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01.
目的:研究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对培养的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胶原蛋白合成、分泌及Ⅰ、Ⅲ型前胶原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和转移生长因子β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氚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TdR),氚脯氨酸参入及Northern杂交分析。3HTdR,氚脯氨酸参入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PDGF能促进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和胶原蛋白合成、分泌;PDGF能上调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和转移生长因子βmRNA表达。结论: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能通过上调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和转移生长因子βmRNA表达促进平滑肌细胞胶原蛋白的合成、分泌。  相似文献   
202.
目的 观察腰椎稳定性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疼痛、腰椎功能及多裂肌横截面积、腹横肌厚度的影响。 方法 共招募25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腰椎稳定性训练。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对患者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及腰椎多裂肌横截面积、腹横肌厚度等进行检测。 结果 25例患者经2个月腰椎稳定性训练后,发现其疼痛评分[(1.88±1.09)分]、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10.24±5.72)以及腰椎屈曲范围[(6.28±6.18)cm]等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入选患者左、右侧多裂肌横截面积[分别为(10.20±3.43)cm2和(10.29±3.24)cm2]及腹横肌厚度[分别为(3.18±0.95)cm和(3.26±0.94)cm]亦显著优于治疗前水平(P<0.05)。 结论 腰椎稳定性训练能有效缓解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疼痛,增强腰椎活动功能,同时还能增加腰椎多裂肌横截面积及腹横肌厚度,该疗法值得在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3.
强迫症状和冲动症状在现象学方面具有跨诊断的特点。冲动性是强迫症病理心理机制的一个重要维度。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强迫症冲动性涉及多种神经认知功能,病理机制复杂,临床干预困难。本文基于跨诊断视角,对强迫症冲动性的理论模型、生物学机制、心理学特征和临床干预手段进行综述,旨在为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4.
<正>相关研究表明[1],无细胞腹水浓缩回输(cellfree and concentrated ascites re-infusion therapy,CART)是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有效方法。我科采用CART成功治疗1例心源性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报告如下。1病历资料患者女,41岁,因反复胸闷、气促2年,腹胀1年,加重1个月收入我院。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闷、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在我院治疗,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MS+MI)。1个月前上述症状进行性加重,2周前出现双下肢对称性、凹陷性水肿,未予重视。1周前出现活动后气喘,伴有端坐呼吸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收入我院。治疗后,患者胸闷、气促、全身水肿等症状明显缓解,遂转至我院心外科,拟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但患者腹胀进行性加重,腹部膨隆明显,无法行换瓣手术,遂转入我消化内科人工肝中心进一步治疗。转科时患者仍诉有胸闷、气促,腹胀明显,出现刺激性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为鲜红色,不能平卧。既往有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1年余,服用甲巯咪唑片(赛治)5mgqd。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强迫半坐卧位,...  相似文献   
205.
目的 探讨鼓膜置管术与鼻内镜下经口腺样体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联合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及对远期听力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8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儿使用采取单纯鼓膜置管术治疗,观察组采取鼓膜置管术与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中耳积液吸收时间、近远期听力功能、术后并发症及疾病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4.87%(37/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9%(31/39)(P<0.05)。对照组患儿中耳积液吸收时间平均为(8.93±0.52)天,观察组患儿中耳积液吸收时间平均为(6.97±0.38)天,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试验组患儿中耳积液吸收时间更短(P<0.05)。术后1个月、6个月、1年及3年复查患儿听力功能,两组患儿双耳高频平均听阈较手术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ABR阈值水平较手术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0.05)。术后1月,观察组患儿鼓膜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年内,两组患儿出现鼓室硬化及粘连性中耳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比较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观察组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儿童SOM患者联合鼓膜置管术与鼻内镜下经口腺样体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可缩短中耳积液吸收时间,降低术后感染发生风险,改善其远期听力,降低复发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6.
目的 评价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声治疗对慢性特发性耳鸣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6月到2020年6月在乐山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断为慢性特发性耳鸣并接受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声治疗的患者48例,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 THI)和耳鸣严重程度评估量表(tinnitus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 TEQ)评分的差异,评估治疗效果,同时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耳鸣响度、耳鸣频率及听力损失程度是否为影响疗效的独立因素。结果 治疗后48例患者中痊愈5例(10.42%),显效13例(27.08%),有效13例(27.08%),无效17例(35.42%),总有效率64.58%(31/48)。治疗前THI评分为46.96±9.05分,TEQ评分为13.77±2.36分,治疗后THI评分为30.38±14.82分,TEQ评分为9.69±4.20分,治疗前后的THI评分差异和TEQ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患者的年龄、性别、耳鸣响度、耳鸣频率及听力损失程度...  相似文献   
207.
目的 探讨CO2激光与保守药物方案治疗血管性声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乐山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血管性声带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保守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CO2激光照射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声门大小评估结果、嗓音听感知评估(RB H)结果、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治疗后1个月随访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发声时声门闭合程度评分、RB H评估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发声时声门闭合程度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RB H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治疗后试验组R、B、H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发声时声门闭合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6.67%)、复发率(10.00%)较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43.33%)、复发率(33.33%)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2激光治疗血管性声带炎在改善患者声门大小及嗓音听感知方面的临床疗效较保守药物更明显,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复发率,临床积极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