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77篇
综合类   119篇
预防医学   44篇
药学   47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81.
本文报告87例中耳炎标本的细菌学分离和药敏试验结果。获阳性培养80例,阳性率92%;在阳性标本中有20例(23%)检出了各种专性厌氧菌,其中4例为单一厌氧菌感染(5%);其余60例为需氧及兼性菌或它们与厌氧菌混合性感染。共分离细菌141株,对其中118株菌做了10种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敏感性测定。中耳炎反复感染或久治不愈,一直是耳科临床工作者感到棘手的问题。多种致病菌混合感染是治疗困难的因素之一,其中厌氧菌在中耳炎感染中的致病意义在国外已引起重视,国内尚缺少这方面的报道。我们对87例中耳炎患者进行了细菌学特点和药敏观察,本文报告观察结果并评价厌氧菌在中耳炎感染中的作用地位。  相似文献   
482.
环境中锰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界中锰分布广泛,常呈氧化锰、硫化锰与碳酸盐形态存在于软锰矿、水锰矿、黑锰矿与闪锰矿。估计地壳表面锰含量为1000mg/kg,在低钙的花岗岩含锰为400mg/kg,火成岩含量较高,大约为1600mg/kg。深海锰含量为1000mg/kg。煤中  相似文献   
483.
484.
485.
地塞米松与环磷酰胺联合冲击治疗寻常性天疱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疱疮系病情较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皮肤病。我们采用地塞米松与环磷酰胺(CTX)联合冲击治疗了9例寻常性天疱疮,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寻常性天疱疮8例。男5例,女3例。年龄25~58岁,平均34岁,病程2月~2年,平均10月。皮损面积约...  相似文献   
486.
1,2—二氯乙烷(1,2—Dichloroethane,1,2—DCE)为白色油状液体,具有芳香气味,易挥发,工业上广泛用作溶剂。近年来屡见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病例报告,但目前国内尚无诊断分级标准.为此,我们进行了这方面的调查研究。内容与方法一.对生产过程中使用1,2—二氯乙烷的工厂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并对作业工人进行健康检查。另选择一组不接触1,2—二氯乙烷  相似文献   
487.
国内曾报道过10例锑尘肺患者。一些学者对工业锑尘进行了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吸入三氧化二锑(Sb_2O_3)的粉尘能引起动物的肺部病变。作者等人曾分别对两个锑矿进行调查,并根据历年来锑作业工人定期体格检查、车间内空气中粉尘浓度测定资料及系统X线胸片等医学检查动态观察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发现4例锑尘肺患者(其中“Ⅰ”期1例、“Ⅱ”期3例),兹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职业史:4例锑尘肺患者均系男性,从事锑冶炼最短工龄为5年,最长工龄为30年。在冶炼过程中,锑蒸气逸入车间内冷凝形成锑的  相似文献   
488.
报道:对过氯乙烯超细纤维薄膜滤料生产工人进行了呼气中1,2—DCE含量测定,并探讨了呼气中1,2—DCE含量测定的意义。结果认为,(1)采集接触工人呼气中1,2—DCE样品时玻璃容器比聚氯乙烯塑料袋采集较为理想,(2)测定呼气中1,2—DCE含量可作为评价工人接触指标,(3)当工人脱离接触时间较长,1,2—DCE迅速排出体  相似文献   
489.
目的制备复方曲安奈德樟脑乳膏Ⅰ,建立其质量标准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以醋酸曲安奈德、樟脑、尿素制备复方曲安奈德樟脑乳膏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主药含量。结果醋酸曲安奈德质量浓度在6.8~108.8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1.45%,RSD=0.50%(n=9),临床总有效率为93%。结论该制剂疗效显著,制备方法简单,质量控制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90.
叶伟  胡祥友  周江宁  唐孝威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6):170-171,F0003
于2002/2004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病研究所采用老年性痴呆症海马6例,男3例,女3例,年龄60~81岁,死亡耽搁时间小于8h。根据NINCDS-ADRDA标准,结合病史和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原因的痴呆病,诊断为“很可能是老年性痴呆症”。神经病理学诊断按照CERAD标准,海马和颞叶皮质都显示广泛的老年斑和神经原纤维缠结。Braak分级Ⅵ级。老年性痴呆症转基因小鼠11只,11月龄,雄性和雌性分别为5只和6只。采用连续切片法结合改良Bielshowsky银染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检测了6例老年性痴呆症患者和11只转基因小鼠的海马部位老年斑。结果显示:①两种染色方法均可清楚的显示各类老年斑。经典斑斑块呈圆形,边界较清晰,核心周围为一透明晕,外环含有淀粉样蛋白及粗细不等的嗜银纤维。弥散斑边界比经典斑模糊,整个斑块由淀粉样蛋白及纤细的网状嗜银结构组成。②经典斑不同切面呈不同形态,而弥散斑形态比较一致。③老年性痴呆症转基因小鼠,未发现经典斑而仅有少量弥散斑,但海马和颞叶皮质突触已明显丢失。免疫荧光染色法特异性最好,背景最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次之;银染法敏感性较好,但特异性稍差,染色背景最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