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8篇
基础医学   25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8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91.
Survivin表位肽诱导CTL免疫学效应及杀瘤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urvivin HLA-A2限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SV20-28、SV23-31、SV88-96、负载DC诱导CTL免疫学效应和杀瘤活性。方法:从外周血中分离PBMC诱导DC,用Survivin高亲和性SV20-28、中等亲和性SV23-31及低亲和性表位肽SV88-96负载DC并诱导CTL;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CTL细胞IFN-γ的分泌情况;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其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Survivin高亲和性表位SV20-28和中等亲和力表位SV23-31负载DC诱导的CTL能产生分泌IFN-γ细胞,在ELISPOT试验中效靶比为1∶1时产生的斑点数分别为183.42±16.07、76.08±8.42,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斑点数,P0.05;而低亲和力表位SV88-96诱导的CTL未能产生明显的IFN-γ分泌细胞。高亲和力及中等亲和力表位肽诱导的CTL能以MHCⅠ限制方式杀伤Survivin阳性细胞,在效靶比为50∶1、25∶1、12.5∶1时的杀伤率分别为(62.40±5.16)%、(44.0±2.32)%、(26.53±1.07)%和(33.42±4.76)%、(25.16±2.64)%、(15.83±1.57)%,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5.59±0.16)%、(4.76.0±0.32)%、(2.93±0.07)%;而低亲和力表位肽SV88-96诱导的免疫细胞对靶细胞没有明显的杀伤作用。结论:Survivin表位肽负载DC可有效诱导出CTL,Survivin表位肽SV20-28、SV23-31可有效诱导CTL产生免疫反应,并能以MHCⅠ限制方式杀伤Survivin阳性细胞。  相似文献   
92.
本文应用植物血凝素(PHA)对LAK细胞和CD3AK细胞进行预刺激,并分析几种效应细胞在增殖水平、细胞表型、对K562细胞等的杀伤作用,结果经PHA预刺激后的效应细胞体外扩增能力强,CD8表达水平高,对K562和Raji有较强的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93.
难治性恶性实体瘤采用大剂量化疗可获得常规剂量化疗难以达到的效果,为保证大剂量化疗的安全实施,必须有效保护造血。我院自1997年1月至今,采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支持大剂量化疗成功治疗3例实体瘤患者。现报告如下。病例报告例一,男25岁,因“纵隔精原细胞瘤锁骨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入院。1996年9月7日行“纵隔恶性肿瘤姑息性切除术”,术后病理:(纵隔)精原细胞瘤,侵犯周围粘连的肺组织。术后2周复发,CT示:前上纵隔内见大块软组织影,最大截面积7.0×9.2cm,锁骨上淋巴结转移。B超示: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住院行IFO VP16 DDP…  相似文献   
94.
肿瘤的复发与停止治疗时患者体内仍存在用常规方法无法检测出的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有关,关于MRD的研究已成为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B细胞所特有的基因重排等遗传学特征为我们提供了可用于检测B细胞淋巴瘤(B-NHL)MRD的分子标志,本文就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5.
用纳米微粒包装肿瘤抗原,并探讨其诱导产生CTL的免疫学特性和杀瘤活性。采用复乳溶剂蒸发法制备包含有恶性黑色素瘤抗原肽Mart-1-27-35纳米微粒;扫描电镜观察所制得纳米颗粒的形态。用NP-Mart-1-27-35诱导抗原特异性CTL并用ELISPOT法和LDH法检测其特性和杀瘤活性。结果:电镜观察所制得的纳米颗粒为圆形,平均直径为(208.52±12.43)nm。HPLC分析纳米-抗原肽的抗原载入量为6.72%±0.28%,平均包封率为91.23%±3.56%;ELISPOT检测表明纳米微粒包装的抗原肽能引起较强的免疫反应,产生分泌IFN-γ的细胞斑点数分别为(476.37±29.43)/2×104,显著高于单纯使用抗原肽时所产生的斑点数;LDH检测显示与单纯使用抗原肽相比,纳米-抗原肽诱导的CTL对Mart-1+细胞的杀伤能力显著提高。纳米微粒包装的抗原肽能够显著增强并延长DC对抗原的提呈作用;其诱导产生的CTL能以MHC I限制的方式特异识别和杀伤表达相应抗原的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96.
骨髓细胞移植入心肌梗死区对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骨髓细胞移植入心肌梗死区对细胞因子bFGF、IGF 1、TGF β1、IL 1β、和IL 8分泌的影响。方法 移植组将骨髓细胞经局部注射移植入心肌梗死区域 ,对照组予以注射相同剂量的PBS液。 1、2、4、8周后取心肌标本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心肌梗死区血管密度及细胞因子表达或含量。结果 骨髓细胞移植 1、2、4、8周后 ,梗死区血管密度高于对照组 ,且随移植后观察时间的延长 ,血管密度逐渐增加 ;同时 ,移植组梗死局部注射区间质细胞bFGF、TGF β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梗死区心肌细胞TGF β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移植组梗死区心肌IGF 1、IL 1β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IL 8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结论 骨髓细胞移植入梗死心肌 ,可通过分泌细胞因子bFGF、IGF 1、TGF β1、IL 1β、和IL 8对梗死心肌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7.
 研究证实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和帕尼单抗是晚期结直肠癌的有效治疗药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测定的EGFR表达强弱与临床疗效无关。介绍了目前有可能预测从西妥昔单抗或帕尼单抗治疗中受益的标志物,包括KRAS突变、EGFR拷贝数、EGFR配体(EGF、表皮调节素和双调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IgG FcγR(FCGR2A-H131R和FCGR3A-V158F)和核因子κB。这些标志物将在避免抗EGFR治疗毒性、减少治疗费用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8.
SELDI蛋白芯片技术全称为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urface 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SELDI-TOF-MS),把层析、质谱等项技术合理应用于蛋白样品的检测,具有高通量、高效率、高灵敏度等特点,可以快速地分析各种生物样品中蛋白质组的组成,在基础医学研究、临床疾病诊断以及药物研发方面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其组成、技术原理、特点及其在肝癌和相关肝病中的应用、意义及发展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
造血细胞生长因子对脐血CD34+细胞短期体外扩增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造血细胞生长因子(HGF)的不同组合对脐血CD34 细胞短期体外扩增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磁珠法分高纯化脐血CD34 细胞,培养于无血清培养液中。加入不同的细胞因子,于第4,7,10,14天检测CD34 细胞百分率和有核细胞(NC)总数。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各组的NC扩增倍数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虽不同程度的增加,干细胞在FL、TPO,GM-CSF、SCF、IL-6、G-CSF、EPO和IL-3等因子作用下,NC扩增倍数在培养第14天达高峰,为328.96倍;而CD34 细胞扩增倍数在培养第7天达最高峰,但在FL、TPO、GM-CSF、SCF,IL-6、G-CSF等因子作用下,CD34 细胞扩增倍数最大,7d后达25.23倍,而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结论 脐血CD34 细胞在HGF作用下,扩增时间以7-10d为最佳。  相似文献   
100.
肿瘤的复发与停止治疗时患者体内仍存在用常规方法无法检测出的微小残留病(minimalresidualdisease,MRD)有关,关于MRD的研究已成为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B细胞所特有的基因重排等遗传学特征为我们提供了可用于检测B细胞淋巴瘤(B NHL)MRD的分子标志,本文就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IgH、bc1- 2 /IgH检测B NHLMRD的理论基础B NHL与其他恶性肿瘤一样具有克隆性的特征,它的所有的子代瘤细胞都是从同一个恶变的细胞演化而来的,即这个恶变的B细胞及其所有的子代细胞是一个克降,它们具有相同的基因编码,当患者经治疗达CR(完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