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目的 探讨大鼠肝移植自然耐受模型移植术后Foxp3基因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分别建立大鼠急性排斥(DA→LEW)、自然耐受(LEW→DA)、同基因组(DA→DA)肝移植模型,收集术后7、14、28d外周血、脾脏、肝脏标本,FCM检测标本淋巴细胞中CD4 CD25 Tr (regulatory T cell)比例变化,RT-PCR, 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肝脏内Foxp3基因及其scrufin蛋白的表达.结果 术后7d,各组外周血、脾脏、肝脏中CD4 CD25 Tr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术后14d自然耐受组脾脏、肝脏内CD4 CD25 Tr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同基因组(P<0.05),外周血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8d自然耐受组与同基因组间无差异(P>0.05).术后7d,自然耐受组移植物Foxp3 mRNA水平明显高于排斥组和同基因组(P<0.05);术后14d,自然耐受组移植物Foxp3 mRNA水平明显高于同基因组(P<0.05);术后28d,自然耐受组与同基因组移植物Foxp3 mRNA表达无差异(P>0.05).自然耐受组与同基因术后14、28d scrufin蛋白条带明显强于7d,且自然耐受组表达强于同基因组.结论 大鼠肝移植术后1~2周内,移植肝内Foxp3基因表达可诱导机体对移植物产生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单人操作大鼠原位肝移植(rat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ROLT)模型建立术的学习曲线.方法:将作者学习制作该模型最初的100例资料分为5阶段(各20例),对操作时间,无肝期,手术成功率,长期存活率及并发症率进行分析.结果:Ⅲ,Ⅳ,V阶段操作无肝期较Ⅰ,Ⅱ阶段明显减少(P=0.000),手术成功率从35%稳定上升至100%,长期存活率经历Ⅲ阶段55%~60%的平台期,达到95%;并发症率大大降低,模型稳定.结论:初学者经过耐心反复的训练,可通过学习曲线,熟练掌握ROLT术,成功建立肝移植基础研究需要的各种模型.  相似文献   
13.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了16例肝细胞癌(HCC)患者癌灶和癌旁肝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所用三对引物S1/S2、C1/C2和X1/X2分别选自HBV DNA的S区、前C和C区,以及X区。以质粒提取HBVDNA作灵敏度测定,PCR-EB可达10-2pg,PCR-SBH可达10-6pg。以S、C和X引物扩增,阳性率分别为43.8%(14/32) 71.9%(23/32)和71.9%(23/32);以C引物和X引物扩增,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S引物扩增,阳性率与C引物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与X引物比较,差异颇大(0.10>P>0.05)。16例肝中均检出HBVDNA片段。结果提示,防治HBV感染为我国HCC一级预防的重要方面。X基因整合导致细胞恶变,C基因表达受阻逃避宿主的免疫监视可能是临床肝癌发生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国产长春瑞滨(盖诺VNB)联合顺铂(D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近期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治疗46例病人,长春瑞滨25mg/m2,静滴d1、d8;顺铂(DDP)80mg/m2,静滴d1;21天为1周期,用药3~6个周期。结果:CR0例,PR22例,NC18例,PD6例,缓解期6~12个月,总有效率47.8%;毒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占93.5%,其中Ⅲ~Ⅳ度占60.9%,其次为轻度胃肠道反应占30.4%。结论:国产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肯定,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5.
对来自广东、广西、海南104例肝细胞癌(HCC)患者抗-HCV和HBsAg状况按年龄、性别配对和1:2的数量比设对照组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HCC组抗-HCV和HBsAg阳性率分别为12.50%(13/104)和86.54%(90/104),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4%(3/208),P<0.005)和13.46%(28/208,P<0.001)。与抗-HCV、HBsAg双阴性组比较,仅抗-HCV阳性、仅HB-sAg阳性以及两者均阳性时发生HCC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48.82、50.07和81.36,显示HCV、HBV均与HCC强相关,两者重叠感染时有协同致癌作用,作者提出预防和控制HBV、HCV感染对减少HCC发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HCC组织中HCVRNA正链和负链的检测分析周元平,彭文伟,姚集鲁,吕凌(中山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室:广州,510630)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基因,肝细胞癌中图号R512.63;735.7利用高度敏感的逆转录套式PCR技术和特异性引物的限制作用,本...  相似文献   
17.
18.
选取HCV-1、HCV-J、HCV-BK、台湾株HCV、中国河北株HCV序列的同源性部分,设计Ns3区部分序列的PCR引物.应用RT-PCR技术,从丙型肝炎患者血浆中扩增一长为448bp的cDNA片段作为目的基因,与经过限制性酶切的pUcI9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UHCV-Ns3.分别或混合应用HCV序列特异的引物和载作序列特异的通用引物,以PCR扩增重组质粒,结果扩增产物的分子量均与预期大小一致.限制性酶切位点分析结果也证实,克隆的基因是HCV的Ns3区部分序列的目的基因.克隆序列的特异性和插入方向同时得到了鉴定.  相似文献   
19.
孙备  柏俊  吕凌  陆忠祥 《中国医疗前沿》2007,(22):1729-1732
目的 研究甲硝唑结肠缓释片的缓释特征和结肠靶向特征.方法 采用家犬考察甲硝唑结肠缓释片口服后的血药浓度变化,并与甲硝唑普通片进行比较.采用大鼠口服受试药物,考察药物在大鼠消化道各段的释放情况.结果 结肠缓释片的ρmax为(4.94&#177;2.79)mg&#183;L-1,tmax为(12.7&#177;0.5)h,t1/2β为(5.65&#177;4.5)h,MRT为(16.65&#177;5.1)h,AUC0-T为(36.09&#177;12.81)mg&#183;h&#183;L-1,AUC0-∞为(37.63&#177;11.92)mg&#183;h&#183;L-1.与普通片比较,pmax显著降低,tmax显著延长,显示出缓释效果.大鼠口服甲硝唑结肠缓释片后主要在结肠段释放药物,在胃和其他肠段基本无药物释放.结论 甲硝唑结肠缓释片具有结肠靶向和缓释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抗肝肾微粒体抗体(Anti-LKM)有三种,均与肝炎有关。Anti-LKM_1是Ⅰ型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血清标记;Anti-LKM_2可能参与氯噻苯氧酸(ticryna-fan)所致药物性肝炎的发病;Anti-LKM_3则见于慢性丁型肝炎。Anti-LKM_1相关性肝炎由于常伴器官特异性免疫紊乱(如突眼性甲状腺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