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8篇 |
免费 | 14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7篇 |
基础医学 | 9篇 |
临床医学 | 25篇 |
内科学 | 14篇 |
神经病学 | 24篇 |
特种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26篇 |
综合类 | 68篇 |
预防医学 | 46篇 |
眼科学 | 8篇 |
药学 | 5篇 |
中国医学 | 6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19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01.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早期脑组织中铁的来源及其损伤机制,观察是否存在另一种铁相关血液成分如饱和转铁蛋白(holo—Tf),它和凝血酶也可能参与脑出血后早期的脑损伤。方法在雄SD大鼠右侧大脑基底核分别注入holo—Tf、游离转铁蛋白(apo—Tf)、小剂量凝血酶、凝血酶与apo—Tf复合物以及凝血酶与holo—Tf复合物。24h后观察脑水肿情况,鉴定DNA破坏(免疫组化测定8-羟基-2-脱氧乌苷)和铁分布(三价铁染色测定)情况。结果hoio—Tf、apo—Tf和1u凝血酶单独注射都不能导致脑水肿,而holo—Tf和凝血酶复合物能导致明显脑水肿(P〈0.05)、DNA破坏和同侧基底核铁的蓄积。结论在脑出血后早期(24h内)的确存在铁介导的脑损伤,它与血红素降解产物之一的铁离子无关。主要作用机制可能是holo—Tf和小剂量凝血酶导致脑出血后脑损伤,而凝血酶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内铁摄取来加重脑损伤。 相似文献
102.
了解天津市中小学校教室照明情况及其与学生视力的关系,为中小学生视力保护提供依据和理论支持.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天津市有代表性的3所学校中共计67间教室,进行教室照明检测,并对所检测教室的1 494名学生进行视力不良筛查.采用秩相关初步分析教室照明指标与班级平均视力的关系.结果 课桌面和黑板的平均照度合格率较高,分别为85.07%和70.15%;黑板照度均匀度合格率较低,仅有52.24%.小学教室课桌面平均照度均高于初中和高中(P值均<0.01),但初、高中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2).不同年级组间的视力不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8.01,P<0.01),且随着年级升高,视力不良率增加.仅在小学中发现班级平均视力与课桌面平均照度间存在正相关(r=0.688,P<0.01),初、高中未发现班级平均视力与教室照明指标的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 教室光环境可能更易对小学生的视力发育产生影响.应重视教室照明现状,为中小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室照明环境. 相似文献
103.
了解小学生使用电子产品对视力不良的影响,为小学生预防视力不良健康教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天津市1 404名小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和用眼情况问卷调查.结果 天津市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43.1%,其中女生(47.4%)高于男生(3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515,P=0.002).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随年级升高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246,P<0.01).是否在暗环境下使用电子产品(x2=10.377)、是否使用计算机(x2 =4.962)、是否使用手机(x2=7.533)、每日使用手机时长(x2=10.454)、眼睛距手机屏幕距离(x2=7.016)、是否使用平板计算机(x2=4.392)和每日使用平板计算机时长(x2=5.555)组间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三年级及以上、女生、在暗环境下使用电子产品和每日使用手机时长≥1.0h是小学生发生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 天津市小学生使用电子产品影响视力.应对小学生使用电子产品行为进行规范指导.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评价系统化视力保健课程在近视防控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南京市4所小学共618名三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干预组327名,对照组291名。对干预组实施为期1年的以系统化视力保健课程为核心的干预。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知识维度提升均值分别为6.96分、2.15分,态度维度提升均值分别为8.19分、2.47分,行为维度提升均值分别为10.08分、3.1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891、27.836、20.644,P<0.001)。干预后,干预组新发筛查性近视率25.30%、裸眼远视力(4.82±0.28)、等效球镜度数(-0.70±1.20)D,对照组分别为29.18%、(4.83±0.26)、(-0.67±1.16)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17,t=0.390、0.248,P>0.05)。结论 系统化视力保健课程能提高小学生的防近知信行水平,但短期内对视力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评价27例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的术前诊断和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经手术证实为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的27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同期胆囊切除术及保胆取石共725例)。结果:27例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患者中,全部成功采用经腹腔镜辅助胆囊切开减压胆道镜取石术。术后3个月及6个月复查均无上腹疼痛,复查B超提示胆囊大小形态正常,胆囊内回声均匀,壁光滑不厚。结论: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正确的术前诊断,术前判断结石是否嵌顿且发病时间不超过48 h,腹腔镜下保留胆囊取石手术是可行的,可以避免常规开腹及腹腔镜手术胆管损伤、出血等手术风险。腹腔镜辅助保胆取石在急性嵌顿性胆囊炎治疗中在患者有强烈保胆要求下可谨慎应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分析2016—2020年重庆市流感流行病学特征,为流感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重庆市流感样病例报告及病原学监测数据,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对流感流行发生时间、地区、人群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6—2020年重庆市报告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ILI%)为1.72%,五个年度依次为0.83%,0.83%,3.53%,2.23%,1.20%;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为14.96%,五个年度分别为13.38%,20.34%,13.97%,23.81%和2.65%,流感流行主要集中在每年的1—3月和10—12月。不同年度ILI%和核酸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高峰为每年冬春季,发病人群以0~<15岁年龄组为主(85.15%),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的是5~<15岁组(19.79%)。不同年度流感流行的优势毒株型别不同,呈现交替循环的规律。结论 2016—2020年重庆市流感处于季节性流行水平,流行高峰出现在每年的冬春季,不同亚型流感病毒交替流行,无重大流感疫情发生。流感核酸阳性检出人群以小学生为主,流感的防控应重点关注学校等人群聚集场所,大力推广流感疫苗接种与预防流感的知识宣传,降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7.
两种不同术式对凸面脑膜瘤致癫痫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2000年6月至2003年6月间共收治凸面脑膜瘤致癫痫病人60例,分别采用肿瘤切除辅助多软膜下横切术(MST)和肿瘤切除辅助皮层热灼术,现对这两种不同术式的疗效进行比较。临床资料与手术方法1.一般资料:将60例大脑凸面脑膜瘤病人按时间分为两组,2000年6月至2001年12月收治的30例为MST组,2002年1月至2003年6月收治的30例为热灼组。所有病人术前均有癫痫发作史,均常规行头颅CT、MRI和脑电图(包括视频脑电图)检查,对肿瘤位于功能区或邻近功能区的病人,还加做功能磁共振成像检查。为保证样本的统一性,我们仅入选单发脑膜瘤病人,多发者不入…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的成分献血场所和工作流程进行再造,以保障献血者及采血工作人员安全。方法 从献血场所、献血流程、消毒清洁及安全防护等多方面入手,建立符合疫情防控要求且安全可靠有效的成分献血场所和工作流程。结果 通过调整献血场所和流程再造、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征询及回访并强化工作中的安全防护和消毒清洁操作,保证了本中心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仅采集单采血小板745人次1397治疗量,且无任何献血者或工作人员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结论 疫情期间,有必要对成分献血场所及流程进行再造,以满足疫情防控和血小板采集的双重需要,为疫情防控期间的成分献血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09.
在2011年4月24日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胡锦涛同志号召和鼓励高校开展协同创新,要求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贡献[1]。国家高度重视“协同创新”,将它作为核心内容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与此同时,教育部制订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旨在推进高校与高校、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与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不同需求的创新模式。以高校为主体的各种类型的协同创新中心如雨后春笋,应时而生,有的省份也设立了面向教育的协同创新项目。作为国家和高等教育创新活动的重要方面,高等医学院校当顺应时势,乘势而为,找准定位,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