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30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23篇
  1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目的研究高频振荡通气加常频通气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特点。方法以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18例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10例和对照组8例,研究组通气模式为高频振荡通气加常频通气,对照组采用为常频通气模式,比较两组患儿匕机后临床疗效、呼吸机参数、氧合指标以及气胸、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总结高频振荡通气加常频通气的护理特点和体会。结果研究组上机24h后吸氧浓度(FiO2)、平均气道压力(MAP)、氧合指数(0I)和临床转归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气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颅内出血发生率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频叠加常频通气模式能提高HMD患儿的氧合,改善临床转归,降低气胸的发生率,而且不增加颅内出血的发生,疗效明显优于常频通气模式。同时治疗过程中优质的机械通气相关护理配合是抢救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2.
目的了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的病程特点,评价PV治疗及其与血栓栓塞、骨髓纤维化、白血病转化等的相关性;探讨影响PV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分析287例PV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参数及治疗情况。根据其血栓栓塞、骨髓纤维化、继发造血及非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和死亡情况,探讨影响PV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结果287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46(8-360)个月。115例(40.1%)发生血栓栓塞事件208次,其中59例(51.34%)发生2次以上或2个部位以上栓塞。栓塞事件多发生于PV诊断时或诊断前2年内。高龄、既往血栓栓塞病史及疗效不理想是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具备2项以上不良指标者血栓栓塞发生率明显高。190例骨髓活检患者中36例(18.9%)PV患者发生骨髓纤维化,骨髓纤维化发生于发病后80(8—190)个月内,发病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脾大,烷化剂及羟基脲应用是并发骨髓纤维化的危险因素。2例发生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1例发生非造血系统恶性肿瘤;1例发生淋巴瘤。13例死亡,其中9例(69、2%)死于血栓栓塞,2例(15.4%)死于白血病,消化道出血和多脏器功能衰竭各1例。结论PV患者血栓栓塞发生率较高,骨髓纤维化发生时间较早。影响生存的主要因素是血栓栓塞及进展为白血病。  相似文献   
133.
核磷素(NPM)是一种多功能磷蛋白。核磷素基因杂合子变异(NPM1)是正常染色体核型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最常见的基因异常。CD34-、正常染色体核型、NPM1突变/FLT3阴性,提示预后良好。通过检测NPM1基因突变可以将具有正常染色体核型的AML患者进一步分组。本文就核磷素在AML中的作用机制、临床特征、预后分层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4.
周亨德教授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为主要症状.因其发病机制未明,临床反复发作,治疗颇为棘手,且治愈后常因外感、饮食失常、情志失调、劳倦过度等因素而复发,终致缠绵难愈,不易根治.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周亨德教授长期致力于消化系统的研究,造诣颇深,尤其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运用中医辨证施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5.
中国人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家系:SCN4A新突变位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检测相关基因的突变位点来研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HOKPP)这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的遗传学病因。方法 运用PCR扩增及反应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 ,对一个中国人低钾周麻家系 3 2名成员进行基因筛查 ,并运用亚克隆方法进行证实。结果 在编码Na通道的基因SCN 4A上第 2 0 14位核苷酸存在一个新点突变 (CGT TGT) ,为杂合突变 ,并引起相应编码氨基酸的改变 ,由原来的精氨酸变为半胱氨酸 (R672C) ,此突变为HOKPP一个新的突变类型 ,并且经亚克隆的方法进一步证实了此杂合突变。结论 在一中国人HOKPP家系的SCN4A 12号外显子上发现了新的点突变 (C2 0 14T ) ,它只在HOKPP患者中存在。家系中各患者的表现各不相同 ,提示了R672C突变型可能具有不完全外显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6.
目的建立六味地黄制剂的丹皮酚和马钱苷溶出测定方法,并对市售不同生产厂家、不同批号的六味地黄制剂的丹皮酚和马钱苷溶出度进行考察及比较。方法采用溶出度第三法(小杯法)测定六味地黄丸的溶出度,以高效液相法测定其浓度,再按威布尔分布模型原理计算溶出参数,并对溶出参数用方差分析。结果不同剂型、不同厂家的样品溶出参数的方差分析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不同剂型、不同厂家的六味地黄制剂溶出度存在差异,同厂生产的不同批号制剂间溶出效果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137.
甲状腺髓样癌是甲状腺滤泡旁C细胞来源的肿瘤,以分泌降钙素为特征,其中20% ~ 25%为家族遗传性,与其他类型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相比,具有发病年龄较轻,易复发、易转移、预后较差的特点.RET基因突变在临床表型和基因型间有着良好的相关性.本文详细介绍1例遗传性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治和术后随访情况以及患者及家系成员RET基因筛查结果,以使临床医生重视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治.  相似文献   
138.
董秀丽  郭超  沈杰  叶蕾 《护理学杂志》2012,27(24):70-72
目的 了解骨科护士对疼痛知识掌握的现状,为改进临床疼痛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以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调查问卷为基础设计骨科护士疼痛知识与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对100名骨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骨科护士疼痛知识总均分9.15±2.28,正确率为41.59%;不同病区、有无接受疼痛知识培训护士的疼痛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92.00%骨科护士认为有必要进行疼痛知识培训,培训周期以1个月(22.00%)和3个月(43.00%)为主,75.00%护士希望由专业机构进行培训.结论 骨科护士疼痛知识缺乏,对疼痛培训需求高.建议加强疼痛知识规范化培训,提高骨科护士疼痛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9.
目的 探讨心脏手术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 应用Microsoft Access XP数据库和SPSS 19.0统计软件,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开封市中心医院490例心脏疾病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心脏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结果 心脏手术术后发生肺部感染42例,总发生率为8.6%,其中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20例,感染率6.2%;瓣膜置换术后并发肺部感染22例,感染率13.1%。单因素分析提示心脏瓣膜疾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于先天性心脏病,在相同因素下,两者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76,P=0.010),多因素分析提示手术类型,手术时间与肺动脉高压是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心脏瓣膜病术后肺部感染率高于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时间、肺动脉高压是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0.
结核性脑膜炎(TBM)简称结脑,是小儿结核病中最严重的1种,多见于婴幼儿,病死率及后遗症发牛率较高,常在结核原发感染后1年以内尤其是3~6个月内,由结核菌经血行播散所致,结脑为全身粟粒型结核的一部分,结核菌使软脑膜呈弥漫性特异性改变,充血、水肿、炎性渗出,并形成许多结核结节,蛛网膜下腔大量炎性渗出物,尼以脑底部最为明显,易引起脑神经损害和脑脊液循环受阻.脑血管亦呈炎性改变,严重者致脑缺血软化出现偏瘫、脑坏死或脑疝,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