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91.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程氏药酒中人参、黄芪、白芍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薄层扫描法对人参中人参甙Re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简便,专属性及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92.
RP-HPLC测定镇咳宁胶囊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镇咳宁胶囊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C18分析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0.1 mol/L磷酸二氢钾(40∶60),检测波长:210 nm,流速:1 ml/min.结果:盐酸麻黄碱进样量在0.96~5.76 μg(r=0.999 8)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9.23%(RSD=0.64%).结论: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93.
目的:探讨回输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对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免疫磁珠阴性加阳性分选Lewis大鼠脾脏、外周淋巴结内的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分离后的细胞与丝裂霉素C处理过的DA 大鼠脾细胞混合培养3 d.淋巴细胞增殖实验评价新鲜分离和体外培养后的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对CD4 CD25-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DA大鼠为供体,Lewis大鼠为受体,建立4组原位肝移植模型,每组12例,共48例.A 组术后不进行任何干预;B组术后0-6 d FK506 0.2 mg/(kg·d)灌胃;C组、D组术前1 d经阴茎背静脉分别向受体回输新鲜分离、体外培养后的1×106的CD4 CD25 T细胞.术后7 d每组随机处死6只,收集血标本作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ate transaminase,AST)、总胆红素(bilirubin,BIL)检测,取肝脏标本作病理学检查,每组各留6只观察生存期.结果:分选后的CD4 CD25 T细胞纯度为 90.2%±1.8%(86%-93%,n=10),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实验中新鲜分离和体外培养后的 CD4 CD25 T细胞均可抑制CD4 CD25-T细胞的增殖(7 681.7±1 004.9,6 573.3±1 722.7 cpm vs 24 918.7±2 276.3 cpm;P=0.000,P =0.000).术后7 d,新鲜细胞回输组以及体外培养细胞回输组AST低于对照组(8.1±2.0 μkat/L vs 17.9±3.8 μkat/L,P=0.000;8.4±1.4 μkat/L vs 17.9±3.8 μkat/L,P=0.000),BIL亦低于对照组(45.8±9.0 μmol/L vs 98.4±21.2 μmol/L,P=0.000;44.7±12.0 μmol/L vs 98.4 ±21.2 μmol/L,P=0.000).四组的Banff评分比较,两组细胞回输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细胞回输组生存时间均大于对照组(21.7±1.7 d vs 12.8±0.5 d,P=0.0001; 30.3±1.7 vs 12.8±0.5 d,P=0.000 4),体外培养细胞回输组生存时间大于新鲜细胞回输组 (30.3±1.7 d vs 21.7±1.7 d,P=0.0017).结论:回输新鲜分离/经供体抗原体外激活的受体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可以明显减轻大鼠肝脏移植的急性排斥反应,延长生存期; 其中经供体抗原体外激活的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更持久.  相似文献   
194.
目的 探讨西罗莫司(SRL)预处理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假手术对照组:开腹后仅用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切口60min,关腹;假手术SRL组:手术方式同假手术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开腹后夹闭肝门静脉左支、肝动脉左支及左肝管,60 min后开放血管;实验SRL组:手术方式同实验对照组.两SRL组大鼠术前2周开始给予SRL 2 mg·kg~(-1)·d~(-1)灌胃,术前6 h加用1次.而两对照组同期仅给予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灌胃.术后24 h分别采集各组大鼠的血液和肝组织,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学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组织中CD4~+ CD25~+ T淋巴细胞占单个核细胞的比例.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肝组织中Foxp3 mRNA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巾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结果 假手术对照组和假手术SRL组血清ALT和AST均处于较低水平,而实验SRL组和实验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实验SRL组低于实验对照组(P<0.05).假手术对照组和假手术SRL组肝组织结构正常,实验对照组可见明显的片状坏死,实验SRL组肝小叶结构基本完整,未见明显细胞坏死.假手术对照组、假手术SRL组、实验对照组和实验SRL组CD4~+ CD25~+ T淋巴细胞占单个核细胞的比例分别为(6.12±1.87)%、(22.36±6.75)%、(4.53±1.02)%和(13.29±3.16)%.假手术SRL组Foxp3 mRNA的相对表达量以及血清中TGF-β和IL-10的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0.05),实验SRL组明显高于实验对照组(P<0.05).结论 SRL可以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SRL诱导体内CD4~+ CD25~+ Foxp3~+ 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分化以及增加TGF-β和IL-10的分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95.
群众观是我党一以贯之的思想纲领,是取得革命胜利和改革成功的重要保证。对中医学教师而言,认真学习群众观的理论和方法,并自觉在"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工作中践行群众观,以转变教学观念为基础,以改进教学方法为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富于创新,具有提高理论水平和提升教学能力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6.
<正>灵丹草口服液为笔者所在疗养院自制中药单方制剂,方中灵丹草性辛、苦,寒,有毒,归肺经;其有效成分为洋艾素,具有清热解毒、止咳祛痰的功效。现代药理试验证明灵丹草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感染、祛痰、抗肿瘤、对幽门螺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镇痛等药理活性;该草药民间应用广泛,主要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扁桃腺炎、咽喉炎、口腔炎、支气管炎、疟疾、痈肿疥疮等[1-3]。为了控制该制剂的质量,保证临床  相似文献   
197.
患者女,54岁,因"反复呕血4年"入院.患者有乙型肝炎病史40余年,肝硬化病史20余年,于2007年行"脾切除术",本次入院查超声提示肝硬化,腹水;胆囊结石;脾切除改变.于2011年7月8日行改良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 供肝来自脑死亡供体,采用快速原位肝肾联合切取方法,冷缺血时间为4h.供受者血型均为AB+型,手术采用改良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术中探查发现消化道血管静脉曲张明显,大网膜见较粗曲张静脉.胆囊8cm×3cm×3cm大小,水肿明显,肝脏呈重度硬化,体积明显萎缩,肝脏未及明显肿块存在,肝脏左叶与腹壁及胃小弯明显黏连,脾脏已切除.术中游离肝左叶时由于黏连非常严重,出血较多,为避免大量出血,遂决定保留部分左外叶(图1).手术时间为10.5 h,无肝期50 min,术中出血量为1600 ml,输悬浮红细胞10 U、血浆1050ml.术中给予甲强龙1000 mg免疫诱导治疗,并且给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2000 U预防乙型肝炎复发.  相似文献   
198.
目的探究Yes相关蛋白(YAP)在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C57BL/6小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溶血磷脂酸(LPA)+Sham组、IRI组、 LPA+IRI组,每组10只。缺血-再灌注6 h后,收集肝组织和血清标本。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和巨噬细胞浸润情况,蛋白印迹法分析肝组织YAP的蛋白表达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评估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细胞介素(IL)-1和IL-6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水平。结果蛋白印迹结果显示,LPA+IRI组YAP的蛋白表达水平较IRI组明显升高。与Sham组相比,IRI组ALT和AST显著增高(均为P0.05);LPA+IRI组较IRI组血清ALT和AST显著降低(均为P0.05)。HE染色显示,Sham组和LPA+Sham组肝细胞形态正常;LPA+IRI组和IRI组出现肝脏淤血、肝细胞肿胀和肝小叶结构异常等病理改变;LPA+IRI组相较于IRI组病理改变程度减轻。RT-PCR提示,LPA+IRI组中炎症因子TNF-α、iNOS、IL-1和IL-6的mRNA表达水平较IRI组降低(均为P0.05)。免疫组化显示,LPA部分抑制了IRI后缺血组织巨噬细胞浸润。结论 YAP能明显缓解肝脏IRI,其作用机制与调控巨噬细胞募集和活化相关。  相似文献   
199.
目的:观察应用双腔球囊导尿管胸腔闭式引流微创治疗气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同期确诊自发性气胸患者107例,治疗组55例,对照组52例,分别采用经皮穿刺胸腔置入双腔球囊导尿管引流术和传统皮肤切开胸壁钝性分离置入粗管引流术,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舒适程度、伤口瘢痕及脱管、皮下气肿、胸壁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采用双腔球囊导尿管胸腔闭式引流微创治疗气胸的患者,肺复张时间(24~120)h,平均(42±10)h,有效率96.3%(53/55),治疗期间无明显不适,1例出现皮下气肿,未出现脱管、伤口感染等,拔管后伤口无明显瘢痕。结论:应用双腔球囊导尿管胸腔闭式引流微创治疗气胸是一种简单、易掌握、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患者易接受的微创新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0.
目的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与脾阳虚证相关的差异蛋白质,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上探讨脾阳虚证的本质提供有力的实验依据。方法 SPF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6只)和脾阳虚证组(20只)。采用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及苦寒伤阳药联合应用的方法,塑造脾阳虚证模型大鼠。分离、提取脾阳虚证组与正常对照组大鼠回肠的总蛋白,行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技术,应用DelyderTM2D6.5图像分析软件识别差异蛋白点,应用MALDI串联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技术获得相应肽质量指纹图,Mascot搜库鉴定差异蛋白质。结果经过统计学和模糊数学判定,脾阳虚大鼠模型造模成功。蛋白质组学初步鉴定,得到涉及细胞骨架、能量代谢及信号传导等多方面的差异表达的蛋白质8个,其中4个表达上调的蛋白分别是:结蛋白(desmin)、角蛋白8(cytokeratin 8,CK8)、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埃兹蛋白(ezrin);4个表达下调的蛋白分别是:甘油醛三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角蛋白19(cytokeratin 19,CK19)、角蛋白1(cytokeratin 1,CK1)、肌动蛋白(actin)。结论脾阳虚证状态下机体能量代谢速率减慢,能量生成减少,回肠绒毛蛋白结构变化,吸收消化功能减弱,这可能是脾阳虚证的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