶段的转录水平,为进一步病原诊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运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对3个亮氨酸氨基肽酶亚类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的功能区域、免疫学特征、信号肽和跨膜区预测分析.应用Real time PCR方法检测SmLAPs在曼氏迭宫绦虫的成节、孕节和裂头蚴阶段的转录水平. 结果 对SmLAPs编码氨基酸序列的保守区域进行比对,SmLAPa与SmLAPb、SmLAPc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均为38%,SmLAPb和SmLAPc的一致性也只有44%.多功能位点分析发现,SmLAPs均含有底物结合位点、锌离子结合位点和多肽结合位点.在B细胞线性表位预测结果显示,SmLAPa有13个、SmLAPb有14个、SmLAPc有13个.T细胞表位预测中,SmLAPa有12个、SmLAPb有13个、SmLAPc有14个.3个SmLAPs亚类序列中均含有一个强烈的信号肽,并且均没有跨膜区域.在虫体各个发育阶段的转录水平检测中,在成节阶段,SmLAPb的转录水平是SmLAPa的1.34倍,SmLAPc的转录水平是SmLAPa的46.53倍.在孕节阶段,SmLAPb的转录水平是SmLAPa的1.96倍,SmLAPc的转录水平是SmLAPa的56.89倍.在裂头蚴阶段,只有SmLAPc有转录,没有检测到SmLAPa和SmLAPb的转录. 结论 在3个SmLAPs亚类基因中,SmLAPc是裂头蚴病更有价值的免疫诊断分子.  相似文献   
65.
目的:从欧猥迭宫绦虫成虫cDNA文库中识别出膜联蛋白E1(Annexin E1)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功能预测。方法:从欧猥迭宫绦虫cDNA文库中获取Annexin E1基因的核酸序列,应用NCBI、ExPASy等多种生物信息学在线分析工具结合Vector NTI Advance10、Geneious Pro等软件包,对所获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基本理化特征、亚细胞定位、保守功能域、抗原表位、二级结构及拓扑结构等进行预测,建立蛋白质三级空间结构模型及构建其分子进化树。结果:Annexin E1编码354个氨基酸残基,理论分子量为40168.0Da,具有4个完整的保守功能域。位于细胞内,无信号肽及跨膜结构,存在6个潜在抗原表位。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为主,结构和功能有关的位点高度保守,具有多个磷酸化位点。在进化的过程中与绦虫类亲缘较近,而与脊椎类亲缘较远。结论:Annexin E1编码蛋白及潜在的抗原表位与宿主同源性低,可能作为研发新型免疫诊断方法的理想分子靶标。  相似文献   
66.
目的建立卡氏肺孢子菌大鼠动物模型。方法取Wistar大鼠24只分为4组,设A组和B组两笼大鼠为实验组,各饲养大鼠8只;C组和D组两笼大鼠为对照组,各饲养大鼠4只。A、B组每天饲喂醋酸地塞米松,两周后随机选取A组和B组大鼠各3只,C组和D组大鼠各2只,分别经右胸注入卡氏肺孢子菌肺组织匀浆各0.2ml,饲养6周后解剖。结果 A、B两组大鼠经肺组织印片检查均查到卡氏肺孢子菌。C、D两组大鼠肺组织印片未发现卡氏肺孢子菌。结论醋酸地塞米松可降低实验大鼠的免疫功能,从而导致卡氏肺孢子菌性肺炎(PCP),PCP可使卡氏肺孢子菌通过空气或飞沫传播。  相似文献   
67.
目的比较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骨填充材料与自体骨修复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3月,选取52例良性骨肿瘤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行肿瘤刮除术,A组瘤腔用颗粒型及条形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骨填充材料填充,B组用自体骨填充,伤口常规缝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血沉及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评价骨缺损愈合情况。结果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材料填充组与自体髂骨填充组比较,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1),失血量明显减少(P〈0.01),两组对修复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疗效相当。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骨填充材料是修复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68.
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骨髓基质细胞中的表达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阳  吕刚  于洋  范仲凯 《辽宁医学院学报》2009,30(2):105-106,115,I0001,I0002
目的 研究骨髓基质细胞的CXCR4表达,分析其表达规律.为改善和提高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寻找更有效的途径.为临床骨髓基质细胞更广泛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其增殖及生长特性,应用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对MSCs的CXCR4受体及CXCR4 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应用神经胶质细胞进行对比,探讨其表达异常的因素.结果 骨髓基质细胞CXCR4m RNA表达水平稳定,CXCR4在各代骨髓基质细胞中表达小于5%,且随传代数增加而减少.结论 CXCR4在骨髓基质细胞中表达量很少,如果促进其CXCR4表达将会极大增强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69.
张世民  吕刚  梅晰凡  胡萌 《辽宁医学院学报》2009,30(6):494-496,574,575
目的观察乙烯雌酚(Diethylstilbestrol)对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探讨乙烯雌酚对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成骨调节及其对骨骼系统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0,10-(-10)~10-(-5) mol/L)乙烯雌酚干预1周龄新西兰长耳白兔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并设地塞米松10-(-8) mol/ L、β-甘油磷酸钠10 mmol/L、维生素C 50mg/L为阳性对照,在干预不同时间分别用茜素红染色鉴定钙化结节形成、全自动生化仪测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结果10-(-8)mol/L乙烯雌酚干预25天后开始出现钙化结节 10-(-8)、10-(-7)mol/L乙烯雌酚干预组ALP在14、21天时显著增加。结论乙烯雌酚能促进兔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并能通过成骨细胞的数量来发挥骨骼系统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