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应用双生子法探讨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儿童青少年智力影响.方法 采用中国修订版-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评定6~16岁333对双生子的智力特点.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遗传和环境因素对智力的影响.结果 6~16岁儿童青少年的总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IQ)遗传度为0.43,其中言语智商(verbal intelligence quotient,VIQ)遗传度为0.37,而遗传因素对操作智商(performance intelligence quotient,PIQ)影响甚小.10~16岁的青少年智力遗传度大于6~9岁的儿童(IQ:0.82 vs 0.00,VIQ:0.80 vs 0.00,PIQ:0.51 vs 0.00).男性的言语智商(0.47)受遗传影响大于女性(0.05);而在男性和女性中,操作智商均主要受共享环境的影响.结论 在儿童青少年时期,总智商和言语智商有中度的遗传度,而共享环境因素对操作智商的影响更大;但智商总分及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分测试分在年龄较大的青少年的遗传度都明显高于年龄较小的儿童.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脑梗死大鼠经低频电刺激治疗后,其梗死灶镜区脑皮质突触可塑性变化,初步从分子水平探讨低频电刺激治疗的基本机制。 方法将48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低频电刺激组、安慰刺激组和假手术组。造模术后3 d,低频电刺激组接受低频电刺激治疗7 d(20 min/d);安慰刺激组安放电极但不予电刺激;假手术组无特殊处置。以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动物脑梗死灶镜区突触超微结构,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测定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突触素的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低频电刺激治疗7 d后,与安慰刺激组及低频电刺激治疗前相比,镜区皮质突触的界面曲率增大、突触间隙缩窄;GFAP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改变,而突触素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 结论低频电刺激可诱导脑梗死大鼠梗死灶镜区脑皮质发生活跃的突触可塑性变化。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低频电刺激对急性局灶性脑梗死大鼠运动功能和梗死边缘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探讨低频电刺激治疗促进脑梗死后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 方法5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低频电刺激组、模型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每组18只,每组动物再分为治疗3,7和14 d 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参照Longa等的线栓法制成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低频电刺激组于造模术后3 d开始进行低频电刺激治疗,模型对照组应用相同的低频电刺激仪治疗,但不予以电流刺激,假手术组不予任何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各时间点给予平衡木行走测评、转棒上行走测评和网屏试验等功能评定;以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梗死边缘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水平变化。 结果低频电刺激组大鼠运动功能较模型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低频电刺激组缺血性半影区的GFAP阳性率较模型对照组高(P<0.05)。 结论低频电刺激能促进脑梗死大鼠运动功能恢复,其中一个重要机制可能是低频电刺激能增强GFAP的表达,促进缺血后脑的可塑性变化,构成了脑梗死后功能恢复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功能性电刺激(FES)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运动功能和缺血半影区与镜区突触素(SYN)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Longa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MCAO造模步骤结束后,在大鼠偏瘫侧上肢埋置金属导线连接FES治疗仪。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安慰电刺激组和FES组,每组又分为0d、3d、7d、14d 4个亚组,每亚组6只。FES在术后3d开始,使大鼠偏瘫上肢产生伸腕和伸指动作,每天1次,每次10min。在FES刺激前后的各个时间点进行网屏实验以观察各组的运动功能变化;应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缺血半影区和镜区SYN蛋白表达。结果:FES组在刺激7d和14d后运动功能较安慰电刺激组明显改善(P<0.05)。脑缺血半影区在刺激3d、7d、14d后、镜区在刺激7d、14d后,FES刺激组较安慰电刺激组SY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结论:FES可以改善急性脑梗死大鼠的运动功能,并增强脑梗死周围缺血半影区和镜区SYN的蛋白表达,即增强脑的可塑性,但半影区的可塑性出现早于镜区,且表达强于镜区。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功能性电刺激(FES)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运动功能和缺血半影区微管相关蛋白-2(MAP-2)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FES安慰治疗组和FES治疗组共三组,每组又分为治疗0d、3d、7d、14d四个亚组,每亚组共6只,术后3天开始FES治疗。FES治疗引起瘫痪侧伸腕伸指动作,每天1次,每次10min。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各个时间点采用网屏试验评定运动功能,评定后取材,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半影区MAP-2变化。结果:治疗7d和14d后,FES治疗组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86.
目的 应用双生子法探讨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儿童青少年智力影响.方法 采用中国修订版-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评定6~16岁333对双生子的智力特点.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遗传和环境因素对智力的影响.结果 6~16岁儿童青少年的总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IQ)遗传度为0.43,其中言语智商(verbal intelligence quotient,VIQ)遗传度为0.37,而遗传因素对操作智商(performance intelligence quotient,PIQ)影响甚小.10~16岁的青少年智力遗传度大于6~9岁的儿童(IQ:0.82 vs 0.00,VIQ:0.80 vs 0.00,PIQ:0.51 vs 0.00).男性的言语智商(0.47)受遗传影响大于女性(0.05);而在男性和女性中,操作智商均主要受共享环境的影响.结论 在儿童青少年时期,总智商和言语智商有中度的遗传度,而共享环境因素对操作智商的影响更大;但智商总分及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分测试分在年龄较大的青少年的遗传度都明显高于年龄较小的儿童.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电针对化疗药物所致病理性神经痛(CIPN)的治疗效果,为临床上电针治疗化疗药物所致CIPN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8例CIPN病人按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电针组8例,予电针治疗;西药组10例,予甲钴胺片口服治疗;电针联合西药组10例,予电针和口服甲钴胺片联合治疗。3组均治疗1个疗程。采用视觉模拟(VAS)评分评估病人治疗前后疼痛程度,以Likert总体恢复自我评分作为评估病人临床疗效的总体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后3组Likert评分均增高,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电针组和电针联合西药组VAS评分明显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ikert总体恢复自我评分无统计学意义,但具有显著时间效应(P0.01)。结论电针联合西药治疗可以缓解化疗所致病理性神经痛。  相似文献   
88.
向云  易华清  金剑 《吉林医学》2022,(9):2469-2471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措施。方法:选取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97例胆囊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消化系专用生存质量量表(GIQLI)总分为(115.82±9.16)分;单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运动习惯、早晨用餐习惯、三高症与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运动习惯、吸烟史、饮酒史、术后并发症与影响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早晨用餐习惯每周<4次、有三高症是影响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高危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受文化程度、早晨用餐习惯、三高症影响。  相似文献   
89.
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pregnancy associated aplasfic ane-mia,pAAA)是指患者既往无贫血病史,仅在妊娠期发生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十分罕见而又严重的疾病。患者表现为妊娠期的血象减少和骨髓增生低下,而妊娠前和妊娠终止后血象正常。1888年Ehrlich报道了第1例再生障碍性分血(aplastic anemia,AA),而此例即发生于妊娠期,以后陆续有所报。由于病例数量很少。PAAA的病因尚不明确,诊断及治疗这类患者的临床经验也有限。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Thera-Band渐进抗阻系统核心肌群稳定训练结合针刺、推拿治疗腰痛的疗效。方法:100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针刺、推拿治疗,治疗组同时接受Thera-Band渐进抗阻系统核心肌群稳定训练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周,随访半年。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和JOA下腰痛评价表评定。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的VAS和JOA下腰痛评价表差异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组效果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随访半年,治疗组VAS和JOA下腰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Thera-Band渐进抗阻系统核心肌群稳定训练结合针刺、推拿对慢性腰痛患者的恢复有较好的长期疗效和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