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探讨新生儿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病原菌分布与防治策略.方法:选取新生儿HAP患儿68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及药敏试验.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待细菌学检查和药敏试验结果后,针对性选用窄谱抗生素.结果:68例HAP患儿共培养出64例菌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株占76.56%,以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多见,革兰阳性球菌株占23.44%.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菌素类等常用抗生素具有极高耐药性,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较低.经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和细菌清除效果.结论:新生儿HAP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策略具有较好的细菌清除作用和临床效果,可用于新生儿HAP治疗的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PBL结合真实病例教学法在儿科临床肺炎教学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的80名实习生,随机分为实验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取PBL结合真实病例教学法,根据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两组实习生入科前理论摸底考试成绩无显著差异,实验组出科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结合真实病例教学法应用于儿科临床肺炎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四物汤对环磷酰胺所致贫血小鼠肾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表达的影响,从分子生物学水平为四物汤补血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环磷酰胺腹腔注射建立小鼠贫血模型,同时给小鼠灌服四物汤,采用Trizol试剂提取肾组织总RNA,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肾组织促红细胞生成素mRNA表达情况(β-actin为内对照标准)。结果:四物汤组小鼠肾脏EPOmRNA(2.589±0.426)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2.438±0.233)和环磷酰胺组(2.396±0.354),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2.849,2.838,P均<0.05)。结论:四物汤能抑制环磷酰胺所致的小鼠贫血,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肾组织EPOmRNA的表达,使肾脏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从而促进红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34.
畲族人群载脂蛋白B(apoB)基因多态性遗传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江西、浙江、福建三省8个畲族家系31个个体中抽血提取DNA,用PCR技术对其apoB基因多态性位点进行扩增。结果表明:所有子代的扩增片段均可从父母的扩增片段中找到来源,子代为纯合子者,其父母的扩增片段中至少有一条相同,纯合子父亲的扩增片段在几个子代中同时出现。实验证明:畲族人群apoB基因的多态性遵循孟德尔定律。  相似文献   
35.
从性病门诊收集145例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患者(男性120例,女性25例)泌尿生殖道分泌物,用培养法检测其解脲脲原体(UU)。结果显示UU的阳性率男性为29.16%,女性为48.00%,提示UU是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的病原体之一。另外,对于男性患者,急性期取尿道分泌物,慢性者取前列腺液或精液培养,其UU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别(P>0.05)。  相似文献   
36.
叶金花 《浙江医学》2010,32(8):1247-1248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一种临床病症,它不仅引起神经系统的永久性损害,还可引起心、肾的损害,严重者可致死亡。本文旨在探讨蓝光联合茵桅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  相似文献   
37.
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轮状病毒腹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婴幼儿急性腹泻常由轮状病毒(RV)感染导致,以秋冬季节最为高发。RV型别繁多,可根据其VP6蛋白的抗原性不同分为A、B、C、D、E、F和G7组,由于交叉保护性差,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治疗办法。RV传染性较高,近年很多研究表明,采用母乳喂养可减少RV入侵婴幼儿小肠黏膜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6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预防组和对照组各30例,预防组给予气管内滴注单剂量PS100 mg/kg,比较两组患儿的RDS发生率、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预防组早产儿的RDS发生率(16.67%与50.00%)。氧疗时间[(4.3±1.3)天与(13.4±1.8)天]、机械通气时间[(5.3±3.6)天与(9.5±2.4)天]、住院时间[(32.8±3.4)天与(52.8±4.0)天]、并发症发生率(感染:36.7%与86.7%),呼吸暂停(30.0%与83.3%),颅内出血(6.7%与30.0%),气管发育不良(6.7%与26.7%)及病死率(10.0%与43.3%),均比对照组低,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PS可降低早产儿RDS发生率及病死率,缩短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调查小儿肺炎支原体引起呼吸道感染发病情况及相关症状,并对重症肺炎支原体发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儿科住院治疗的20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肺炎支原体导致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症状,并对重症肺炎支原体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肺炎支原体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以秋季(27.00%)及冬季(33.00%)为主,以咳嗽(49.00%)和发热(34.00%)为主要表现,并且反复呼吸道感染及感染部位于下肺叶为重症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 肺炎支原体是儿童时期呼吸道感染重要病原之一,临床上应根据其临床特点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40.
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天友  叶金花 《海峡药学》2009,21(6):164-164
目的评价茵桅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124例患儿分为两组。实验组为茵桅黄颗粒加光疗,对照组单纯光疗。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黄痘消退明显加快。结论茵栀黄颗粒可以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