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目的探讨膀胱治疗仪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残余尿量、膀胱容量、尿路感染率及膀胱平衡时间的影响。方法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给予膀胱治疗仪低频电子脉冲治疗,对照组给予膀胱治疗仪假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残余尿量、膀胱容量、尿路感染率及建立膀胱平衡时间。结果经治疗8周后,实验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尿路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膀胱平衡时间实验组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膀胱治疗仪低频电子脉冲早期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可减少残余尿量,加快膀胱平衡的建立。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三偏征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方法8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实验组(三偏征患者37例)和对照组(单纯性偏瘫患者49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规范化康复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给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定神经缺损功能、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定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平衡量表(FMB)评定平衡功能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式量表(WHOQOL-BREF)评定生理、心理、环境及社会关系领域的生存质量。结果①两组治疗后NHI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FMA、FMB及MB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实验组治疗后NHI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FMA、FMB及MBI评分低于对照组。②两组治疗后WHOQOL-BREF在生理、心理及环境领域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实验组治疗后WHOQOL-BREF在生理、心理领域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改善急性脑卒中三偏征患者功能状况及生存质量,但康复效果较非三偏征患者差。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的情绪调节方式及脑卒中后抑郁症状的主要相关因素。方法:选取住院脑卒中恢复期患者155例,采取集体实施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有效问卷124例。用抑郁自评量表来评估卒中后抑郁症状,用Gross情绪调节问卷(ERQ,包括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两个分量表)来评估卒中患者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的使用情况;用沉思量表(RRS)来测量卒中患者沉思策略的使用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计算抑郁量表分和不同情绪调节策略得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卒中患者抑郁症状的主要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41例脑卒中患者有抑郁症状。抑郁量表总分与ERQ的认知重评得分呈负相关(r=-0.23,P=0.01),与ERQ的表达抑制得分无相关(r=0.02,P=0.05),与RRS总分呈正相关(r=0.60,P=0.00)。回归分析表明,照料者为家属(OR=0.54,P=0.034)、认知重评分量表得分高(OR=0.36,P=0.005)和NIHSS得分低(OR=1.21,P=0.002)的已婚脑卒中患者SDS总分较低,而年龄较大(OR=1.04,P=0.019)、照料者为护工(OR=1.18,P=0.042)、离异/丧偶(OR=1.22,P=0.034)和RRS总分较高(OR=1.53,P=0.001)的脑卒中患者SDS总分较高。结论:年龄较大、照料者为护工、离异/丧偶、越多使用沉思策略和越少使用认知重评策略的脑卒中患者,发生抑郁的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45.
金振华  陈玲  叶祥明  刘勇 《中国康复》2019,34(6):283-286
目的:探究全身低频渐进振动联合运动治疗对卒中患者下肢肌张力与步行能力的作用。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患者67例,编号后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3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身低频渐进振动联合运动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MAS)、表面肌电信号(sEMG)、10m步行试验和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进行评定。结果:治疗6周后,2组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MAS评级、RMS均值、10m步行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后,2组FAC评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低频渐进振动联合运动治疗能改善卒中患者下肢肌张力,提升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究有氧运动和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训练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肌力、心肺耐力等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CKD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0)、有氧运动组(n=20)和有氧联合抗阻训练组(n=20)。有氧运动组以50%峰值摄氧量(VO2peak)踏功率自行车,每次30 min。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训练组在有氧运动组基础上,进行弹力带抗阻训练。每周3次,共12周。比较三组间训练前后上下肢一次最大重复负荷(1 RM)、心肺运动试验(CPET)、手臂弯曲试验(ACT)、30秒坐站试验(CS-30)和6分钟步行试验(6MWT)的差异,并监测训练前后患者血肌酐(sCr)和肾小球滤过率(e GFR)的变化。结果训练前三组间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F1.841,P0.05)。训练后,有氧运动组和有氧联合抗阻训练组在各指标方面均改善(t2.162,P0.05),且优于对照组(t2.132,P0.05);有氧联合抗阻训练组在上肢1 RM、下肢1 RM、VO_(2peak)、ACT、CS-30和6MWT方面均优于有氧运动组(t2.081,P0.05)。结论有氧运动可改善CKD患者运动功能,联合抗阻训练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7.
偏瘫患者在功能恢复过程中出现足下垂、尖足内翻、足趾/跖屈曲痉挛状态。严重阻碍患者步行功能的提高。对足跖屈内翻的处理方式目前比较常用的是A型肉毒毒素的胫后肌注射配合物理治疗。本次研究旨在利用肌肉兴奋的扩散效应去改善足跖屈内翻.从而改善患者的步行功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神经松动术联合蜡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作用疗效。方法选择偏瘫患者50例,根据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成治疗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给予神经松动术疗法,治疗组在实施神经松动术前增加蜡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Barthel指数、偏瘫手功能实用能力评定法评定偏瘫上肢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量表评分、ADL及手功能评定均较治疗前好转(P0.05),且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蜡疗联合神经松动术可以显著提高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康复疗效,能有效改善和恢复患者上肢精细运动能力,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观察电针对CCI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激活和P2X4受体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同时干预CCPA特异性作用受体A1受体与P2X4受体是否在电针痛觉调制中存在强化镇痛效应。 方法 选取成年清洁级健康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40只,体重150~180 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模组、CCI模型组、电针组、腺苷A1受体激动剂2-氯环戊腺苷(CCPA)组和电针CCPA组,每组大鼠8只。CCI模型组、电针组、CCPA组和电针CCPA组均建立大鼠CCI模型,假模组仅暴露坐骨神经。造模成功后,CCPA组和电针CCPA组均行足三里和阳陵泉两穴位注射CCPA 20 μl,0.1 mm/L;电针组和电针CCPA组(穴位注射后)则接受电针治疗;假模组和CCI模型组不做CCPA和电针干预。于造模前和造模成功20 d后,对5组大鼠进行痛阈测定,包括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于痛阈测定结束后,即刻处死大鼠,取出L4~L6脊髓段,采用双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析5组大鼠每个P2X4R、OX42阳性细胞的平均荧光强度。OX42和P2X4受体的荧光密度与痛阈差值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进行分析。 结果 造模成功20 d后,CCI模型组大鼠的MWT值和TWL值均显著低于假模组、电针组、CCPA组和电针CCP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造模成功20 d后,CCI模型组大鼠脊髓组织中P2X4和OX42的表达显著高于假模组、CCPA组、电针组和电针CCP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分析OX42和P2X4受体的荧光密度与痛阈差值的相关性,确定OX42和P2X4受体的荧光密度与痛阈差值呈明显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07、0.7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CCI后大鼠痛觉过敏与脊髓背角P2X4受体表达和小胶质细胞的活化相关,CCPA和电针治疗均可降低P2X4受体的表达,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同时干预CCPA作用受体A1受体和P2X4受体可增强电针的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计算机辅助综合训练对脑梗死后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后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计算机辅助综合训练,对照组采用计算机辅助综合训练,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对患者进行西方失语成套量表测验(WAB)和洛文斯顿认知评定量表(LOTCA)评估。结果:治疗1个月后,患者语言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WAB比较自发言语、复述、命名及失语商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OTCA比较定向力、知觉、视运动组织、思维运作及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计算机辅助综合训练对脑梗死后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语言康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