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4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炎症性痤疮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自2000年3月-2002年2月采用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SASP)治疗炎症性痤疮(脓疱型、囊肿型、结节型、聚合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2.
用ELISA法测定HBeAb和HBcAb的过程中,Cut-off值与负控制值大小有关。本文通过对正控制有效值和负控制上阀值、负控制有效值的不同设置,观察Cut-off值、HBeAb和HBcAb反应性的变化,结果Cut-off值、HBeAb和HBcAb反应性的变化与负控制上阈值、正控制有效值、负控制有效值密切有关。所以,在定性免疫测定中,确定合适的阳性判断值对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3.
小剂量阿维A治疗手部角化性湿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科自2004年1月至2005年5月采用小剂量阿维A口服治疗顽固性手部角化性湿疹46例,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4.
儿童轻中型闭合性脑损伤的处理037006大同解放军第322医院刘建中王精满杨正国刘占忠侯卫东赵乃顺史飞关键词颅脑损伤;外科手术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651.15本文回顾性调查了我院急诊科、CT室和脑外科自1987年以来诊治的儿童(<15岁)轻中型闭合性...  相似文献   
95.
96.
银屑病的心理学及心理生理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研究及心理调查表明,心理因素对银屑病发病及病程都有深远的影响。该文综合介绍了近年来银屑病研究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着重叙述银屑病发病的心理因素和可能的机理;心理治疗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及目前采取的一套心理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7.
目的评价Histofreezer~(便携式冷冻手术系统治疗皮肤赘生物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Histofreezer~(便携式冷冻手术系统治疗皮肤赘生物32例,并与28例液氮喷雾冷冻治疗进行比较。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6.87%,对照组为92.86%,Histofreezer~(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出现疼痛、红斑及水疱等不良反应较液氮喷雾方法为轻,患者耐受性好。结论Histofreezer~(便携式冷冻手术系统治疗皮肤赘生物,有效率同液氮喷雾相近,该系统具有使用简单、携带方便、易于贮存、局部反应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98.
目的 对祛湿止痒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研究,建立祛湿止痒颗粒的定性定量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其处方组成药味苦参、白鲜皮和牡丹皮进行了定性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法测定祛湿止痒颗粒中地肤子皂苷Ic,并进行了方法学研究。结果 TCL鉴别方法能特征地鉴别苦参、白鲜皮和牡丹皮,斑点均清晰,阴性无干扰;地肤子皂苷Ic在2.55~12.76 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99.11%,RSD为0.53%。结论 鉴别方法简单易行;测定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良好,能够准确测定祛湿止痒颗粒中地肤子皂苷Ic。  相似文献   
99.
我院自2002 年7 月至2009 年7 月采用经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65 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46 例,女19 例.年龄32 ~ 81 岁,平均63.0 岁.左侧26 例,右侧39 例.病程3 月~32 年,平均7 年.其中第Ⅰ支痛8 例,第Ⅱ支痛17 例,第Ⅲ支痛22例、第Ⅰ、Ⅱ支痛6 例,第Ⅱ、Ⅲ支痛9 例,第Ⅰ、Ⅱ、Ⅲ支痛3 例.均表现为一侧面部发作性剧痛,缓解期无特殊不适,洗脸、刷牙、吃饭可诱发.本组病例术前均曾口服卡马西平等药物,部分病人曾行针灸、封闭、射频等治疗,无效或复发.术前均行头颅CT 及头颅MRI 检查排除肿瘤等继发性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建立评价祛斑美白化妆品功效的体外实验方法.方法:根据酪氨酸酶催化底物发生反应的原理,研究建立和优化了一种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实验系统,并采用不同浓度的曲酸溶液作为标准对照.结果:应用本方法进行测试,分别得出3.0%的熊果苷、4.0%的曲酸双棕榈酸脂、0.5%的氢醌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58.21%、92.92%、126.01%.对未知成分的数种化妆品样品也进行了同样测试,抑制率在3.1 5%~47.69%.结论:本研究为祛斑美白化妆品的功效评价提供了一种体外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