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2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21.
[摘要] 目的 研究促肝癌基因着丝粒蛋白M(CENPM)在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患者中表达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患者82例,未复发组40例,对切除肝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CENPM表达水平,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预后情况,分析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临床特征、复发特征和预后的差异。结果 复发患者82例中位随访时间为22(8~38)个月,CENPM高表达比例为70.7%,而未复发组为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复发患者中,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相比,无疾病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高表达组总体生存时间低于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 CENPM表达与肝移植术后肝癌较快复发及转移有关,并影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总结高度致敏受者肾移植的临床处理经验.方法 26例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峰值≥50%的高致敏患者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男8例,女18例.平均年龄(47.6±7.4)岁.首次接受移植者15例,二次移植者10例,三次移植者1例.亲属供肾1例,尸体供肾25例.术前要求交叉配型阴性.术后采用抗CDzs单克隆抗体诱导,他克莫司加吗替麦考酚酯加激素三联维持治疗.结果 18例移植后1周内血肌酐(SCr)降至正常.2例分别于术后第2、3天出现加速性排斥反应,经过血浆置换3次及抗CD3单克隆抗体5 mg/d治疗5 d后,1例3周后移植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另1例排斥反应未能逆转,最终摘除移植肾.发生急性排斥反应6例,2例经激素冲击治疗后逆转,4例为耐激素排斥反应,经抗CD3单克隆抗体5 mg/d治疗5 d和血浆置换治疗3次后,排斥反应逆转.1年移植肾存活率96%(25/26).结论 高度致敏受者肾移植不仅需要HLA配型良好,并且要求供者HLA抗原避开受者所有预存的抗HLA抗体;术后采用抗CD25单克隆抗体诱导,他克莫司加吗替麦考酚酯加激素三联维持治疗,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23.
目的:了解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主要家庭照顾者的抑郁情况,探讨主要照顾者的抑郁状况及其与所得到的社会支持和所照顾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23对腹膜透析患者及其主要家庭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用抑郁自评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及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对主要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进行患者一般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调查。结果腹膜透析患者主要照顾者的抑郁自评分为(20.46±8.40)分,高于国内常模,且超过正常范围界值;所调查的主要照顾者中有60.16%存在抑郁症状,家庭经济情况差、自费患者和伴有其他并发症的患者,其照顾者抑郁发生率显著升高(P <0.05);有抑郁症状的照顾者与其所感知的社会支持和所照顾患者的自我生活能力呈负相关。结论腹膜透析患者的家庭主要照顾者存在较为严重的抑郁情绪和较低的社会支持感知度,医护人员、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关注腹膜透析患者照顾者的抑郁问题,及时提供心理干预,加强社会支持度,提高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和照顾质量。  相似文献   
24.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of serum anti-MICA antibody and development of chronic rejection (CR) after renal transplantation. Methods The enrolled 105 patients included 43 cases of CR, and 62 cases of functioning renal allograft as controls. Data including PRA level before transplantation, HLA mismatch, cold ischemic time, SCr at discharge, immunosuppressive regimen,and months after transplantation were analyzed.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mmediately after grouping for anti-MICA antibodies, SCr determination. Acute rejection episodes and renal allograft function which was evaluated by △SCr/M [(SCr at present - SCr at discharge) /months after transplanta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anti-MICA-antibody positive patients and anti-MICA-antibody negative patients.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ender, age, HLA mismatch, cold ischemic time, immunosuppressive regimen, SCr at discharge, months after transplantation between CR and control groups (P>0.05). Serum creatinine level and number of antiMICA-antibody positive patients in CR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0.01 ). Acute rejection episodes during the first 3 months after transplantation in anti-MICA-antibody positive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ose in anti-MICA-antibody negative patients (P<0.05),and the △SCr/M in the former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latter (8.3 +3.6 vs 2.4 ± 2.6, P<0.05). Conclusion Humoral immunoreaction mediated by MICA partly participates the development of CR after renal transplantation. MICA antibody is a risk factor affecting long-term allograft function.  相似文献   
25.
笔者自2006年8月以来.应用他克莫司软膏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白癜风,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6.
[摘要] 目的 明确大鼠左侧RDLN位置;观察大鼠肾移植后早期移植肾RDLN内DC的变化规律。方法 以美蓝示踪法明确SD和Wistar大鼠左RDLN位置。Wistar大鼠60只分两组,以SD大鼠作为供体,30只Wistar大鼠左侧行异体原位肾移植术,按5只一组于开放血流后1,6,12,24,48,72 h切取RDLN;另30只Wistar大鼠行左肾缺血再灌注术作为对照,同样在开放左肾血流后1,6,12,24,48,72 h切取RDLN。标本切片后行抗S-100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对照1 h组RDLN皮质区内DC数量最少,随后增多,48 h达到最大值后下降。肾移植1h组RDLN皮质区内DC数量最少,随后持续增多,至72 h达最大值。肾移植和对照组DC数量差异显著(P<0.01)。形态上,1,6 h肾移植组DC形态和对照组类似,为imDC形态。12~72 h组淋巴结皮质区内DC伸出大量树突样突起,为mDC形态。结论 大鼠RDLN具体位置的明确有助于移植免疫机制的研究。肾移植后DC存在移植肾到肾周淋巴结的迁移。DC能否成熟并发挥功能同异体抗原的进入及DC在体内迁移的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评价肝胰联合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合并糖尿病的效果,探讨其最佳术式。方法对1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施行同期原位肝-异位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术后早期采用皮质激素、霉酚酸酯、他克莫司、舒莱四联用药,监测肝功能、血淀粉酶、脂肪酶、血糖、胰岛素C肽变化及免疫指标。结果患者术后5 d后停用胰岛素,移植肝功能恢复正常,没有发生移植胰胰腺炎、血管栓赛、胰漏、局部感染等并发症。结论1、终末期肝病合并糖尿病,特别是需要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是肝胰联合移植的适应证;2、同期原位肝-异位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优于其他肝胰联合移植术式,可以作为肝胰联合移植的常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28.
目的 研究曲古抑菌素A(TSA)对小鼠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淋巴细胞增殖及IL-2表达的影响,探讨TSA对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0.16、0.8、4、20、100、500 nmol/L倍比浓度TSA作用于BALB/c及C57BL小鼠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根据不同的OD值测定12、24、48 h各浓度TSA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率;相同浓度梯度TSA再作用于经丝裂霉素处理过的BALB/c淋巴细胞与C57BL淋巴细胞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以环磷酰胺作对照,应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其对IL-2表达的影响.结果 TSA可以抑制小鼠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T淋巴细胞的增殖,这种抑制能力表现出明显的量效及时效依赖性;TSA也显著抑制经刺激激活的小鼠T淋巴细胞的IL-2的表达,并且随着TSA浓度的升高,IL-2表达逐步下降.但与CTX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TSA能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淋巴细胞的增殖.减少激活T淋巴细胞IL-2的表达,降低T细胞的免疫活性,能够减弱对外来抗原刺激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左旋肉碱对过氧化氢(H2O2)应激损伤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用H2O2作用于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建立肾小管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MTT法检测左旋肉碱预处理后HK-2细胞的活力;用酶化学法测定HK-2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荧光显微镜观察及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及HK-2细胞凋亡率。结果左旋肉碱预处理12h能抑制H2O2损伤所导致的HK-2细胞活力降低,增加细胞中SOD、GSH—Px和CAT含量,提高细胞T-AOC,降低细胞中MDA和ROS水平,抑制HK-2细胞凋亡。结论左旋肉碱对氧化应激所致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减少自由基生成、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及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0.
多器官联合移植的免疫抑制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器官联合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法。方法 对 2例 1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患者施行改良式胰液肠腔引流式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 ;1例高龄酒精性肝硬化终末期并发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和 1例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肝移植术后移植肝、肾功能衰竭患者施行一期肝肾联合移植 ;1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合并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施行同期原位肝 -异位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术。术后采用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 (ATG)、抗CD2 5单克隆抗体诱导 ,他克莫司 (FK5 0 6 )、霉酚酸酯 (MMF)及激素三联维持治疗。结果  5例患者术后移植物功能恢复良好 ,其中 1例胰肾联合移植患者术后出现 1次FK5 0 6导致的肾中毒 ,1例肝肾联合移植患者和肝胰联合移植患者术后发生 1次急性排斥反应 ,分别经调整药物剂量和抗排斥治疗后逆转。目前 5例患者全部存活 ,移植物功能正常。结论 多器官联合移植术后采用ATG、抗CD2 5单克隆抗体诱导 ,FK5 0 6、MMF及激素三联维持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用药期间应监测移植物功能和FK5 0 6的血药浓度 ,防止排斥反应和FK5 0 6中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