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目的用人心脏瓣膜间质细胞(hVICs)在体外培养并用钙化诱导液建立瓣膜钙化模型,观察hVICs钙化过程中Notch1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探讨Notch1蛋白在hVICs凋亡与钙化关系中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VICs随机分为两组,钙化组用含钙化诱导液的培养基培养,以建立钙化模型,并按1~7天分别诱导细胞,观察钙化的动态过程;空白组用正常培养基(I-GRO PLUS)培养。所有hVICs均培养7天。检测两组细胞钙化结节数目、BMP-4蛋白、Notch1蛋白的表达及hVICs凋亡率。然后将钙化组中诱导钙化细胞再随机分脂多糖组(LPS)、Notch1抑制剂组(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对照组(只加钙化诱导液)体外培养3天,检测BMP-4、Notch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细胞比较,钙化组细胞钙化及Notch1蛋白的表达均高于空白组,且随着诱导天数的增加而增加;细胞凋亡率在钙化诱导3天时最高,随后逐渐下降。LPS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凋亡和钙化均随着Notch1蛋白的表达增加而增加;DAPT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凋亡和钙化均减少。结论hVICs钙化与细胞凋亡有着密切的关系,且Notch1蛋白在hVICs凋亡与钙化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44.
正2016年4月我市某农化公司发生一起以氯甲酸甲酯为主的混合性刺激性气体中毒事故,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50岁,2016年2月入职某农化公司,在多菌灵车间任胺化操作工。2016年4月8日下午15:45在胺化岗位滴加氯甲酸甲酯和液碱,因发现釜内温度、压力异常,直接将反应釜盖子打开,误吸少量逸出气体,随即屏住呼吸撤离。当时感觉喉部不适,眼睛畏光、流泪,明显呛咳,咳白色粘稠痰, 相似文献
45.
46.
47.
48.
背景与目的:通过分析以医院登记为基础的肺癌转移患者的转移部位分布和转移后生存状况,为肺癌患者的治疗和生存管理提供真实世界数据支持。方法:纳入2008—2017年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初诊未发生转移但在随访过程中发生转移的1 490例肺癌患者。通过患者复诊病史资料、电话随访及死因数据链接等方式收集生存随访信息。研究诊断时年龄、性别和组织学亚型对转移分布的影响。应用Kaplan-Meier法估计不同转移部位的转移后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40.8个月,随访期间全死因死亡937例。67.7%的患者仅发生单部位转移,而32.3%的患者有多部位转移。常见的转移部位依次为骨(33.8%)、脑(33.6%)、肺(22.8%)、肝(12.0%)和肾上腺(3.7%)。女性患者更容易发生脑转移(37.8% vs 31.4%),年轻患者更容易发生多部位转移,小细胞癌容易发生脑转移(47.2%)和肝转移(20.9%)。肺癌肺转移患者生存相对最好(1、3和5年OS率分别为78.3%、47.1%和29.5%),肝转移患者生存相对最差(1、3和5年OS率分别为46.4%、15.2%和3.6%)。结论:肺癌转移患者骨、脑转移比例较高,转移部位分布与性别、诊断时年龄和组织学亚型相关,不同转移部位的预后具有差异性。未来可针对不同转移部位进行机制或临床治疗方案研究,以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9.
目的:评估VCD/IE方案(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多柔比星与异环磷酰胺+依托泊苷交替)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化疗失败进展期尤因肉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接受VCD/IE方案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化疗失败的进展期尤因肉瘤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接受阿帕替尼单药治疗的尤因肉瘤患者对比,评估该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主要观察终点为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次要观察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和不良反应(adverse event,AE)。结果:共筛选出符合入排标准的联合治疗患者11例,阿帕替尼单药组10例。两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9.5个月和14.5个月。其中男性占比分别为72.7%(8/11)和70%(7/10),平均年龄分别为18.1±6.7岁和20.8±15.7岁。VCD/IE方案联合阿帕替尼的ORR、... 相似文献
50.
罗晓阳 刘权 王升平 李媛 沈磊 李国栋 李文涛 赵燕萍 许慧琳 方红 邵贵强 储继志 孙君雷 朱洪其 李志勇 蒋良华 凌建良 赵伟忠 王晶 刘小华 李斌 张裔良 叶挺 潘云建 胡鸿 王瑞 孙艺华 杨海燕 许速 陈海泉 《中国癌症杂志》2016,(12):996-1003
背景与目的:作为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而有效改善肺癌预后,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本研究密切结合上海社区医疗服务发展现状,整合各级医疗机构优势资源,探索基于上海社区的早期肺癌低剂量螺旋CT筛查路径模式。方法:2013年8月—2014年8月,针对上海市闵行区部分试点社区,以低剂量螺旋CT作为肺癌初步筛查手段,在高危人群中开展肺癌早期诊断,并结合以微创手术治疗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构建涵盖肺癌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及随访等医疗服务措施的综合治疗立体网络。结果:筛查总人数为11332人(男性7144人,女性4188人)。其中,明确诊断恶性肿瘤29例,包括原发性肺癌27例、转移性肺癌1例和乳腺癌1例;筛查原发性肺癌发病率为238.26×10-5;0~Ⅰ期肺癌共22例,在原发性肺癌中占81.48%。结论:基于上海社区的早期肺癌低剂量螺旋CT筛查路径模式提高肺癌早期诊断率,具有可行性及有效性,可在有条件的社区及医疗卫生机构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