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咽鼓管是中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沟通中耳和鼻咽的管道.咽鼓管是人体最复杂的结构之一,与中耳和鼻咽疾病关系甚为密切.咽鼓管阻塞是咽鼓管机能障碍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它既是多种鼻、咽、腭部疾病的结果,又是多种中耳疾病的原因.咽鼓管阻塞在渗出性中耳炎和各型中耳炎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中耳成形术的成败密切相关. 由于解剖、生理等原因,咽鼓管阻塞的治疗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鉴于恒河猴与人的中耳解剖极其相似,我们用10只恒河猴行外耳道进路咽鼓管成形术的动物实验,冀以寻求解决人咽鼓管骨部和峡部阻塞的方法,为扩大中耳成形术的适应症和治疗渗出性中耳炎创造条件.此动物实验的目的是:(1)寻求一条行咽鼓管成形术安全、方便的手术进路;(2)观察在咽鼓管成形术中放置不同植入材料后的组织反应;(3)同位素铟在咽鼓管功能检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人喉返神经分支的应用解剖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了解喉返神经在喉内的分支及分布,为施行选择性喉返神经吻合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50例正常人新鲜喉标本进行系统的显微神经解剖研究。结果:95%喉返神经在距同侧环甲关节下方1.0-2.5cm处形成喉返神经喉外分叉点,根据分支情况可将分为三型。喉内肌除环甲状外,均由喉返神经前支支配,其中88%的环杓后肌为喉返神经前支发出单支支配;12%为双支支配,结论:在甲状软骨板后下部处开窗,可显露同侧喉返神 相似文献
14.
喉软骨支架缺损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再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 纤维蛋白复合物 (BMP FG)、骨基质明胶 (BMG)、羟基磷灰石 (HA)在行犬甲状软骨缺损移植修复中的效果 ,为寻求一种理想的移植材料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制备甲状软骨缺损动物模型 ,将其分为 4组 :空白组、HA组、BMG组和BMP FG组 ,分别用相应的上述材料进行修复 ,并于术后 1、2、4、8和12周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犬取材行大体标本观察 ,光镜和电镜检测。结果 :BMP FG和BMG均能诱导缺损部位形成软骨或骨 ,但前者效果明显优于后者 ;HA不能将缺损形成良好修复。结论 :BMP FG是喉软骨缺损修复的良好材料 ,优于BMG ,HA修复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5.
部分活血化瘀中药及血管活性药对豚鼠内耳微循环影响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报道了七种单味活血化瘀中药、两种复合中药和两种血管活性药物对正常豚鼠内耳血管纹毛细血管管径、血管纹局部血流量、血管纹超微组织结构的作用进行的实验观察。结果表明:各药与对照的生理盐水相比对正常豚鼠的血管纹的影响有显著差异。毛细血管管径增大25.1%~53.1%;局部血流量增加103.5%~148.8%。作用在1~3小时较强,但8小时部分药物仍可使血管纹部分血管扩张;三七、川芎、红花、天麻、丹参能较明显地改变血管纹超微结构,可能促进了其生理生化机能。作者认为:这两种血管活性药应继续使用;活血化瘀中药可能具有特殊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使用。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胆脂瘤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它可原发于颞骨的各个部位 ,包括岩尖、膝状节区域、中耳及乳突区和颞骨鳞部、外耳道。本文报道近 10年来收治的 5例发生在中耳乳突的先天性胆脂瘤。1 临床资料1.1 病例资料 病例 1,9岁 ,右耳后反复红肿、流脓 4月余 ,听力下降不明显。检查 :右耳后皮肤红肿 ,局部破溃 ,范围约1cm× 1.5cm ,乳突区压痛 ,外耳道正常 ,鼓膜完整 ,但浑浊、增厚、暗红。病例 2 ,男性 ,9岁 ,右耳后反复红肿、脓疡半年 ,脓液恶臭伴淡血水 ,听力下降。检查 :右耳后皮肤有一 7cm× 5cm红肿包块 ,压痛明显 ,中央破溃 ,有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隐匿性中耳炎的临床特点,避免误诊。方法回顾分析13例隐匿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从病史、鼓膜检查、听功能检测、颞骨CT及手术所见等方面总结分析其特征。结果所有病例无明显耳漏病史,鼓膜和外耳道局部无明显阳性体征,均以听力下降、耳闷、耳鸣、耳痛等症状就诊,病程8天~2个月;纯音听阈显示4耳为传导性听力损失,9耳为混合性听力损失,0.5~4kHz气导平均听阈为44.15±4.50dB HL;鼓室导抗图B型12耳,C型1耳;颞骨CT显示鼓窦、乳突区密度增高;术中见2耳上鼓室有包裹性积液及肉芽,9耳上鼓室、鼓窦、乳突腔有肉芽组织,部分听骨链中断,2耳乳突腔见胆脂瘤。手术清除病变,解除引流通道的阻塞,13例均治愈,随访6个月至3年,无复发。结论易漏诊的隐匿性中耳炎无明显临床症状,对于有反复原因不明的耳痛、耳闷感、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者,无论鼓膜完整与否,均应早期行听力及高分辨率颞骨CT扫描等检查以确诊;手术是该病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耳鼻咽喉科肿瘤在全身肿瘤发病率中并不低〔1〕。现将 1 989~ 1 998年我院经病理切片诊断为耳鼻咽喉肿瘤的 1 85 1例资料进行整理 ,从肿瘤部位 ,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理分类等方面分析如下。1 资料分析1 85 1例中 ,良性肿瘤 2 99例 ,恶性肿瘤 1 5 5 2例 ,良、恶性之比为 1 6.2∶83.8。良性肿瘤发病率 :耳、鼻、咽、喉依次为 1 5 .0 5 % ( 4 5例 )、45 .1 5 % ( 1 35例 )、31 .77% ( 95例 )和 8.0 3% ( 2 4例 ) ,恶性肿瘤发病率依次为 1 .87% ( 2 9例 )、1 9.97% ( 31 0例 )、60 .95 % ( 946例 )和 1 7.2 0 % ( 2 67例 ) ;同一部位良、恶性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不同神经源分别支配受损喉返神经内收及外展肌支的神经肌电表现。方法 将实验组犬左喉返神经完全切断,再将其外展肌支及内收肌支分别同期与同侧膈神经支及颈袢胸舌肌支吻合,吻合术后6个月分别用神经电图仪、光镜、电镜及直达喉镜等方法全面检测甲杓肌与环杓后肌神经肌电活动情况,所得数据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吻合术后6个月,喉内收及外展肌均出现动作电位波,其甲杓肌潜伏期与术前比较无差异,甲杓肌神经传导速度已恢复正常,环杓后肌神经传导速度稍慢。结论 选择性喉返神经吻合术最大限度地从生理及解剖上避免了吻合术后喉内肌的联带运动问题,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灯盏花对庆大霉素耳毒性的防护作用。方法 选用听力正常豚鼠 4 0只 ,随机分为 2组 :非治疗组 (庆大霉素组 ) ;治疗组 (庆大毒素 +灯盏花组 )。两组皆肌肉注射庆大霉素注射液 (12 0mg·kg-1·d-1) ,治疗组同时腹腔注射灯盏细辛注射液 (4 5mg·kg-1·d-1)连续 10天。分别于停药后第 1、7、14、2 1天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豚鼠处死行毛细胞及血管纹的电镜及光镜观察 ,于处死前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DPOAE)、听性脑干反应 (ABR)检测。结果 非治疗组耳蜗功能和结构损害严重 ,外毛细胞的外形及核已固缩 ,血管纹毛细血管数量随用药后时间的延长逐渐稀少、管径狭窄。治疗组耳蜗功能和结构损伤较轻 ,除可见轻度胞质水肿及线粒体固缩外 ,外毛细胞基本正常 ,血管纹毛细血管管径有所增宽 ,DPOAE振幅和ABR波潜伏期、阈值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灯盏花对庆大霉素耳毒性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