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044篇 |
免费 | 353篇 |
国内免费 | 17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4篇 |
儿科学 | 73篇 |
妇产科学 | 78篇 |
基础医学 | 361篇 |
口腔科学 | 112篇 |
临床医学 | 1051篇 |
内科学 | 566篇 |
皮肤病学 | 129篇 |
神经病学 | 159篇 |
特种医学 | 27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360篇 |
综合类 | 2240篇 |
预防医学 | 1116篇 |
眼科学 | 59篇 |
药学 | 928篇 |
14篇 | |
中国医学 | 786篇 |
肿瘤学 | 20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0篇 |
2023年 | 128篇 |
2022年 | 190篇 |
2021年 | 225篇 |
2020年 | 152篇 |
2019年 | 126篇 |
2018年 | 173篇 |
2017年 | 97篇 |
2016年 | 136篇 |
2015年 | 130篇 |
2014年 | 406篇 |
2013年 | 275篇 |
2012年 | 301篇 |
2011年 | 340篇 |
2010年 | 317篇 |
2009年 | 312篇 |
2008年 | 319篇 |
2007年 | 382篇 |
2006年 | 357篇 |
2005年 | 407篇 |
2004年 | 374篇 |
2003年 | 290篇 |
2002年 | 235篇 |
2001年 | 227篇 |
2000年 | 264篇 |
1999年 | 258篇 |
1998年 | 268篇 |
1997年 | 249篇 |
1996年 | 250篇 |
1995年 | 268篇 |
1994年 | 223篇 |
1993年 | 140篇 |
1992年 | 133篇 |
1991年 | 89篇 |
1990年 | 84篇 |
1989年 | 83篇 |
1988年 | 37篇 |
1987年 | 44篇 |
1986年 | 37篇 |
1985年 | 29篇 |
1984年 | 22篇 |
1983年 | 25篇 |
1982年 | 20篇 |
1981年 | 29篇 |
1980年 | 13篇 |
1979年 | 8篇 |
1966年 | 5篇 |
1963年 | 9篇 |
1962年 | 6篇 |
1959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82.
83.
84.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大鼠脑创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的Feeney自由落体脑损伤模型,对颅脑损伤大鼠用Res(50mg/kg,ip)治疗,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受损脑组织治疗前后TUNEL阳性细胞数、Bcl-2及Bax的表达变化.结果 治疗组大鼠脑组织TUNEL及Bax表达阳性细胞数低于创伤组及对照组(P<0.05),Bcl-2表达伤后持续升高,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和创伤组(P<0.05),创伤组和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白藜芦醇具有抗凋亡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促凋亡因素,促进抑凋亡因素表达来减少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的凋亡,发挥脑保护作用,其详细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5.
86.
目的:观察NOD/SCID小鼠动情周期及卵巢切除术后阴道涂片的变化。方法:连续观察9天NOD/SCID鼠,每日进行两次阴道涂片,计算动情周期时间及发生率。卵巢切除后,阴道涂片并观察阴道涂片变化。结果:NOD/SCID小鼠动情周期为4-6天。有规律动情的小鼠占80%。阴道口状态与动情周期无明显相关。卵巢切除术后,阴道涂片呈动情后期或动情间期改变。结论:采用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法可判断NOD/SCID雌性小鼠的动情周期及特点,NOD/SCID雌性小鼠卵巢切除手术有效。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中医饮食护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1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医饮食护理,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观察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饮食护理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上,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8.
89.
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基因多态性与山西省家族性乙型肝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ymphoeyte antigen,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山西省家族性乙型肝炎临床转归及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状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以山西省家族性乙型肝炎家庭中的295位成员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健康对照组、慢性无症状携带(ASC)组、慢性乙型肝炎(CHB)组及肝硬化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 probe,PCR—SSOP)结合荧光磁珠流式检测技术,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检测。采用,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计算法比较HLA—DRB1各等位基因频率在各组间以及在HBV DNA不同载量下的分布情况,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相关疾病的等位基因风险率以相对危险系数(RR)表示。结果HLA—DRB*04基因频率在健康对照组为0.159,明显高于ASC组(0.069)和CHB组(0.0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4.892和4.072,P值均〈0.05);HLA—DRB1*07等位基因在CHB组和肝硬化组的频率分别为0.131和0.154,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140和5.529,P值均〈0.05);HLA—DRB1*13等位基因频率在健康对照组为0.037,高于CHB组(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316,P〈0.05)。HLA—DRB1*15等位基因频率在ASC组为0.206,在肝硬化组为0.11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87,P〈0.05)。其他各等位基因频率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年龄在ASC、CHB及肝硬化3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38,P〈0.01);HBV DNA阳性组的HLA—DRB1*07基因频率(0.167)高于HBV DNA阴性组(0.096)(χ^2=5.268,P=0.002)。结论HLA—DRB1*07与家族性HBV易感性有关,可能是山西省家族性乙型肝炎易感基因或连锁基因。HLA—DRBI*04及HLA—DRB1*13与家族性乙型肝炎抗性相关,可能是山西省家族性乙型肝炎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90.
肠瘘并发腹腔感染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瘘时,由于肠液溢漏至腹腔,常并发腹腔感染,导致营养进一步损耗,内环境平衡失调,继而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肠瘘并发腹腔感染导致肠瘘患者死亡,占肠瘘死亡病例的92%,因此肠瘘并发腹腔感染的治疗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