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7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白花前胡甲素(Pd-Ia)对Ang II诱导的核转录因子c-Jun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核转录因子c-Ju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AngII(10-6mol/L)刺激心肌细胞2h后,细胞核内c-Jun蛋白表达显著增强,为对照组的2.8倍(P<0.01);白花前胡甲素对此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结论:白花前胡甲素能够拮抗AngII诱导心肌细胞c-Jun蛋白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22.
中西医结合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久省  宋青 《临床医学》2002,22(7):37-37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以糖代谢障碍为主的综合性疾病。严重危胁着人类的健康,被列为当代三大顽症之一。因而,如何有效地改善及防治糖尿病就成为当今医学界的一项重要研究科目。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胰岛素的生物效应,对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痤疮俗称“青春痘”,临床多见于青年女性,是内分泌科、皮肤科的常见病。该病中医病因往往多责之于肺热、胃热、痰湿,以清热解毒、化痰除湿为治则。笔者在临床治疗中发现女性患者痤疮多色黯,色素易于沉着,经久难去,同时多伴有痛经、月经不调、月经色黑有血块,舌质黯,或伴有瘀点、瘀斑等瘀血征象,故多从瘀血论治,并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4.
消渴病从肾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的综合征,属“消渴”范畴。论治消渴,虽然强调肺、胃、肾,但其病机关键还在于肾。  相似文献   
25.
头痛一嗅宁是应用先进工艺研制成的一种吸嗅新药。用该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风寒湿痹阻证)261例,并与颅痛定片随机对照,结果表明,近期痊愈36.78%,显效38.32%,有效19.92%,总有效率95.02%;起效时间12.26±7.66分钟。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未发现不良反应。动物实验表明该药能显著降低醋酸所致大鼠扭体反应,非常明显地降低醋酸所致小鼠热板法的痛阈,对扩张的免耳血管也有一定的收缩作用,对局部粘膜无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26.
近年来,随着微生态学和现代分子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肠道菌群逐渐成为国内外各学科研究者们眼中探索研究的"香饽饽",同时益生菌、肠道微生态、微生态制剂及肠道健康等也都成为眼下流行的热门词汇。肠道菌群不仅种类繁多、数量庞大,而且作用强大,可以影响人的代谢、免疫和营养等功能,临床中许多常见疾病都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比如肠易激综合征、肥胖、糖尿病等,所以对于人体来说,维持肠道菌群处于平衡状态,是保证机体健康的重要一环。加之,对于肠道菌群失调症,由于大家都普遍认为"西药伤肝"、"是药三分毒",所以大多选择通过中药调节肠道,这就促进了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肠道菌群方面的探索及发展。现在从单味中药、复方中药和针灸治疗等方面就关于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的相关研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7.
观察清身降糖颗粒和二甲双胍在对IGT患者临床症状、血糖、胰岛素水平、不良反应及糖尿病转化率等方面的差异。方法:将60例IGT患者随机分成清身降糖颗粒组30例和二甲双胍组30例。所有受试者在观察开始前均接受关于IGT方面的知识教育,并普及行为干预知识如合理饮食、运动疗法、心理疗法,观察时间为6个月。结果:①两组均能明显改善IGT患者临床症状、血糖、胰岛素水平(p=0.05);②清身降糖颗粒组在改善2hPG和临床症状方面明显优于二甲双胍组(P=0.05);③清身降糖颗粒组无明显副作用;④清身降糖颗粒组转为正常糖耐量者9例,仍为IGT者21例:二甲双胍组转为正常糖耐量者8例,仍为IGT者20例,转为糖尿病者2例;两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⑤治疗过程中除二甲双胍引起的副作用外,两组患者无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清身降糖颗粒在改善IGT患者的2llPG和临床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单独服用二甲双胍,且无二甲双胍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28.
解郁安神法治疗顽固性失眠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久省 《中医研究》2004,17(4):23-23,25
失眠(Insomnia)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临床上以入睡困难,睡后易醒,甚则彻夜不眠为特征,属祖国医学"不寐"范畴.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中采用解郁安神法治疗顽固性失眠60例,疗效较为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9.
痤疮俗称“青春痘”,临床多见于青年女性,是内分泌科、皮肤科的常见病。该病中医病因往往多责之于肺热、胃热、痰湿,以清热解毒、化痰除湿为治则。笔者在临床治疗中发现女性患者痤疮多色黯,色素易于沉着,经久难去,同时多伴有痛经、月经不调、月经色黑有血块,舌质黯,或伴有瘀点、瘀斑等瘀血征象,故多从瘀血论治,并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0.
瘿病,其发病与情志内伤关系密切。情志抑郁或忧患暴怒,肝失疏泄条达,肝气内郁,气机郁滞.津凝成痰,痰气交阻于颈,遂成瘿肿。采用中医理论辨治瘿病,确定相应治则治法。临床辨证分型为气郁痰凝、肝火亢盛、阴虚火旺、阴阳两虚等。治疗须注重柔肝解郁,化痰软坚散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