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7篇
  1篇
中国医学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并发症发生原因并提出预防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云浮市人民医院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31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估手术疗效,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时间10~2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2.6±8.3)个月。末次随访时根据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2例、良13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1%。术后出现2例肱骨头坏死、1例骨折端再移位、1例螺钉穿出关节面、2例骨折延期愈合。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满意;但仍存在一定并发症,要求术者做好充分的术前评估,熟练掌握手术技术,加强早期功能康复锻炼,以尽可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对比急性创伤性下颈段脊髓损伤患者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4年1月—2020年4月云浮市人民医院骨外科急性创伤性下颈段脊髓损伤患者60例,其中男48例、女12例,年龄35~77岁。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接受手术治疗的30例为手术组、保守治疗30例为保守组。保守组30例给予颈托固定、心电监护、甘露醇脱水减压、激素冲击疗法、保护胃黏膜、加强营养指导等方法治疗,手术组根据患者脊髓损伤具体情况选择前入路、后入路或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2组患者治疗前后依据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脊柱神经功能评级标准评估神经功能,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标准评定脊柱功能,采用JOA评分改善率评估患者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年神经功能、脊柱功能和临床疗效,并进行组内、组间比较。结果 2组患者性别、年龄、入院时脊柱神经功能分级和JOA脊柱功能各项评分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保守组均完成静脉用药3周、颈托固定2个月的保守治疗,手术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患者出院后均获随访12~16个月。治疗后1年,2组患者 ASIA脊柱神经功能评级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JOA脊柱功能各项评分均高于治疗前;手术组患者脊柱神经功能评级优于保守组,JOA脊柱功能各项评分均高于保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手术组患者治疗后1年临床疗效的总优良率为90.0%(27/30),高于保守组的46.7%(1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1,P<0.001)。结论 急性创伤性下颈段脊髓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在改善神经功能、脊柱功能方面优于保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优先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3.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98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分析2004年3月至2009年3月我科收治的98例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结果:98例患者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3个月以上,均达到植骨融合.结论: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是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术后疗效满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4.
目的探讨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最佳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对96例(102肢)胫骨干骨折用交锁髓内钉治疗(102肢)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用闭合或小切口开放复位,用三维瞄准器锁定骨折远近端.结果平均骨临床愈合时间6个月,骨折愈合率达94.1%(96/102),优良率为96.1%(98/102).膝关节疼痛6例(7肢),锁钉弯曲、松动4例,2例软组织感染. 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应常规小切口开放、扩髓、静力固定,不过分强求解剖复位.本术式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是目前治疗胫骨干骨折的首选疗法.  相似文献   
115.
目的胸部损伤具有合并伤多,易出现并发症.死亡率高为其特点,有必要不断总结提高治疗水平。方法我们多年来主要依据下列治疗原则:防治休克;恢复胸腔的完整性;保持呼吸道通畅;解除血气胸对心脏和肺的压迫;稳定胸壁及对症治疗。结果本组500例中治愈493例。治愈率为98.6%,死亡7例.死亡率为1.4%,其中4例严重的胸伤合并脾破裂;1例有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因呼吸衰竭而死亡;2例胸部挫伤贯通双侧胸腔,伤及两肺及纵隔。剖胸后分别于二天或三天死于呼吸衰竭。结论本组病例选用的治疗方法取得效果满意.死亡率比文献报告为低。  相似文献   
116.
Matrix电解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庞刚  肖泉  刘若平  叶劲  蓝胜勇 《广西医学》2007,29(3):324-326
目的探讨Matrix电解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技术要点、并发症的原因以及防治方法。方法对45例47个颅内动脉瘤患者行Matrix电解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33个动脉瘤100%栓塞,10个动脉瘤95%栓塞,3个动脉瘤90%栓塞,1个动脉瘤栓塞率〈80%。血管造影随访3例未完全栓塞动脉瘤残腔增大。5例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其中术中动脉瘤破裂2例,过度栓塞2例,急性血管痉挛1例。结论Matrix电解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安全、可靠、有效的手段,定期随访血管造影评价栓塞效果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全髋关节及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临床治疗进行相关探究。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单侧关节置换的患者,根据病情分为全髋关节置换术组(THA)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组(TKA),并根据手术情况对患者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进行计算。结果THA总组的总失血量平均值为(1135±84.4)ml,隐性失血量则为(411±41.3)ml;而TKA组的失血量平均值为(1203±98.9)ml,隐性失血量则为(768±48.5)ml。结论 TKA总组患者的隐性失血量高于THA组,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及时地补充血容量。与此同时,对隐性失血进行正确的评估及有效补充,有利于帮助患者提高围手术期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8.
目的总结覆膜支架在颅底血管疾病中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3例使用覆膜支架治疗颅底血管病变的病例,其中颈内动脉瘤8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4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1例。结果 成功释放支架覆盖病变12例;TCCF血管迂曲支架无法到达病变1例,改用可脱弹簧圈栓塞瘘口。释放支架后病变即刻消失10例,TCCF加用Onyx胶栓塞残余瘘口1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残留内漏1例。放置支架的12例随访6~48个月,临床症状均消失,无新发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栓栓塞;术后3~12个月,DSA和(或)CTA复查4例,其中残留的内瘘消失1例,靶血管重塑无狭窄2例,血管闭塞1例。结论覆膜支架是治疗部分颅底复杂血管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有一定的局限性,远期效果尚需长期大样本的观察。  相似文献   
119.
经胼胝体-穹窿间切除第三脑室松果体区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三脑室松果体区肿瘤的方法及疗效,并对相应的显微解剖学基础加以讨论.方法 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三脑室松果体区肿瘤16例.结果 术前1例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例行神经内镜第三脑室底终板造瘘术.16例在手术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4例,大部切除3例.5例在处理完肿瘤后做终板造瘘术.结论 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手术切除第三脑室松果体区肿瘤系通过胚胎组织残留的透明隔间隙进入第三脑室,损伤少,肿瘤全切除、次全切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