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39篇
  2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正>精神病是指在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识、情感、行为和意识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1]。女性精神疾病患者因为自知力丧失,流浪在外,生活无着落,生活习惯因此改变,加之处于育龄期女性生理的特殊性,易患传染病或被人强奸或本身有孕流浪在外等。流浪精神病患者妊娠与其家庭、社会及所处环境诸多因素有关,对这类患者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对策和安全管理,使她们安全生产、顺利回归社会是精神科医护人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分析某精神专科医院住院病案首页质量缺陷及影响因素,依此制定合理措施。方法从该院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2644份出院病历中检出缺陷病案首页550份,采用《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质量规范》(暂行)进行效果评价,分析常见质量缺陷及影响因素。结果550份病案首页填写缺陷前4位分别是个人基本信息(流浪精神障碍患者缺陷70%),诊疗信息缺陷中尸检记录(流浪精神障碍患者49%),签名与质控缺陷(流浪精神障碍患者42.60%),出院诊断及编码缺陷(普通精神障碍患者16%)。结论改善病案首页质量缺陷,需完善病案管理体系、规范病案书写,强化法律意识,提高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13.
胆道T管引流是治疗胆道疾病解除胆道梗阻的必要手段。胆道T管造影的目的是了解术后胆道的解剖位置、有无狭窄、扩张、梗阻、结石及胆道的排泄功能,其结果是决定能否拔管的重要依据。胆道T管造影有时会出现副反应,给患者造成痛苦。本科采用滴注法对患者进行胆道T管造影,同样  相似文献   
14.
急诊科观察室留观病人滞留原因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诊科观察室病人滞留原因及管理对策.方法 通过分析急诊科观察室病人滞留原因,采取了规范护理行为,保障病人安全;努力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全院相关科室紧密协作及医护人员共同管理的手段.结果 既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又避免了护患纠纷的发生,使滞留病人下降到3.40%.结论 疏通了住院渠道,保证了留观病人滞留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3~14岁哮喘和变应性鼻炎患儿吸入性致敏原分布特征的异同。方法2004-10—2005-10,北京儿童医院对527例哮喘和620例变应性鼻炎患儿进行吸入性致敏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分析比较检出阳性的致敏原在两组病例中的分布特征。结果哮喘和变应性鼻炎患儿SPT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7·8%和78·9%(χ2=0·823,P>0·05)。户尘螨、粉尘螨、交链孢霉、猫上皮、艾蒿是两种疾病主要致敏原。哮喘患儿户尘螨、粉尘螨、混合霉菌的阳性率分别为64·6%、59·8%、8·8%,均高于变应性鼻炎患儿(49·5%、47·9%、3·9%,均P<0·05)。变应性鼻炎患儿杂草花粉和艾蒿的阳性率分别为25·6%、26·0%,均高于哮喘患儿(19·3%、19·3%,均P<0·05)。40·2%的哮喘和46·2%的变应性鼻炎为单致敏原阳性。尘螨霉菌混合致敏及尘螨宠物混合致敏在哮喘和变应性鼻炎中最为常见。结论尘螨、霉菌、夏秋季花粉和宠物是3~14岁哮喘和变应性鼻炎患儿主要吸入性致敏原,两病具有相似的致敏原分布特征,但尘螨及霉菌过敏多见于哮喘,夏秋季花粉过敏多见于变应性鼻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成年大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理想指标。方法对70只大鼠进行BAEP检测,包括潜伏期(PL)、峰波间期(IPL)、波幅(Am),并对左右侧各参量作比较。结果I~V波潜伏期分别为(1.58±0.20)m s、(2.4±0.26)m s、(3.17±0.36)m s、(4.25±0.37)m s、(5.25±0.36)m s;波峰间期为Ⅰ~Ⅲ(1.58±0.28)m s、Ⅲ~Ⅴ(2.09±0.30)m s、Ⅰ~Ⅴ(3.67±0.31)m s;Ⅰ~Ⅴ波的波幅为(0.98±0.90)μV、(1.60±1.03)μV、(1.00±0.65)μV、(0.67±0.70)μV、(0.69±0.34)μV。结论潜伏期及波峰间期是反映BAEP的理想指标,波幅较差。  相似文献   
17.
杨戒骄  向莉  李双梅  杜换妨 《中国药房》2008,19(10):765-767
目的:确定头孢克肟干混悬剂的最佳制备工艺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考察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黄原胶、十二烷基硫酸钠不同处方量对干混悬剂沉降体积比的影响,筛选出适当的制备工艺;通过加速试验对所制制剂进行稳定性研究。结果:最佳工艺为十二烷基硫酸钠、黄原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分别占处方量的10%、20%、15%;所设计的头孢克肟干混悬剂工艺简单、稳定性良好,各项质量指标合格。结论:本工艺所制备的干混悬剂可达到《中国药典》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8.
治疗药物监测系统的开发及其在回顾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向莉  李盾 《中国药师》1999,2(6):302-304
目的:为临床药学工作者提供可自动进行多功能回顾性分析、查询及输入数据简便的治疗药物监测系统(TDMS程序)。方法:TDMS程序用VISUAL BASIC 5.0开发,在Windows 95操作系统上运行;对我院1997、1998两年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所测定血药浓度数据运用TDMS程序分析。结果:TDMS程序可自动增添病人档案、自动给出血药浓度参考值、能进行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情况分析、血药浓度次数比较、病人血药浓度的统计数据等回顾性分析及多功能查询。结论:TDMS程序是开展治疗药物监测(TDM)工作非常实用的工具,我院医生对TDM的依从性正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经屋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SIT)的哮喘患儿对尘螨过敏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变化。方法选取54例尘螨过敏性哮喘患儿,其中男性38例,女性16例;年龄6~11岁,平均年龄9岁1个月。27例经标准化屋尘螨过敏原皮下SIT疗程1.5~2.0年患儿作为SIT组,另27例未经SIT患儿作为对照组。应用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测定方法测定肺通气功能,参数为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应用荧光酶联免疫法测定2组患儿血清屋尘螨特异性IgE和特异性IgG4浓度;分离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质量浓度20μg/mL屋尘螨蛋白浸液刺激并培养48 h后,检测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细胞)的相对数量和可分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Treg细胞百分比;同时留取细胞培养上清液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检测细胞因子IL-4、干扰素-γ(IFN-γ)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结果 SIT组患儿肺功能FEV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T组IgG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 1)。SIT组IgE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刺激后Treg细胞百分数分别与各自该组内未经刺激时基础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PBMC无论是否经屋尘螨蛋白浸液刺激时Treg细胞百分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T组刺激后Treg细胞百分数高于自身未经刺激基础水平1.56倍。对照组经刺激后与未接受刺激比较,Treg细胞百分数无显著变化;SIT组PBMC培养上清液中IL-4和TGF-β1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IFN-γ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屋尘螨SIT的哮喘患儿对尘螨过敏原特异性免疫反应表现为Treg细胞比率增加,Th1/Th2免疫反应平衡改变,屋尘螨特异性IgG4浓度增高,提示发生对尘螨过敏原特异性免疫耐受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应用护理营销策略提高急诊患者满意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营销策略提高急诊患者满意度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将内部营销、外部营销及互动营销的营销理论,结合急诊工作特点,应用于急诊科护理管理.结果 患者满意率由实施前90.42%提升至实施后96.6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护患纠纷与投诉由实施前3例次将为零.结论 采用护理营销策略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率,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