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近年来国内外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逐渐上升,各种因素下中国成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大国,同时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得幽门螺杆菌耐药形式也非常严峻,因而耐药率始终在低位的呋喃唑酮在根除治疗中逐渐显现出重要的意义。尽管该药近期因不良反应风险被限制应用于幽门螺杆菌之外的其他感染,但临床研究发现含有该药的三联疗法和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初次治疗和补救治疗中不仅能够获得更高的根除率,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因此,合理使用呋喃唑酮方案,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尤其是高耐药背景下的幽门螺杆菌根除仍然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2.
肘管综合征尺神经的前置方式及其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比较两种尺神经前置方式治疗肘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5例肘管综合征病例,分别采用尺神经皮下前置和肌下前置两种不同手术方式;获得随访31例,其中行皮下前置23例,肌下前置8例。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8年,平均2.4年。23例皮下前置者疗效优8例,良11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2.6%;8例肌下前置者疗效优2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75%。尺神经皮下前置和肌下前置的效果没有显著差异,但肘管综合征中度患者的疗效明显好于重度患者。结论肘管综合征的治疗最重要的是对肘管和尺神经彻底的减压,皮下前置和肌下前置两种手术方式的效果没有差异。肘管综合征一旦明确诊断,应积极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3.
含一关节的神经肌肉骨纵向臂的稳定性与运动〔英〕/DinneenJA…//IEEETransBME.-1993,40(6).-541本文的重点是合有一个关节的纵向臂的移定性以及逐点和节律性运动。系统在物理和生理学特性片面都是高度非线性的。本系统的重要生...  相似文献   
54.
一般化光电流光谱因素和激光多普勒测流速度分布矫正〔英〕/ZhongJ…//IEEETransBME.1993,40(6).595激光多普勒测流技术(LaserDopplerFlowmetry-LDF)是一种测量组织中血液流动的非侵入测量方法。通过计算...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慢性饮水型砷中毒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例慢性饮水型砷中毒患者进行诊疗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慢性饮水型砷中毒主要表现为周围神经病,亦可出现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等其他系统的损害;患者均有明确的毒物接触史,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与毒物体内蓄积量相关。结论:慢性饮水型砷中毒的主要表现是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饮用水及血、尿或者发中砷浓度超过正常范围是确诊依据,仔细询问病史尤其是毒物接触史可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慢性砷中毒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总结胫骨粉碎性骨折钢板微创经皮桥接内固定的治疗效果。 方法 采用 AO钢板微创桥接内固定治疗胫骨干粉碎性骨折 32例 (均为 C型骨折 )。 结果  32例随访 (1 7± 5 .5 9)月 (1 2~ 36月 )。无骨不愈合和钢板断裂松动。无植骨 2 5例的临床愈合时间为 (1 1 .3± 1 .2 4 )周 (8~ 1 3周 ) ,植骨 7例为 (内固定后 ) (2 0± 1 .91 )周 (1 8~ 2 4周 )。 结论 钢板微创桥接内固定治疗胫骨复杂骨折创伤小 ,减少对骨折处血运的干扰 ,骨折愈合率高 ,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7.
叶晖  肖波  章蓓  羊毅 《中国医师杂志》2003,5(7):1006-1007
1病历资料1.1男性,23岁。因双下肢肌肉颤动及活动后僵硬2月入院。2月前无诱因出现双下肢肌肉颤动,呈持续性,不能控制,入睡后亦不消失,并伴有双下肢活动后僵硬,尤以行走过久时明显,间常出现发作性肌肉胀痛,伴大汗,行走困难。既往健康,家中无类似病史。  相似文献   
58.
何首乌对KA致大鼠脑碱能纤维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海人藻酸(KA)对大鼠脑乙酰胆碱能神经元毁损后AChE纤维的数目和形态的改变,以何首乌(PMT)对胆碱能纤维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兴奋性神经毒素海人藻酸(KA)损伤基底前脑(BF)Meynert核团,内侧隔核(MS)斜角带核(DB),建立毁损模型,用何首乌喂饲毁损实验组,使用组织化学方法显示乙酰胆碱能纤维的中能的用药后保护和活化作用。结果:何首乌喂饲组(A组)比非何首乌喂饲组(B组),其投射到海马及大脑皮质的AChE纤维数目多,纤维形态无破坏,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何首乌对大鼠脑胆大神经投射纤维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分析脑膜瘤合并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脑膜瘤合并颅内动脉瘤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研究,探讨其诊断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案。结果:本组15例患者中,脑膜瘤合并前交通动脉瘤5例、后交通动脉瘤7例、颈眼动脉瘤2例、大脑后动脉P1段动脉瘤1例。其中9例先行动脉瘤瘤颈夹闭术或介入血管内栓塞术,半月或1月后再做脑膜瘤切除术;2例在住院准备手术过程中动脉瘤破裂,急诊做动脉瘤夹闭术和脑膜瘤切除术;2例做动脉瘤介入血管内栓塞治疗,脑膜瘤较小未做手术;2例未做任何治疗。全部患者随访12个月,经治疗的13例患者:良好12例、中残1例;未治疗2例:良好1例、死亡1例。结论:脑膜瘤合并颅内动脉瘤发病率较低,接诊脑膜瘤患者后建议完善颅脑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科学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