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改良取石钳在腹腔镜胆总管取石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胆囊病变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1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中一般都采用胆道镜取石,取石速度慢.我院自2000年3月至2007年4月间,共连续施行204例LCBDE,并对术中应用改良取石钳取石进行了探索,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并评价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单纯胆道探查T管引流72例,肝叶(段)切除和胆肠内引流109例,胆总管切开并胆道镜钬激光碎石术取石 T管引流38例。结果:总治疗优良率83.8%,并发症率15.1%,死亡率0.5%,结石残石率14.1%。胆总管切开合并胆道镜碎石术应用者明显优于其他组。结论:充分利用先进的诊疗技术,选择合理的术式,保留Oddi括约肌功能,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及残石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合并肝内胆管结石的肝内胆管细胞癌(ICC)临床病理特征及肝内胆管结石对ICC术后生存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丽水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118例首次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ICC患者临床资料,按有无合并肝内胆管结石分为两组,其中合并肝内胆管结石的ICC(结石阳性组)58例,无合并肝内胆管结石的ICC(结石阴性组)6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术后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结石阴性组相比,结石阳性组在肿瘤大小、CA199、CEA、碱性磷酸酶及γ-谷氨酰胺转肽酶水平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结石阳性组肿瘤更容易出现周围神经侵犯、血管侵犯、区域内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期晚等病理特征(P<0.001)。结石阳性组患者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31.9%、10.7%、3.5%,明显低于结石阴性组56.67%、33.3%、16.67%(χ2 =46.61,P<0.001);结石阳性组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7.1%、21.8%、10.7%,也明显低于结石阴性组76.7%、43.3%、23.3%(χ2 =26.60,P<0.001)。结论 合并肝内胆管结石的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肿瘤分期晚,术后生存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4.
肝门部胆管癌亦称为胆管近端癌、胆管上段癌、围肝门胆管癌、Klatskin瘤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理念和策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针对大多数的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手术最常采用的是肝叶或扩大肝叶切除、肝外胆道切除、区域性淋巴结清扫和Roux-en-Y胆管空肠吻合.因此,如何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彻底性、改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预后具有极大的挑战性,这同时也要求我们做好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的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胆总管结石109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109例采用双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手术治疗均获成功,术后无胆漏、胆汁性腹膜炎、残留结石、胆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全部治愈,且创伤少、恢复快。结论在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及优良手术器械的基础上,应用内镜完全能完成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胆管缝合的手术治疗。与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相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肛门直肠肿瘤切除术中应用腹腔镜手术器械的可行性.方法 对11例直肠良性肿瘤病人应用腹腔镜手术器械辅助经肛门施行直肠肿瘤切除术.结果 手术时间10~125min(平均32min),出血量平均18ml,术后2例有里急后重感,无其他并发症,随访1~30月无复发.结论 该手术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时间短、操作简单的优点,可替代部分进腹手术.  相似文献   
17.
西沙必利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肠蠕动恢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西沙必利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肠蠕动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病人术前1d开始服用西沙必利10mg,tid,对照组用安慰剂,其余治疗两组相同,观察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作为肠蠕动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平均提前23.32h,经x^2检验,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西沙必利能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肠蠕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腹腔镜一期手术切除的疗效.方法 对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本院腹腔镜一期手术切除的12例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为225~375 min,平均285 min,出血量为100 ~600 mL,平均230 mL,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8~36个月,8例存活,1例死于肺转移,3例死于腹腔转移.结论 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腹腔镜一期手术切除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磺胺嘧啶银霜对慢性难愈性创面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7月至2013年3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各种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20例、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组(B组)20例、磺胺嘧啶银治疗组(C组)20例和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磺胺嘧啶银联合治疗组(D组)20例。记录各组创面愈合时间,伤后3d起隔日计算4组的创面愈合百分率。结果:D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其他3组明显缩短(P〈0.05)。伤后第7、第11、第14、第17、第2l天D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磺胺嘧啶银联合应用可促进慢性难愈性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联合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方法、适应证、手术特点及联合治疗的优势。方法选择结石直径〈1cm的胆总管结石病人行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小切开),本组105例;选择结石直径〉1cm的病人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本组31例。结果EST组:105例中97例结石取净(92.38%),8例取石失败,21例轻度胰腺炎,8例胆管炎,1例胆道残余结石。LCBDE组:27例取净结石,中转开腹手术2例,2例胆道残余结石,3例穿刺孔感染。两组均治愈,无死亡。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和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联合应用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微创、有效、安全等优点,并可发挥各自优势,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